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机隔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827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曳引机隔振系统,包括下承重结构、复合隔振台、高度调整构件、上联接结构,由下往上顺序连接,分设于曳引机底座二侧,上联接结构包括在曳引机底座前后立面的钢型材,曳引机底座左右立面的承力构件,设置圆孔的联接型材在钢型材、承力构件端部;高度调整构件的底部螺母焊接在复合隔振台上,底部螺母上的螺杆穿过接构件上的圆孔,下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下部,上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上部,旋转下自锁螺母将曳引机底座顶升。曳引机底座的荷载可由机房地坪独立承担、额外的钢横梁及曳引机承重钢梁共同承担及由曳引机承重钢梁独立承担。以上三种结构形式均,可在不拆卸曳引机的情况下,完成电梯曳引机隔振降噪改造工程。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of trac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曳引机隔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固体声隔振降噪技术,具体涉及电梯曳引机隔振的曳引机隔振系统。
技术介绍
曳引机传递的振动噪声影响是电梯运行过程中振动噪声的主要振源。电梯曳引机振动噪声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是以低频振动通过建筑结构传递的结构噪声。减弱曳引机传给承重钢梁的振动是通过消除它们之间的刚性连接实现的。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曳引机与承重钢梁间配置隔振结构,可衰减振动降低振动经建筑结构的传递。但是,曳引机设置隔振结构需要将电梯停用,由专业电梯安装施工队将轿厢放至底层,拆卸曳引机、曳引绳、配重及补偿装置,在曳引机基座与承重钢梁之间安装隔振结构,而后再逐个重新安装调试,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验收监测。在这个拆装过程中不但影响力电梯的正常使用,形成了人力物力的支出,也造成了电梯曳引机隔振改造的成本高昂,由此制约了电梯运行噪声的控制改造。特别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该费用也将节节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电梯曳引机隔振结构设置所产生重新拆卸而带来的困扰,通过设置一种曳引机隔振系统,复合隔振台设置于下承重结构、曳引机底座之间。可以在不拆卸曳引机的情况下,进行曳引机隔振降噪改造工程。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曳引机隔振系统,包括下承重结构、复合隔振台、高度调整构件、上联接结构,由下往上顺序连接,隔振系统分设于曳引机底座二侧,上联接结构包括在曳引机底座前后立面的钢型材,曳引机底座左右立面的承力构件,设置圆孔的联接型材在钢型材、承力构件端部;高度调整构件的底部螺母焊接在复合隔振台上,底部螺母上的螺杆穿过接构件上的圆孔,下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下部,上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上部,旋转下自锁螺母将曳引机底座顶升。所述的曳引机底座的荷载由额外的钢横梁及曳引机承重钢梁共同承担时,下承重结构包括钢横梁及立面钢板,钢横梁两端的立面钢板与曳引机承重钢梁两端的混凝土台座、承重墙可靠连接,钢横梁的内侧与曳引机承重钢梁焊接。所述的曳引机底座的荷载由曳引机底座下的地坪承担时,下承重结构为与地坪、混凝土台座、承重墙可靠连接的承重平台。只有在电梯曳引机机房地面荷载经过原建筑设计单位核算后,满足曳引机底座运行荷载的情况下,才允许复合隔振台设置在曳引机底座下的地坪。同时,通过扩大承重平台底部面积,提高承重平台的承压面积。所述的曳引机底座的荷载由曳引机承重钢梁独立承担时,下承重结构包括立面钢板、支承牛腿及承重钢板,立面钢板焊接在承重钢梁立面,承重钢板在支承牛腿上,两个承重钢梁上部设置连接防倾覆构件。当两个复合隔振台设置在曳引机承重钢梁外立面时受力点在承重钢梁外侧,在两个承重钢梁上部设置连接的防倾覆构件,可以保证承重钢梁不因周期性的不均匀荷载而导致塑性变形。所述的底部螺母焊接在复合隔振台上中轴线,联接型材上的圆孔位置与复合隔振台上的底部螺母位置垂直一致。所述的复合隔振台包括钢结构壳体、钢弹簧隔振元件、橡胶阻尼减振元件、质量块及颗粒阻尼结构,复合隔振台底部通过螺栓与下承重结构可靠连接。曳引机复合隔振台系根据曳引机振动的频谱特点而设计的,采用二次隔振技术与颗粒阻尼耗能技术集成的复合振动被动控制结构。