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91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其中,从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侧插入到狭槽中的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与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通过联接构件在狭槽的内部彼此连接。该方法包括:在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联接构件的端部已经朝向定子芯的内周侧移动的状态下,将该一侧导体段或该另一侧导体段在插入方向上压入;将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从定子芯的外周侧按顺序执行压入和连接。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tator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将导体段的端部在定子线圈的狭槽的内部彼此连接来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旋转电机的定子通常具有绕定子芯缠绕的定子线圈。通过将多个导体段联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定子线圈是已知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5-23771号(JP2015-23771A)提出了一种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将大致U形的导体段从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侧插入到狭槽中并且在狭槽内部将这些导体段结合在一起。在JP2015-23771A中描述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将包含有导电颗粒的结合材料施加到导体段的前端表面。然后,将多个导体段从一侧插入到多个狭槽中,并且将多个导体段也从另一侧插入到狭槽中。导体段的前端表面彼此压靠,并且由此加热结合材料以使其固化,使得导体段彼此共同连接。当多个导体段的端部由此共同组装时,导体段的一侧上的端部和导体段的另一侧上的端部可能彼此碰撞,这导致组装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其中,导体段的端部在定子芯的狭槽的内部彼此连接,并且该制造方法能够减少导体段的组装失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是如下的制造方法,其中,从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侧插入到狭槽中的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与从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插入到狭槽中的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通过联接构件在狭槽的内部彼此连接,其中,定子芯具有多个狭槽。所述联接构件被安装到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被安装到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并且与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一起插入到所述狭槽中。制造方法包括:将该一侧导体段或该另一侧导体段部分地插入到狭槽中;在插入之后,在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联接构件的端部已经朝向定子芯的内周侧移动的状态下,将该一侧导体段或该另一侧导体段在插入方向上压入;在压入之后,通过联接构件将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从定子芯的外周侧按顺序执行压入和连接。因此,具有安装在前端处的联接构件的导体段在已经朝向内周侧移动的状态下被压入狭槽中。这能够降低在已经组装的外周侧上的一个导体段或其联接构件,与待组装在该一个导体段的内周侧上的另一导体段的前端处安装的联接构件在压入期间相互碰撞的可能性。作为结果,能够减少导体段的组装失败。在上述方面的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中,压入可以是将该一侧导体段或该另一侧导体段在插入方向上压入到预定位置。连接可以是通过联接构件将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以如下方式彼此连接:在压入之后,在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联接构件由夹具在轴向方向上引导的状态下使该一侧导体段或该另一侧导体段在插入方向上移动,并且将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塞入联接构件中。在该构造中,压入夹具与外周侧上的已经组装的一个导体段的表面或其联接构件的表面之间的间隙,或者压入夹具与狭槽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用于在轴向方向上引导在内周侧上的待在之后组装的另一导体段的端部或其联接构件,并且将该导体段的端部塞入联接构件中。这能够降低在塞入期间联接构件或导体段的端部可能弯曲的可能性。作为结果,能够减少导体段的组装失败。在上述方面的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中,连接可以是将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彼此连接,使得联接构件和在径向方向上与该联接构件相邻的另一联接构件在轴向方向上交错排列。因此,即使当已连接的导体段的端部和在内周侧上的待在之后连接的另一导体段的端部同时被压入狭槽中时,在内周侧上的待在之后连接的导体段的端部和已连接的导体段的端部也是交错排列的。这允许已连接的导体段的端部始终能够从内周侧进接,而不会被内周侧上的导体段覆盖。作为结果,能够减少导体段的组装失败。在上述方面的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中,连接可以包括:通过从定子芯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挤压联接构件而在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处或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处形成型锻连接。因此,导体段和联接构件通过型锻彼此连接,使得能够提高导体段的结合可靠性并且能够减少导体段的组装失败。在上述方面的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中,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可以具有用于型锻连接的凹槽。插入可以是将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插入到狭槽中以使得凹槽面向定子芯的内周侧。连接可以包括:通过将该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该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塞入联接构件中并且从定子芯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挤压联接构件的与凹槽的位置对应的部分以便使之装配到凹槽中,来形成型锻连接。在这种构造中,型锻连接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内周侧上的待在之后组装的联接构件朝向外周侧压靠在外周侧上的已经组装的导体段的表面或其联接构件的表面上。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导体段的结合可靠性并且能够减少导体段的组装失败。上述方面能够在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中减少导体段的组装失败,在该制造方法中,导体段的端部在定子芯的狭槽的内部彼此连接。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将导体段插入到定子芯的狭槽中的步骤的立体图;图2是上导体段的立体图;图3是下导体段的立体图;图4是上导体段和下导体段彼此连接的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4的A-A线截取的示出型锻前的导体段和联接构件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4的A-A线截取的示出型锻后的导体段和联接构件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导体段如何彼此连接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在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下导体段和上导体段部分地插入到狭槽中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第二至第八匝的下导体段朝向内周侧移动,其中夹具捕获联接构件的前端,该联接构件被安装在第二匝的下导体段的端部上;图10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第一匝的下导体段在向上的方向上压入;图11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第一匝的下导体段被压入到预定位置;图12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第一匝的上导体段的端部被塞入联接构件中;图13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第一匝的联接构件由型锻夹具进行型锻;图14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在夹具捕获联接构件的前端的情况下,第二匝的下导体段在朝向内周侧移动的同时被压入,该联接构件被安装在第二匝的下导体段的端部上;图15是示出在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第二匝的下导体段的前端已经被塞入第一匝的联接构件的上端的上方的点的状态的图;图16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第二匝的上导体段的端部塞被插到联接构件中;图17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图,其中第二匝的联接构件由型锻夹具进行型锻;图18是示出定子线圈的制造工艺中的步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其中,从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侧插入到狭槽中的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与从所述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插入到所述狭槽中的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通过联接构件在所述狭槽的内部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定子芯具有多个所述狭槽,所述联接构件被安装到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被安装到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并且与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一起插入到所述狭槽中,/n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n将所述一侧导体段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狭槽中;/n在所述插入之后,在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所述联接构件的端部已经朝向所述定子芯的内周侧移动的状态下,将所述一侧导体段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在插入方向上压入;/n在所述压入之后,通过所述联接构件将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n从所述定子芯的外周侧按顺序执行所述压入和所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5 JP 2018-1901521.一种用于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其中,从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侧插入到狭槽中的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与从所述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插入到所述狭槽中的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通过联接构件在所述狭槽的内部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定子芯具有多个所述狭槽,所述联接构件被安装到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被安装到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并且与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一起插入到所述狭槽中,
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一侧导体段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狭槽中;
在所述插入之后,在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或者所述联接构件的端部已经朝向所述定子芯的内周侧移动的状态下,将所述一侧导体段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在插入方向上压入;
在所述压入之后,通过所述联接构件将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
从所述定子芯的外周侧按顺序执行所述压入和所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是将所述一侧导体段或所述另一侧导体段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压入到预定位置;并且
所述连接是通过所述联接构件将所述一侧导体段的端部和所述另一侧导体段的端部以如下方式彼此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隈靖水岛大介平尾泰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