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09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外框,且外框内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外壁上设置有垫块,且垫块为橡胶材质,所述外框的下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和转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框架的右侧设置有侧网,且侧网的右侧设置有侧框,并且侧框的内壁上设置有风机。该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采用电机带动转轴,接着转轴再带动外框进行转动,然后外框内的内框就得到有效的转动,这样内框内的普洱茶就得到有效的旋转通风,接着将风机进行启动,然后风机就可通过侧网对内框进行通风,这样内框内的普洱茶就得到有效的通风。

An intelligent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Pu'er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普洱茶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普洱茶,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而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则是对上述普洱茶进行加工时设备。现在市场上的上的普洱茶在进行发酵时不能便捷的进行通风处理,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的上的普洱茶在进行发酵时不能便捷的进行通风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外框,且外框内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外壁上设置有垫块,且垫块为橡胶材质,所述外框的下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和转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框的上设置有拉手,且拉手和内框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框通过垫块与外框的内腔进行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右侧设置有侧网,且侧网的右侧设置有侧框,并且侧框的内壁上设置有风机。>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框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采用电机带动转轴,接着转轴再带动外框进行转动,然后外框内的内框就得到有效的转动,这样内框内的普洱茶就得到有效的旋转通风,接着将风机进行启动,然后风机就可通过侧网对内框进行通风,这样内框内的普洱茶就得到有效的通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2、内框,3、拉手,4、框架,5、底座,6、套筒,7、转轴,8、侧网,9、侧框,10、风机,11、电机,12、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包括框架4,框架4的内壁上设置有套筒6,框架4和套筒6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框架4的右侧设置有侧网8,框架4和侧网8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侧网8的右侧设置有侧框9,侧网8和侧框9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并且侧框9的内壁上设置有风机10,侧框9和风机10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在需要对发酵的普洱茶进行通风时,可将风机10进行打开,接着风机10可直接对内框2上的普洱茶进行通风处理,且套筒6内设置有转轴7,套筒6和转轴7相互套合,转轴7的下端设置有外框1,转轴7和外框1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外框1内设置有内框2,内框2通过垫块12与外框1的内壁相卡合,内框2的上设置有拉手3,且拉手3和内框2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在进行普洱茶发酵时,可将准备好的普洱茶放入到内框2中,接着用手抓住拉手3,然后将拉手3上的内框2插入到外框1内,这样内框2中的普洱茶就得到有效存放,内框2通过垫块12与外框1的内腔进行卡合连接,此结构使得在进行外框1和内框2连接时,可将内框2对准到外框1的内腔处,接着将内框2插入到外框1内,这样内框2通过外壁上的垫块12就可与外框1进行卡合连接,内框2的外壁上设置有垫块12,内框2和垫块12通过热熔粘连,且垫块12为橡胶材质,外框1的下端设置有转轴7,且转轴7的下端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5,且底座5的上端设置有框架4,此结构使得通过电机11带动转轴7,接着转轴7再带动外框1进行转动,然后外框1再带动内框2进行转动,这样内框2内的普洱茶就可进行旋转通风,并且电机11和转轴7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该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采用电机11带动转轴7,接着转轴7再带动外框1进行转动,然后外框1内的内框2就得到有效的转动,这样内框2内的普洱茶就得到有效的旋转通风,接着将风机10进行启动,然后风机10就可通过侧网8对内框2进行通风,这样内框2内的普洱茶就得到有效的通风。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接着将准备好的普洱茶放入到内框2中,接着用手抓住拉手3,然后将拉手3上的内框2对准到外框1开口结构处,接着将内框2插入到外框1内,这样就可将该装置放置到发酵室进行发酵处理了,而需要对普洱茶进行通风处理时,可将电机11进行打开,接着电机11可带动转轴7进行旋转,然后转轴7上的外框1也可进行带动,接着外框1再带动内框2进行转动,这样内框2内的普洱茶就可进行旋转通风,而需要对普洱茶进行加大通风时,可将风机10进行打开,接着风机10可直接对内框2上的普洱茶进行通风处理,这就是该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4),所述框架(4)的内壁上设置有套筒(6),且套筒(6)内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下端设置有外框(1),且外框(1)内设置有内框(2),所述内框(2)的外壁上设置有垫块(12),且垫块(12)为橡胶材质,所述外框(1)的下端设置有转轴(7),且转轴(7)的下端设置有电机(11),并且电机(11)和转轴(7)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4),所述框架(4)的内壁上设置有套筒(6),且套筒(6)内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下端设置有外框(1),且外框(1)内设置有内框(2),所述内框(2)的外壁上设置有垫块(12),且垫块(12)为橡胶材质,所述外框(1)的下端设置有转轴(7),且转轴(7)的下端设置有电机(11),并且电机(11)和转轴(7)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普洱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2)的上设置有拉手(3),且拉手(3)和内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会祥何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