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耕深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001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耕深松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浅耕深松装置适应性差、耕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犁头总成、翻转连接部分总成、大梁总成、副犁总成、限深总成、浅翻深松犁体总成,大梁总成通过翻转连接部分总成与犁头总成相连接,副犁总成、限深总成、浅翻深松犁体总成均设置在大梁总成上,所述浅翻深松犁体总成包括犁托和犁柱,犁柱与犁托固定连接,犁托上可拆卸设有浅耕组件和深松组件,浅耕组件和深松组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深松与浅耕功能为一体,打破犁底层,提高耕作效果;通过该浅耕深松装置作业后地表土壤平整,碎土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翻转,双向作业,工作效率高。

A device for shallow ploughing and deep loos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耕深松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是指一种浅耕深松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耕地是指在种植后(或休闲)的土地上对土壤进行翻耕、疏松、恢复团粒结构的最初作业,为创造播种、栽植的苗床做准备,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作业。农业生产上最常采用犁,旋耕机等机具进行浅耕作业,特点是能耗较少,耕后地表平整,利于农作物播种、栽植。但经长期耕翻后会形成犁底层,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而深松作业,可以打破坚硬的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排涝能力。但普通的深松机不打乱原有土层,只是将深层土壤松动,只松土不翻土,以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为目的,相当于为农田“舒筋活络”,不能达到播种所需土地要求,因此在深松作业后还需要使用其他机具耕地作业,费时费力。因此,把深松作业和浅耕作业结合在一起,一遍作业就能达浅耕和深松两种效果的浅耕深松机,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申请号为CN200420118595的高效环保翻转式浅翻深松犁,以该专利为代表的结构采用了在深松腿上加装浅翻犁体的方案,该方案不能单独进行浅翻作业,而实际生产大多数情况中是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耕深松装置,包括犁头总成(1)、翻转连接部分总成(2)、大梁总成(3)、副犁总成(4)、限深总成(5)、浅翻深松犁体总成(6),大梁总成(3)通过翻转连接部分总成(2)与犁头总成(1)相连接,副犁总成(4)、限深总成(5)、浅翻深松犁体总成(6)均设置在大梁总成(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翻深松犁体总成(6)包括犁托(605)和犁柱(604),犁柱(604)与犁托(605)固定连接,犁托(605)上可拆卸设有浅耕组件和深松组件,浅耕组件和深松组件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耕深松装置,包括犁头总成(1)、翻转连接部分总成(2)、大梁总成(3)、副犁总成(4)、限深总成(5)、浅翻深松犁体总成(6),大梁总成(3)通过翻转连接部分总成(2)与犁头总成(1)相连接,副犁总成(4)、限深总成(5)、浅翻深松犁体总成(6)均设置在大梁总成(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翻深松犁体总成(6)包括犁托(605)和犁柱(604),犁柱(604)与犁托(605)固定连接,犁托(605)上可拆卸设有浅耕组件和深松组件,浅耕组件和深松组件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耕深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浅耕组件包括设置在犁托(605)一侧的犁尖(607)、胸板(606)和组合栅条(603),犁尖(607)连接在胸板(606)的下部,组合栅条(603)连接在胸板(606)的上部,犁托(605)的下部设有犁铲(608),犁铲(608)位于组合栅条(603)下方且分别与犁尖(607)、组合栅条(603)相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龙陈炫达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龙丰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