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01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包括内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喂料输送辊位于第一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之间,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的顶部输送有物料,所述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第三喂料输送辊的上方设有内直径依次增大的固定喂入压辊、中压辊和前压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经济实用,通过第一喂料输送辊和第二喂料输送辊,保证了物料的正常输入,并且通过固定喂入压辊和弹力控制杆,防止因喂料不均匀而造成堵塞,减少动力消耗并提高秸秆粉碎的合格率。

Adaptive straw crushing and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林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工业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目前已经在全国相当范围内实现了播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尤其是收获机械,如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的收获,一体化全程收获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与国外同类机型相比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故障率高,作业过程中,轴承、链条、皮带等传动件易坏损,机器易堵塞、更换调整不方便等,导致了工作质量较差,我国畜牧业发达,对饲料的需求很大,所以很多农作物的秸秆经粉碎后作为饲料利用,一体化收获机械的秸秆粉碎喂入装置,是联合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故障高发部位,因此我们提出了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包括内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喂料输送辊位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包括内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喂料输送辊(1)、第二喂料输送辊(2)和第三喂料输送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喂料输送辊(2)位于第一喂料输送辊(1)和第三喂料输送辊(3)之间,第一喂料输送辊(1)、第二喂料输送辊(2)和第三喂料输送辊(3)的顶部输送有物料(5),所述第一喂料输送辊(1)、第二喂料输送辊(2)、第三喂料输送辊(3)的上方设有内直径依次增大的固定喂入压辊(6)、中压辊(7)和前压辊(8),所述固定喂入压辊(6)位于第三喂料输送辊(3)的正上方,固定喂入压辊(6)、中压辊(7)和前压辊(8)的同一侧设有连板(9),连板(9)靠近固定喂入压辊(6)的一侧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包括内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喂料输送辊(1)、第二喂料输送辊(2)和第三喂料输送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喂料输送辊(2)位于第一喂料输送辊(1)和第三喂料输送辊(3)之间,第一喂料输送辊(1)、第二喂料输送辊(2)和第三喂料输送辊(3)的顶部输送有物料(5),所述第一喂料输送辊(1)、第二喂料输送辊(2)、第三喂料输送辊(3)的上方设有内直径依次增大的固定喂入压辊(6)、中压辊(7)和前压辊(8),所述固定喂入压辊(6)位于第三喂料输送辊(3)的正上方,固定喂入压辊(6)、中压辊(7)和前压辊(8)的同一侧设有连板(9),连板(9)靠近固定喂入压辊(6)的一侧开设有三个第一转动槽(10),第一转动槽(10)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槽(10)的外侧,固定喂入压辊(6)、中压辊(7)和前压辊(8)分别固定套设于对应的第一转轴(11)上,固定喂入压辊(6)、中压辊(7)和前压辊(8)的底部均与物料(5)相接触,连板(9)远离物料(5)的一侧焊接有位于中压辊(7)和固定喂入压辊(6)之间的弹力控制杆(12),弹力控制杆(12)远离连板(9)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墙板(14),物料(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墙板(16)和第三墙板(17),第二墙板(16)和第三墙板(1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三个第二转动槽(19)和三个第一安装槽(18),第一安装槽(18)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转轴(4),第二转轴(4)远离第一驱动电机(20)的一端延伸至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居彦孙景超段士明刘文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