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62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体传感器制造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传感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采样上腔室、传感阵列、电路板和采样下腔室,其中:采样上腔室用于通入测试气体并将其送入传感阵列;传感阵列包括预设数量的传感单元,用于对测试气体进行梯度微孔过滤;电路板与传感阵列连接,用于接收传感阵列的识别信号;采样下腔室用于通入零气,从而保证采样下腔室的气压小于采样上腔室的气压,提高测试气体的通过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上下腔室内形成气压差,有效提高测试气体的通过速度,进而缩短响应恢复时间,同时能够实现测试气体的梯度微孔过滤,实现复杂气氛的多组分气体检测。

A gradient microporous filter gas sens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传感器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气体多组分检测是一种区分各组分气体的类别及相应浓度的检测方式,对于空气质量检测和工业气体排放组分检测十分重要。其检测种类和方式十分丰富,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连续光谱吸收等技术,基于气体的扩散属性、离化属性或光谱吸收属性,在对应的扩散时间谱、离子迁移空间谱、吸收光谱上展开信号,从而区分多组分中各组分气体对应的种类和浓度。但利用气体谱学信号来分离各种气体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特别是由于检测设备的繁重无法做到微型化、低功耗,更因为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一种结构最简单、最易微型化的传感器,但其对各类气体的检测无法做到“一对一”的高选择性。为实现多组分气体的检测,可利用微孔过滤膜与气敏膜组合的方式进行气体筛分检测。目前,利用丝网印刷、原位生长等方式,能在气敏膜上沉积一层微孔膜,但这种接触式叠层结构会存在以下问题:1.过滤膜下传感器的响应恢复速度极慢;2.微孔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采样上腔室(8)、传感阵列、电路板(3)和采样下腔室(1),其中:/n所述采样上腔室(8)用于通入测试气体并将其送入所述传感阵列;/n所述传感阵列利用具有通气口的封装外壳进行密封,其包括预设数量的传感单元,用于对测试气体进行识别,同时所述传感单元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沿水平方向依次减小,从而实现对所述测试气体的梯度微孔过滤;/n所述电路板(3)与所述传感阵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阵列的识别信号;/n所述采样下腔室(1)用于通入零气,从而保证所述采样下腔室(1)的气压小于所述采样上腔室(8)的气压,提高所述测试气体的通过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采样上腔室(8)、传感阵列、电路板(3)和采样下腔室(1),其中:
所述采样上腔室(8)用于通入测试气体并将其送入所述传感阵列;
所述传感阵列利用具有通气口的封装外壳进行密封,其包括预设数量的传感单元,用于对测试气体进行识别,同时所述传感单元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沿水平方向依次减小,从而实现对所述测试气体的梯度微孔过滤;
所述电路板(3)与所述传感阵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阵列的识别信号;
所述采样下腔室(1)用于通入零气,从而保证所述采样下腔室(1)的气压小于所述采样上腔室(8)的气压,提高所述测试气体的通过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金属电极(9)、气敏膜(10)、多孔基板(7)和微孔过滤膜(12),其中利用绝缘支架(5)支撑所述多孔基板(7),从而保证所述气敏膜(10)与微孔过滤膜(12)实现空间隔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梯度微孔过滤气体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沿水平方向在基片上制备预设数量的金属电极(9);
S2在每个所述金属电极(9)的上表面制备气敏膜(10);
S3在所述基片上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平郭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