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41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喷头主体,喷头本主体中部设有主储液室,储液室两侧设有储气室,喷头主体上方设有上端盖、左侧设有左端盖、右侧设有右端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制备的纳米纤维产量显著提高,能够实现纳米纤维纱线的产业化生产。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气流力的作用下,纤维直径明显变细,因此制备的纳米纤维应用更广泛。

An air assisted electrospinning nozzl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静电纺丝因其可以制备出纳米级的纤维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静电纺丝是一种借助于高压电场作用,对聚合物溶液进行拉伸,制备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表面能及高活性纳米纤维的一种技术。静电纺丝由于其制造设备简单、纺丝成本较低、可纺物质范围较广、工艺流程可控等诸多优点,现今已经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传统的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微米纤维材料产量低,不易于批量生产,针对现阶段静电纺丝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开发可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原料和可批量化生产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和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电场力和气流双重作用的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纳米纤维的生产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实现这一方式的喷头,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扩大静电纺丝工艺的规模。具体形成过程如下:气流力产生的拽力作用下,使单位时间喷出的溶液流量增加,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加入了气流场的雾化作用,使可牵伸成纤的液滴数量增加,利用气流场使高聚物雾化为大量小液滴,雾滴在气流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被牵伸细化为纳米纤维。并且采用无针头的多孔供液喷嘴,摆脱了传统针头静电纺的束缚。相较于传统的静电纺丝,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喷头本主体中部设有储液室,储液室两侧设有储气室,喷头主体上方设有上端盖、左侧设有左端盖、右侧设有右端盖。所述储液室下方设有液体出口,储气室下方设有气体出口。所述上端盖中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储液室相连通,左端盖上设有两个左进气口,左端盖上设有两个右进气口,左进气口和右进气口分别与储气室的两端口相连通。一旦纺丝液从液体出口挤出,就会被这两股气体所形成的气流场的影响而迅速的拉伸变细,最终沉积在接收板上,两股气体射流从开始接触直至完全合并成单股射流,之后射流以单股射流的形式流动,在这过程中加大射流速度,加速液滴的雾化。所述进液孔和储液室设置在喷头主体的正中间,并且上下贯通,有利于高聚物的快速供应。所述液体出口为均匀排列直径为0.5mm的5组小孔;气体出口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宽度为0.4mm的狭槽通道。避免了尖端效应,也可保证液滴的完全牵伸,提高纳米线的质量。上述的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的使用方法,步骤为:将浓度为8-15wt%纺丝溶液推注泵供应到储液室中,供应速率为30-70ml/h,气压为0.1MPa-0.5MPa,接收距离为50cm,温度为室温,纺丝溶液从喷头的喷丝孔挤出,纺丝液在气流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纳米纤维毡。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的喷头借助电场力和气流力的双重作用将聚合物射流牵伸成丝,具体的形成过程为首先在气流力的作用下将聚合物进行雾化,形成的纳米纤维在气流的定向控制下沉积在滚筒式接收装置上。进而得到很多较小半径的雾滴颗粒,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这些雾滴牵伸成纳米纤维,大大提高了纳米纤维的产量。(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制备的纳米纤维产量显著提高,能够实现纳米纤维纱线的产业化生产。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气流力的作用下,纤维直径明显变细,因此制备的纳米纤维应用更广泛。(3)本专利技术在纺丝过程中由于通过具有倾斜度的进气口组件连续喷气,使得静电场扩大,原本喷出的液丝就会四溅分解成更细的液丝,最后被接收装置接收形成更细的纳米级纤维。在气流场产生的拽力作用下,使单位时间喷出的溶液流量增加,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喷头总体结构示意图,1进气孔、2左端盖、3上端盖、4进液孔、5储液室、6储气室、7右端盖、8进气孔。图2为喷头剖面示图,5储液室、6储气室、9液体出口、10气体出口。图3为喷头的投影视图,其中11为液体出口的具体位置。图4为实施例1中纳米纤维膜的SEM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喷头本主体中部设有储液室5,储液室5两侧设有储气室6,喷头主体上方设有上端盖3、左侧设有左端盖2、右侧设有右端盖7。所述储液室5下方设有液体出口9,储气室6下方设有气体出口10。一旦纺丝液从液体出口挤出,就会被这两股气体所形成的气流场的影响而迅速的拉伸变细,最终沉积在接收板上,两股气体射流从开始接触直至完全合并成单股射流,之后射流以单股射流的形式流动,在这过程中加大射流速度,加速液滴的雾化。所述上端盖3中部设有进液孔4,进液孔4与储液室5相连通,左端盖2上设有两个左进气口1,左端盖7上设有两个右进气口8,左进气口1和右进气口8分别与储气室6的两端口相连通。所述进液孔4和储液室5设置在喷头主体的正中间,并且上下贯通。所述液体出口9为均匀排列直径为0.5mm的5组小孔;气体出口10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宽度为0.4mm的狭槽通道。避免了尖端效应,也可保证液滴的完全牵伸,提高纳米线的质量。本申请的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的使用方法,步骤为:(1)将聚丙烯晴(PAN)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于80℃下搅拌6h得到质量分数为12%的PAN溶液;(2)按照所搭建气流辅助静电纺丝装置,将步骤(1)中的纺丝溶液加入到注射泵中由推注泵按一定速度推动注射器,注射器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溶液,使溶液进入喷头,由空压机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喷枪导气通道,最后以非常大的速度从喷头处喷出。一个喷嘴与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相连,另一个喷嘴与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相连,收集板与高压发生器的零线相连,静电纺丝电压为40kV,纺丝溶液总流量为50mL/h,纺丝气压为0.1MPa,喷头与接收板的距离为50cm,喷孔的数目为5个,喷孔内径0.5mm,制备出纳米纤维毡;(3)利用SEM影像测量所得到的微纳米纤维,所得微纳米纤维的直径在300nm到500nm之后间,电场力分丝效果较明显,纤维分散基本均匀,无缠结现象(参见图4)。实施例2实施例1的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的使用方法,步骤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其特征在于:喷头主体中部设有储液室(5),储液室(5)两侧设有储气室(6),喷头主体上方设有上端盖(3)、左侧设有左端盖(2)、右侧设有右端盖(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其特征在于:喷头主体中部设有储液室(5),储液室(5)两侧设有储气室(6),喷头主体上方设有上端盖(3)、左侧设有左端盖(2)、右侧设有右端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室(5)下方设有液体出口(9),储气室(6)下方设有气体出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3)中部设有进液孔(4),进液孔(4)与储液室(5)相连通,左端盖(2)上设有两个左进气口(1),左端盖(7)上设有两个右进气口(8),左进气口(1)和右进气口(8)分别与储气室(6)的两端口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新元苹平孙晓艳周玉嫚于文祁琳雅陈元昆岳万里刘春晖廖熙张一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