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18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包括前底架、前左侧架、前右侧架、前上架、前面板、左侧板、右侧板、边框架、纵向安装柱、横加强柱、圆弧支架、后背板、后右侧架、后左侧架、后上架和后靠背垫;该新型骨架结构床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由多排圆弧支架组成的、具有一定弹性功能的床体结构,并为了更好的安装圆弧支架,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壁上安装有用于装夹圆弧支架的四边形结构边框架,以及在四边形结构的边框架上安装有纵向安装柱和横加强柱,同时在后背板上安装有后靠背垫,以及将支架结构设计成方形罗马柱结构,能有效提高了美观性,该新型骨架结构床结构美观、牢固耐用,在圆弧支架上放置床垫能提高睡眠舒适度,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A new type of bed with elastic frame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床板都是采用平面结构,这种结构通常都不具有一定的弹性,大多都是硬板结构,对于家庭用而言,如老人,特别是小孩,都不是很安全,同时舒适度也不够,因此,现有的家具厂也尝试在弹性床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是他们大多都是在结构材料方面改进,如公开号205625341U设计了一种相互连接的排骨板,并在排骨板之间又通过弹性件连接,这种利用弹性件结构床体虽然具有一定弹性功能,但是其制备成本高,而且需要的零部件多,又如公开号205625341U设计了一种弹性床板用弹性塑料板条,其主要通过圆柱形塑料板条提供弹性功能,这种结构同样具有缺陷,一方面由多个塑料圆柱结构组成的弹性骨架虽然具有弹性,但是其在睡眠时会向中间凹陷,如果在中间安装连接板又失去其弹性功能,这些方案都不尽完美,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实用,同时弹性效果好,而且拼装容易且成本低的床就很有必要和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包括前底架、前左侧架、前右侧架、前上架、前面板、左侧板、右侧板、边框架、纵向安装柱、横加强柱、圆弧支架、后背板、后右侧架、后左侧架、后上架和后靠背垫,所述前左侧架和前右侧架固定安装在前底架的左右两侧,前上架连接在前左侧架和前右侧架之间并位于前底架的上方位置,前底架和前上架之间安装有三块前面板,左侧板连接在前左侧架和后左侧架之间,右侧板连接在前右侧架和后右侧架之间,边框架为四边形方形柱结构并设置有圆角,边框架固定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端面上,纵向安装柱固定安装在边框架上的中间位置,横加强柱固定安装在边框架上的中间位置并与纵向安装柱垂直放置,两排圆弧支架固定安装在纵向安装柱和边框架之间,后背板安装在后右侧架和后左侧架之间,后上架连接后右侧架和后左侧架并位于后背板的正上方位置,后靠背垫固定安装在后背板上并位于后上架的下方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前左侧架和前右侧架的高度均为650mm,前左侧架和前右侧架之间的距离为1580mm。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支架为两排,每排个数为12-14个。进一步的,所述后右侧架和后左侧架的高度均为1150mm,后右侧架和后左侧架之间的距离为1580mm。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包括前底架、前左侧架、前右侧架、前上架、前面板、左侧板、右侧板、边框架、纵向安装柱、横加强柱、圆弧支架、后背板、后右侧架、后左侧架、后上架和后靠背垫;为了达到具有弹性的效果,以及为了方便安装,同时又降低成本,首先设计了四边形结构的边框架,将边框架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然后在边框架中间安装了纵向安装柱,以及横加强柱用于加强强度,以中间的纵向安装柱作为支撑点,这样将两排圆弧结构的圆弧支架安装在纵向安装柱和边框架之间,两排圆弧支架不同于传统的平面结构弹性件,这种由两排圆弧支架组成的弹性结构保证了在睡觉挤压时不会出现中间凹陷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美观性,将前左侧架、前右侧架、前上架、后右侧架、后左侧架和后上架均设计成方形罗马柱结构,以及设计了后靠背垫,非常美观且提供了舒适度,该新型骨架结构床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由多排圆弧支架组成的、具有一定弹性功能的床体结构,并为了更好的安装圆弧支架,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壁上安装有用于装夹圆弧支架的四边形结构边框架,以及在四边形结构的边框架上安装有纵向安装柱和横加强柱,同时在后背板上安装有后靠背垫,以及将支架结构设计成方形罗马柱结构,能有效提高了美观性,该新型骨架结构床结构美观、牢固耐用,在圆弧支架上放置床垫能提高睡眠舒适度,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底架;2、前左侧架;3、前右侧架;4、前上架;5、前面板;6、左侧板;7、右侧板;8、边框架;9、纵向安装柱;10、横加强柱;11、圆弧支架;12、后背板;13、后右侧架;14、后左侧架;15、后上架;16、后靠背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包括前底架1、前左侧架2、前