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853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包括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工业固废进料单元、焚烧单元、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出渣单元和烟气净化单元,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接通连接到所述焚烧单元的回转窑上,所述工业固废进料单元通过链条式炉排热风机连接到所述回转窑上,所述燃烧单元还包括二燃室和柴油燃烧器,所述回转窑和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出气口处接通有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的余热锅炉上。有益效果在于:固废焚烧与干化焚烧协同,需要的辅助燃料少,能量回收利用,适应不同含水率污泥干化,烟气净化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A collaborative incineration system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and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固废及污泥干化焚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
技术介绍
2018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总产量为5665万吨(含水率80%),预测到2020年中国污泥总产量将达到6177万吨,预计未来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左右。污水处理行业跨越式发展,污泥处理处置才刚起步,导致污泥“积压”,成为环境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干化焚烧属于污泥处理处置的常用方法之一,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在50%~80%,一般先进行干化,然后再焚烧,由于污泥含水率高,再加上我国污泥有机物含量低,污泥干化过程需要补充热量,干化后的污泥在进行焚烧,焚烧会产生热量,总的来说补充的热量大于产生的热量。污泥含水率在50%~80%污泥的热值实际是“负值”,污泥干化焚烧通常外加的燃料有煤、天然气和柴油等,这些外加燃料的使用,增加了污泥干化焚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包括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工业固废进料单元、焚烧单元、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出渣单元和烟气净化单元,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接通连接到所述焚烧单元的回转窑上,所述工业固废进料单元通过链条式炉排热风机连接到所述回转窑上,所述燃烧单元还包括二燃室和柴油燃烧器,所述回转窑和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出气口处接通有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的余热锅炉上,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还包括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的出气口处接通到所述烟气净化单元的半干法脱硫塔上,所述回转窑的底部出渣口处还通过灰渣风机连通到灰渣罐,所述灰渣风机和所述灰渣罐组成所述出渣单元。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干污泥卸料池、第一行车抓斗、污泥暂存料斗、第一螺旋输送机、第一污泥干化机、湿污泥接收料仓、螺杆泵、湿污泥储罐、柱塞泵、第二污泥干化机,其中,所述干污泥卸料池、所述第一行车抓斗、所述污泥暂存料斗、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和所述第一污泥干化机组成干污泥处理单元,所述湿污泥接收料仓、所述螺杆泵、所述湿污泥储罐、所述柱塞泵、所述第二污泥干化机组成湿污泥处理单元,所述干污泥卸料池与所述污泥暂存料斗通过所述第一行车抓斗实现运送传递,所述污泥暂存料斗通过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一污泥干化机连接,所述湿污泥接收料仓通过所述螺杆泵与所述湿污泥储罐接通,所述湿污泥储罐通过所述柱塞泵与所述第二污泥干化机接通,所述第二污泥干化机和所述第一污泥干化机的污泥出口处均通过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连接到所述回转窑。进一步的,所述工业固废进料单元还包括工业废料填坑和第二行车抓斗,所述工业废料填坑通过所述第二行车抓斗与所述链条式炉排热风炉实现运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净化单元还包括一级布袋除尘器、二级布袋除尘器、引风机、湿法脱酸塔和烟囱,所述半干法脱硫塔的出气塔口依次接通到所述一级布袋除尘器和所述二级布袋除尘器,所述二级布袋除尘器通过所述引风机接通到所述湿法脱酸塔上,所述湿法脱酸塔的出气口处安装有所述烟囱。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布袋除尘器和所述二级布袋除尘器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喷射装置用于活性炭喷射。进一步的,所述余热锅炉连接到所述汽轮机进行热传递,所述汽轮机通过蒸汽管道连接到所述第一污泥干化机和所述第二污泥干化机。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集成工业固废焚烧与不同含水率污泥干化焚烧、余热发电及用于污泥干化、喷氨氮SNCR脱硝、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湿法脱硫等于一体,固废焚烧与干化焚烧协同,需要的辅助燃料少,能量回收利用,适应不同含水率污泥干化,烟气净化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二。