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正轩专利>正文

封闭式抽风燃烧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22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封闭式抽风燃烧炉灶,用于家庭、食堂及服务行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将炉灶受热器座和受热器进行密封;并在炉灶腔内设置狭缝式抽风圈,在炉灶口采用了可调式封火盖。从而解决了空气污染,提高了热效率,封火时燃料处于高温低速燃烧状态。本炉灶热效率达70%,炉内最高温度达1200℃,上火快,三分钟炉口的温度达700℃,灰渣中含炭量为0.1%左右。(*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炉、灶制造技术已有各种类型的燃烧炉、灶,大都是敞开式的,这种炉、灶,上火慢,热效率低,且污染严重。也有一部分炉、灶。虽称之为“封闭”回火燃烧炉、灶,但由于其方法和某些结构问题,故热损失很大,导致热效率不高。本技术之目的,是为了克服原燃烧炉、灶的上述缺点。制造一种热效率高、上火速度快、节煤、消除室内空气污染,减轻室外环境大气污染等优点的燃烧炉、灶。本技术与已有的炉、灶之不同是(1)本炉灶腔内,装有抽风圈,抽风圈有可调式和固定式,可调式抽风圈用在烟囱抽风量易变化的炉、灶上,它有上抽风圈和下抽风圈两金属薄片组成。在双金属薄片的上缘有狭缝,该狭缝靠烟囱一边的缝隙小,离烟囱远的一边的缝隙逐渐扩大。狭缝下缘有相同方位,相等的矩齿叶片,下面一片为固定式的,上面一片为可调式的。上、下圈的金属薄片上矩齿叶片的大小与顺序相邻的两叶片间距面积相等,旋转上抽风圈,即可使矩齿叶片重合或错开,用孔洞大小的变换,来调节风量的大小。固定式抽风圈用在烟囱抽风量稳定的炉、灶上,是由单一金属薄片制成,狭缝在薄片的上缘,靠烟囱一边小,向远离烟囱一边逐渐扩大,它是利用自身的狭缝来调节风量,从而达到单位时间内,使抽风圈环形狭缝所抽的风量均匀。(2)在炉灶受热器座上,设有相配的环形密封圈,密封圈以插式密封圈为佳。插式密封圈的结构为上、下圈两部分,下圈中央有凹槽,内设有密封垫,上圈中央为凸起的棱,上、下圈的凸与凹恰好相匹配。使用时,上密封圈与受热器之间加密封垫用螺丝或扣子连接,同样,下密封圈与受热器座之间加密封垫用螺丝或扣子连接,因此,可使炉、灶腔内达到密封的目的。(3)在炉、灶口内上缘,增设了可调式封火盖。封火盖由调气叶片、外壳、保温层、中孔金属薄片、多孔隙金属薄片组成。外壳、保温层、中孔金属薄片三者为同心,同孔园。其园的外经与炉、灶芯内所设置的内径相吻合,其中心排气孔径应符合该炉、灶封火时所需排气量之要求。多孔隙金属薄片的孔隙,是中心到边缘逐渐扩大,整个叶片孔隙排气量与上述三者中心孔的排气量一致。在封火时,把封火盖插入炉、灶口内,用调气叶片,调节所需排气量,从而达到炉、灶在封火时间内,层次燃烧性强,燃烧温度高,燃烧速度低的最佳封火效果。图1是封闭式节煤炉剖视图,图2为炉口,封火盖7的主视图,图3为炉口封火盖右视剖视图,图4为可调式抽风圈主视图,图5为俯视图,图6为固定式抽风圈主视图,图7为俯视图。现以实例进一步说明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炉芯2和炉外壳14中,填有保温材料3,在炉芯2底部有炉桥1,炉桥下部为保温灰池13,该炉炉门3为套管式,即为保温灰池延伸至炉壳14处,炉门8上有炉门盖9。在炉口上设有炉口封火盖7,如图2、图3所示。封火盖上的外壳16、保温层18、中孔金属片17三者为同心,同孔园,其园的外径与炉灶芯内所设的内径相吻合,其中心排气孔径为该炉灶封火时所需排气量之要求。多孔隙金属薄片19的孔隙,是从中心到边缘逐渐扩大,整个叶片孔隙排气量与上述三者中心孔的排气量一致。在封火时,把封火盖7插入炉、灶口内,用调气片20调节所需排气量,从而达到炉、灶在封火时间内,层次燃烧性强,燃烧温度高,燃烧速度低的最佳封火效果。螺钉15用来固定调气片20。在煤炉炉门的对面上部有烟囱4,在炉口上设置有抽风圈,抽风圈上缘有狭缝12,抽风圈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如图4、5和图6、7。可调式抽风圈如图4、5。由可转动的上抽风圈10和固定的下抽风圈11组成。当转动上抽风圈10时,可使上、下抽风圈的矩形叶片23的重叠而出现孔洞,和错开则无孔洞,以此调节风量的大小。矩形叶片23大小与顺序相邻的矩形间距相等。当叶片重合时,风量最大,当全错开时,相邻的叶片相封。这时仅靠叶片上缘的固定狭缝12抽风,此时,抽风量最小。抽风圈的狭缝12与烟道22相通,烟道22与烟囱4相通,烟囱4延伸至室外,从而将所抽废气,由烟囱4排出室外,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抽风圈上部与炉、灶受热气座21相接,从炉口到抽风圈和炉灶受热器座21之间构成一新炉腔。在炉灶受热器座21上,设有一相匹配的环形密封圈5,密封圈以插式密封圈为佳。插式密封圈5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圈中央有凹槽,内设有密封垫,上圈中央有凸起的棱,上、下圈的凸与凹,恰好相匹配。使用时,上、下圈分别装置在炉、灶受热器座21受热器具6上,因此可使炉、灶腔内达到密封的目的。由于该炉、灶除抽风圈狭缝12可排出废气,炉门8可进燃煤所需要的空气外,整个煤炉在封闭状态进行燃烧。其燃烧特点是该炉芯口燃烧之火焰从受热器6底部起,沿受热器6周围上升到受热器6卧入腔内的最上缘,使受热器6的受热面积达到最大,火焰之后的废气受抽风圈狭缝12控制,使废气在单位时间内均量的由抽风圈环形狭缝12抽走,经烟道22、烟囱4排出室外。故室内的废气达到最低点。该专利技术的炉、灶,热效率达70%,封火时达60%;炉、灶内最高温度达1200℃,用火时,三分钟炉灶口温度可达700℃;燃烧充分,灰渣中含煤量为0.1%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炉壳(14)、炉芯(2)、及保温层(3)的封闭燃烧炉、灶,其特征在于炉、灶腔内装有盆形狭缝式抽风圈;在炉、灶受热器座(21)上设有密封圈(5);在炉、灶芯口增设了保温可调式封火盖(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炉壳(14)、炉芯(2)、及保温层(3)的封闭燃烧炉、灶,其特征在于炉、灶腔内装有盆形狭缝式抽风圈;在炉、灶受热器座(21)上设有密封圈(5);在炉、灶芯口增设了保温可调式封火盖(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燃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由金属薄片制的盆形狭缝式抽风圈为可调式(图4、5),由可转动的上抽风圈(10)和固定的下抽风圈(11)组成。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燃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狭缝式抽风圈为固定式(图6、7),由一个单金属薄片制成。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燃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抽风圈上缘设有狭缝(12),该狭缝靠近烟囱(4)一边缝隙小,离烟囱(4)越远缝隙越大。5.按照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轩
申请(专利权)人:沈正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