右侧架3、前上架4、前面板5、左侧板6、右侧板7、边框架8、纵向安装柱9、横加强柱10、圆弧支架11、后背板12、后右侧架13、后左侧架14、后上架15和后靠背垫16,所述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固定安装在前底架1的左右两侧,前上架4连接在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之间并位于前底架1的上方位置,前底架1和前上架4之间安装有三块前面板5,左侧板6连接在前左侧架2和后左侧架14之间,右侧板7连接在前右侧架3和后右侧架13之间,边框架8为四边形方形柱结构并设置有圆角,边框架8固定安装在左侧板6和右侧板7内侧端面上,纵向安装柱9固定安装在边框架8上的中间位置,横加强柱10固定安装在边框架8上的中间位置并与纵向安装柱9垂直放置,两排圆弧支架11固定安装在纵向安装柱9和边框架8之间,后背板12安装在后右侧架13和后左侧架14之间,后上架15连接后右侧架13和后左侧架14并位于后背板12的正上方位置,后靠背垫16固定安装在后背板12上并位于后上架15的下方位置。具体的,所述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的高度均为650mm,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之间的距离为1580mm。所述圆弧支架11为两排,每排个数为12-14个。所述后右侧架13和后左侧架14的高度均为1150mm,后右侧架13和后左侧架14之间的距离为1580mm。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包括前底架1、前左侧架2、前右侧架3、前上架4、前面板5、左侧板6、右侧板7、边框架8、纵向安装柱9、横加强柱10、圆弧支架11、后背板12、后右侧架13、后左侧架14、后上架15和后靠背垫16;为了达到具有弹性的效果,以及为了方便安装,同时又降低成本,首先设计了四边形结构的边框架8,将边框架8安装在左侧板6和右侧板7之间,然后在边框架8中间安装了纵向安装柱9,以及横加强柱10用于加强强度,以中间的纵向安装柱9作为支撑点,这样将两排圆弧结构的圆弧支架11安装在纵向安装柱9和边框架8之间,两排圆弧支架11不同于传统的平面结构弹性件,这种由两排圆弧支架11组成的弹性结构保证了在睡觉挤压时不会出现中间凹陷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美观性,将前左侧架2、前右侧架3、前上架4、后右侧架13、后左侧架14和后上架15均设计成方形罗马柱结构,以及设计了后靠背垫16,非常美观且提供了舒适度,该新型骨架结构床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由多排圆弧支架11组成的、具有一定弹性功能的床体结构,并为了更好的安装圆弧支架11,在左侧板6和右侧板7的内壁上安装有用于装夹圆弧支架11的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底架(1)、前左侧架(2)、前右侧架(3)、前上架(4)、前面板(5)、左侧板(6)、右侧板(7)、边框架(8)、纵向安装柱(9)、横加强柱(10)、圆弧支架(11)、后背板(12)、后右侧架(13)、后左侧架(14)、后上架(15)和后靠背垫(16),所述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固定安装在前底架(1)的左右两侧,前上架(4)连接在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之间并位于前底架(1)的上方位置,前底架(1)和前上架(4)之间安装有三块前面板(5),左侧板(6)连接在前左侧架(2)和后左侧架(14)之间,右侧板(7)连接在前右侧架(3)和后右侧架(13)之间,边框架(8)为四边形方形柱结构并设置有圆角,边框架(8)固定安装在左侧板(6)和右侧板(7)内侧端面上,纵向安装柱(9)固定安装在边框架(8)上的中间位置,横加强柱(10)固定安装在边框架(8)上的中间位置并与纵向安装柱(9)垂直放置,两排圆弧支架(11)固定安装在纵向安装柱(9)和边框架(8)之间,后背板(12)安装在后右侧架(13)和后左侧架(14)之间,后上架(15)连接后右侧架(13)和后左侧架(14)并位于后背板(12)的正上方位置,后靠背垫(16)固定安装在后背板(12)上并位于后上架(15)的下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骨架结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底架(1)、前左侧架(2)、前右侧架(3)、前上架(4)、前面板(5)、左侧板(6)、右侧板(7)、边框架(8)、纵向安装柱(9)、横加强柱(10)、圆弧支架(11)、后背板(12)、后右侧架(13)、后左侧架(14)、后上架(15)和后靠背垫(16),所述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固定安装在前底架(1)的左右两侧,前上架(4)连接在前左侧架(2)和前右侧架(3)之间并位于前底架(1)的上方位置,前底架(1)和前上架(4)之间安装有三块前面板(5),左侧板(6)连接在前左侧架(2)和后左侧架(14)之间,右侧板(7)连接在前右侧架(3)和后右侧架(13)之间,边框架(8)为四边形方形柱结构并设置有圆角,边框架(8)固定安装在左侧板(6)和右侧板(7)内侧端面上,纵向安装柱(9)固定安装在边框架(8)上的中间位置,横加强柱(10)固定安装在边框架(8)上的中间位置并与纵向安装柱(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帆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弘迪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