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69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及方法。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在数控编码时由于不同作业人员习惯不一样而导致的加工零件质量不稳定,以及由于数控编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增加企业人工成本等问题,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去建立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数控加工代码的集成化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加工过程的不同加工工艺给出标准模块化的数控加工代码,用于指导数控编程人员快速、规范化地完成加工过程数控代码的编写,旨在保证机械产品的加工质量,保证数控代码的编写规范,进而提高加工过程效率。

Integration model and method of NC code standardization in machin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及方法技术背景机械加工过程是指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按一定的工艺顺序,利用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使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过程,数控机床是主要的加工设备。数控加工代码是数控设备执行加工过程的指令,数控设备按照数控加工代码完成工艺设计要求,合理的加工指令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加工零件的结构千变万化,外圆加工、端面加工、孔加工、螺纹加工、槽加工、铣削加工等工艺组合需求各不相同。但是不同作业人员的加工习惯不尽相同,所编写的数控加工代码编制规范各异。此外,数控编码属于专业性较高的作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由车间工段长(组长)负责完成加工编程,因为成本关系企业不会聘请过多的技术员。一个工段长需要负责多台设备数控编程任务,直接决定了设备能否加工出合格产品和能否正常运行,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现有数控机床(CNC)的程序编制方法主要有手工编程、基于计算机辅助的CAD/CAM技术以及运用数控系统宏指令模板的参数化编程方法。传统的手工编程有上述缺点,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CAD/CAM技本能实现自动编程,但需要建立待加工零件的CAD模型,对作业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影响了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运用数控系统宏指令模板的参数化编程方法,能够实现单一产品的数控加工,但只适应特定数控系统的单个机床,对相同数控系统的其他机床或不同数控系统的机床都需重新定义R指令参数,重复工作暈大,自适应性不足。参考文献[1](李炳福.一种数控车床自动编码系统[p].中国:CN106325213A.2017.01.11)提出一种数控车床自动编码系统方法,通过将零件图纸进行局部分解然后匹配历史加工编码数据方案进行仿真加工,最后得到加工代码,充分利用历史加工数据,但是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采用图像识别的方法对零件图纸进行特征分解然后利用历史加工数据进行加工,在图像识别和数据匹配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对作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此外还需要大量历史加工数据,对于多变的实际生产需求适应性较差;参考文献[2](王利,张昆,黄必君.复杂零件方程曲线数控编程数据处理方法[p].中国:CN102176133A.2011.09.07)提出一种利用Excel表格函数功能对数控铣床加工数据进行处理,需要将编制好的数控代码导入Excel软件,将获得的结果再导入数控系统进行加工,借助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但是还是需要人工编程,专业性较高;参考文献[3](阮启伟,傅生华,赵义顺,宋紫薇,丁通兵.一种数控车床的工件加工方法[p].中国:CN101859129A.2010.10.13)提出一种给机床添加多个刀具安装装置然后多把刀具进行分段同时加工,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加工时间和编程难度但是需要对机床进行改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柔性较差。参考文献[4](阎春平,郭奉民,曹卫东,李孝常.基于标准模板和表达式驱动的滚齿CNC自动编程方法[p].中国:CN103197605B.2015.04.22)提出一种将滚齿加工过程各步骤进行模块化获得各加工步骤的标准NC标准模块,根据相似性对滚齿加工编程进行了流程标准化,体现了模块化编程的有效性,但是该专利技术只是针对结构特征相对固定的零件,对于实际加工过程中零件的结构特征是随着订单需求而不断变化的。针对上述情况,研究一种相对通用、快捷高效、低成本,能适应多种工艺组合加工环境的数控加工代码标准化模块集成的方法,帮助操作人员能根据加工图纸直接调用相对应的工艺数控代码模块,最终组合成完整加工指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数控编码技术员要求高,数控代码编写不统一等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数控加工代码模块化组合集成的模型和数控机床快速编程方法,以便实现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数控代码的快速、规范编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具体是:采用对数控机床加工各种工艺制定的NC标准模板,由许多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可被重复调用组建为新的零件加工代码,使得独立于机床数控系统数控加工代码编写具有通用性、开放性。所述相互独立的模块依靠零件几何特征关系连接在一起,它们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支持增加新的模块资源,或对已有的模块进行修改。所述相互独立的模块包括各工艺模块辅助代码部分和根据图纸特征生产的代码部分。所述相互独立的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行程,多个模块可进行自由顺序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方法,即:将数控加工各类工艺进行数控代码模块化建立并存储在企业数据库或者其他共享数据库,作业人员根据加工零件的工艺特征进行数控模块的选择最后集中成零件的完整加工数控代码框架,作业人员再根据机床数控系统、机床坐标系和零件图纸尺寸信息设置必要的刀具起始坐标,即可确定出零件完整的数控加工代码文件,最后由作业人员将代码导入数控设备进行生成加工。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数控加工各个工艺进行数控代码模块化建立并存储在企业数据库或者其他共享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数控代码建立、建立包含各数控代码模块的使用系统、将所得到的系统数据库与企业数据库或者其他共享数据库进行连接等。所述加工数控代码框架是零件完成整个加工过程各个工艺模块的顺序结构。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设置必要的刀具起始坐标,即保证刀具起始加工位置点的安全位置点,防止撞刀等情况发生。上述方法中,所述确定出零件完整的数控加工代码文件,包括刀具选择、加工参数设定、刀具走刀轨迹等内容的数控代码文件。上述方法中,可以采用人工录入、数据传递等方法将代码导入数控设备进行生成加工。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建立每一种加工工艺的预设NC标准模板,根据零件工艺需求完成对NC标准模板的实例化,快速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加载至数控机床即可进行加工,可以实现数控机床加工数控代码的快速编制,简化数控加工数控编程的流程,降低了编程人员技术要求,提高编程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标准化:对数控机床加工各种工艺制定NC标准模板,有利于数控加工过程各种工艺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柔性化:NC标准模板由许多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可被重复调用组建为新的零件加工代码,使得系统编程的柔性更好;独立性:本专利技术独立于机床的数控系统,开发的系统在PC机上可独立完成数控程序的编制,并生成通用的数控加工程序;开放性: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支持增加新的模块资源,或对已有的模块进行修改。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中被加工零件的基本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中NC标准模板生成流程图。图3本专利技术中各加工工艺分类图。图4本专利技术中外圆车削的加工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中系统使用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械加工过程数控加工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及方法。针对机械加工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其特征是采用对数控机床加工各种工艺制定的NC标准模板,由许多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可被重复调用组建为新的零件加工代码,使得独立于机床数控系统数控加工代码编写具有通用性、开放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其特征是采用对数控机床加工各种工艺制定的NC标准模板,由许多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可被重复调用组建为新的零件加工代码,使得独立于机床数控系统数控加工代码编写具有通用性、开放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独立的模块依靠零件几何特征关系连接在一起,它们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支持增加新的模块资源,或对已有的模块进行修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独立的模块包括各工艺模块辅助代码部分和根据图纸特征生产的代码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独立的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行程,多个模块可进行自由顺序组合。


5.一种机械加工过程数控代码标准化集成方法,其特征是将数控加工各个工艺进行数控代码模块化建立并存储在企业数据库或者其他共享数据库,作业人员根据加工零件的工艺特征进行数控模块的选择最后集中成零件的完整加工数控代码框架,作业人员再根据机床数控系统、机床坐标系和零件图纸尺寸信息设置必要的刀具起始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栩魏俊华王利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