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两用磨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43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铁两用磨轨车,该车辆具有路面驱动模式、轨道驱动模式,其包括车架、连接在车架底部的路面驱动组件和轨道驱动组件、将该车辆在路面驱动模式和轨道驱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组件、为各组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控制系统,该车辆还包括连接在车架底部的轨形打磨组件、用于测量轨形的轨道几何检测组件,轨道几何检测组件位于轨形打磨组件的前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轨形打磨组件集成到公铁两用车上,路面、轨道驱动、打磨组件匹配合理,既能适用路面高速行驶,又能适应轨道稳定低速行驶,还能保证磨轨的高精度要求,可在干线、地铁、轻轨上得以应用,适应面广,具有经济、环保、灵活、转弯半径小、操作简单以及快速转换运行等优势。

Rail grinding car for road and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铁两用磨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铁两用磨轨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地铁、轻轨)的迅猛发展,轨道磨轨机的需求增大。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轨道交通磨轨设备主要为单纯轨道行走式,多针对干线铁路设计,体积庞大,适应性差,价格高(国内引进技术生产的成套设备价格在1.2亿元以上),难以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适应这一需求,近年来国外已开始出现公铁两用的磨轨设备,但存在动力集成度低、适应性差、价格高昂(国内售价3500万元左右)等不足。为了解决当前磨轨机存在的不足,提高磨轨机灵活性、适应性,提高智能化水平,降低用户购买及使用成本,迫切需要研制一款新型的磨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铁两用磨轨车,用于修正轨道波浪状磨损、轮轨擦伤,进行线路钢轨的预防性维修,此外还可作轨面检查,并依据轨道原始形状对磨损的钢轨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轮轨接触的合理状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铁两用磨轨车,该车辆具有路面驱动模式、轨道驱动模式,其包括车架、连接在所述的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铁两用磨轨车,该车辆具有路面驱动模式、轨道驱动模式,其包括车架、连接在所述的车架底部的路面驱动组件和轨道驱动组件、将该车辆在路面驱动模式和轨道驱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组件、为各组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车架底部的轨形打磨组件、用于测量轨形的轨道几何检测组件,所述的轨道几何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的轨形打磨组件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铁两用磨轨车,该车辆具有路面驱动模式、轨道驱动模式,其包括车架、连接在所述的车架底部的路面驱动组件和轨道驱动组件、将该车辆在路面驱动模式和轨道驱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组件、为各组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车架底部的轨形打磨组件、用于测量轨形的轨道几何检测组件,所述的轨道几何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的轨形打磨组件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磨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形打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的车架底部的打磨框架、分别连接在所述的打磨框架两侧的打磨头组、驱动所述的打磨头组的打磨驱动件以及液压系统,所述的打磨头组包括连接在所述的打磨框架上的打磨头轨道、可角度调整地连接在所述的打磨头轨道上的多个打磨头;所述的打磨头驱动件包括驱动所述的打磨头在所述的打磨头轨道上进行移动的打磨移动驱动件、驱动所述的打磨头进行旋转打磨动作的打磨转动驱动件,所述的液压系统为所述的打磨移动驱动件、打磨转动驱动件提供加压液压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铁两用磨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磨头组包括前部打磨头组、中部打磨头组以及后部打磨头组,所述的前部打磨头组、中部打磨头组以及后部打磨头组分别对轨道的两侧及上部进行打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磨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几何检测组件包括激光和视频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磨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铁两用磨轨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架上用于向轨道进行喷液的喷洒组件,所述的喷洒组件包括储液箱、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端坡刘洋梁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