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干污泥卸料池;2、第一行车抓斗;3、污泥暂存料斗;4、第一螺旋输送机;5、第一污泥干化机;6、湿污泥接收料仓;7、螺杆泵;8、湿污泥储罐;9、柱塞泵;10、第二污泥干化机;11、第二螺旋输送机;12、工业废料填坑;13、第二行车抓斗;14、链条式炉排热风炉;15、回转窑;16、二燃室;17、柴油燃烧器;18、余热锅炉;19、汽轮机;20、半干法脱硫塔;21、一级布袋除尘器;22、二级布袋除尘器;23、引风机;24、湿法脱酸塔;25、烟囱;26、灰渣风机;27、灰渣罐。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所述协同焚烧系统由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工业固废进料单元、焚烧单元、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出渣单元和烟气净化单元组成;如图1-3所示,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11接通连接到所述焚烧单元的回转窑15上,所述工业固废进料单元通过链条式炉排热风机14连接到回转窑15上,所述燃烧单元还包括二燃室16和柴油燃烧器17,回转窑15和二燃室16连接,二燃室16的出气口处接通有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的余热锅炉18上,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还包括汽轮机19,余热锅炉18的出气口处接通到所述烟气净化单元的半干法脱硫塔20上,回转窑15的底部出渣口处还通过灰渣风机26连通到灰渣罐27,灰渣风机26和灰渣罐27组成所述出渣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干污泥卸料池1、第一行车抓斗2、污泥暂存料斗3、第一螺旋输送机4、第一污泥干化机5、湿污泥接收料仓6、螺杆泵7、湿污泥储罐8、柱塞泵9、第二污泥干化机10,其中,干污泥卸料池1、第一行车抓斗2、污泥暂存料斗3、第一螺旋输送机4和第一污泥干化机5组成干污泥处理单元,湿污泥接收料仓6、螺杆泵7、湿污泥储罐8、柱塞泵9、第二污泥干化机10组成湿污泥处理单元,干污泥卸料池1与污泥暂存料斗3通过第一行车抓斗2实现运送传递,污泥暂存料斗3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4与第一污泥干化机5连接,湿污泥接收料仓6通过螺杆泵7与湿污泥储罐8接通,湿污泥储罐8通过柱塞泵9与第二污泥干化机10接通,第二污泥干化机10和第一污泥干化机5的污泥出口处均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11连接到回转窑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固废进料单元还包括工业废料填坑12和第二行车抓斗13,工业废料填坑12通过第二行车抓斗13与链条式炉排热风炉14实现运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净化单元还包括一级布袋除尘器21、二级布袋除尘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工业固废进料单元、焚烧单元、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出渣单元和烟气净化单元,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接通连接到所述焚烧单元的回转窑上,所述工业固废进料单元通过链条式炉排热风机连接到所述回转窑上,所述燃烧单元还包括二燃室和柴油燃烧器,所述回转窑和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出气口处接通有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的余热锅炉上,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还包括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的出气口处接通到所述烟气净化单元的半干法脱硫塔上,所述回转窑的底部出渣口处还通过灰渣风机连通到灰渣罐,所述灰渣风机和所述灰渣罐组成所述出渣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工业固废进料单元、焚烧单元、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出渣单元和烟气净化单元,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接通连接到所述焚烧单元的回转窑上,所述工业固废进料单元通过链条式炉排热风机连接到所述回转窑上,所述燃烧单元还包括二燃室和柴油燃烧器,所述回转窑和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出气口处接通有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的余热锅炉上,所述余热回用及发电单元还包括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的出气口处接通到所述烟气净化单元的半干法脱硫塔上,所述回转窑的底部出渣口处还通过灰渣风机连通到灰渣罐,所述灰渣风机和所述灰渣罐组成所述出渣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固废与污泥协同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储存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干污泥卸料池、第一行车抓斗、污泥暂存料斗、第一螺旋输送机、第一污泥干化机、湿污泥接收料仓、螺杆泵、湿污泥储罐、柱塞泵、第二污泥干化机,其中,所述干污泥卸料池、所述第一行车抓斗、所述污泥暂存料斗、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和所述第一污泥干化机组成干污泥处理单元,所述湿污泥接收料仓、所述螺杆泵、所述湿污泥储罐、所述柱塞泵、所述第二污泥干化机组成湿污泥处理单元,所述干污泥卸料池与所述污泥暂存料斗通过所述第一行车抓斗实现运送传递,所述污泥暂存料斗通过所述第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一峰钟益明陈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裕峰环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