在隔振效率≥90%的基础上,荷载变化时的变形量不影响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及轿厢垂直停靠的高差。所述的复合隔振台各支点的荷载范围大于轿厢空载加速下降时的最小荷载、满载加速上升时的最大荷载的变化范围。由于电梯曳引机底座的不变荷载包括曳引机自重、轿厢自重、配重装置、曳引绳索及补偿装置、随行电缆等。在运行过程中曳引机机座所承受的荷载变化比较大,包括轿厢在空载、半载、满载状态下以及启动加速、稳定匀速、制动减速各种运行状态所产生的动量荷载变化,以及运行时摩擦阻力产生的荷载WM、轿厢运行时的空气阻力等因素。所以,如果下自锁螺母、上自锁螺母使用普通螺母,将很容易导致松动。由于电梯产品属于特种设备,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要严格遵照执行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并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所以,电梯的噪声振动控制工程与其它工程相比,设备的安全性应放在第一位置。曳引机隔振系统各连接部位均要可靠连接,包括高度调整构件的底部螺母与螺杆之间安装完成后要进行焊接以增加可靠性。曳引机隔振系统安装时,先旋转放松曳引机底座与承重钢梁之间橡胶减振垫上部的螺母,通过旋转高度调整构件的下自锁螺母将曳引机底座顶升,使之与橡胶减振垫分离,同时,橡胶减振垫及上部的螺母均不拆除。由于曳引机底座与橡胶减振垫分离约为1~2mm,曳引机隔振系统在安装、使用时,均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可以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在此状况下,在电梯不停机情况下也可完成曳引机隔振改造。通过旋转下自锁螺母同时可调整复合隔振台所承受荷载,通过旋转上自锁螺母固定曳引机机座顶升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机房实际情况,曳引机底座的荷载可由机房地坪独立承担、额外的钢横梁及曳引机承重钢梁共同承担及由曳引机承重钢梁独立承担。设置于下承重结构的复合隔振台、高度调整构件及相应的安装结构,通过旋转高度调整构件的下自锁螺母的顶升力,将曳引机底座顶升而与橡胶减振垫分离,隔离曳引机振动传播途径。以上三种结构形式,均可在不拆卸曳引机的情况下,完成电梯曳引机隔振降噪改造工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图2是图1的俯视构造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图中1.下承重结构,11.钢横梁,12.立面钢板,13.支承牛腿,14.承重钢板,15.防倾覆构件,16.承重平台,2.复合隔振台,3.高度调整构件,31.底部螺母,32.螺杆,33.下自锁螺母,34.上自锁螺母,4上联接结构,41.钢型材,42.承力构件,43.联接型材,44.圆孔,5.曳引机底座,51.承重钢梁,52.混凝土台座,53.承重墙,54.地坪。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2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隔振系统,包括下承重结构(1)、复合隔振台(2)、高度调整构件(3)、上联接结构(4),由下往上顺序连接,隔振系统分设于曳引机底座(5)二侧,上联接结构(4)包括在曳引机底座(5)前后立面的钢型材(41),曳引机底座(5)左右立面的承力构件(42),设置圆孔(44)的联接型材(43)在钢型材(41)、承力构件(42)端部;高度调整构件(3)的底部螺母(31)焊接在复合隔振台(2)上,底部螺母(31)上的螺杆(32)穿过联接型材(43)上的圆孔(44),下自锁螺母(33)在圆孔(44)的下部,上自锁螺母(34)在圆孔(44)的上部,旋转下自锁螺母(33)将曳引机底座(5)顶升。所述的曳引机底座(5)的荷载由额外的钢横梁(11)及曳引机承重钢梁(51)共同承担时,下承重结构(1)包括钢横梁(11)及立面钢板(12),钢横梁(11)两端的立面钢板(12)与曳引机承重钢梁(51)两端的混凝土台座(52)、承重墙(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曳引机隔振系统,包括下承重结构、复合隔振台、高度调整构件、上联接结构,由下往上顺序连接,其特征是:隔振系统分设于曳引机底座二侧,上联接结构包括在曳引机底座前后立面的钢型材,曳引机底座左右立面的承力构件,设置圆孔的联接型材在钢型材、承力构件端部;高度调整构件的底部螺母焊接在复合隔振台上,底部螺母上的螺杆穿过接构件上的圆孔,下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下部,上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上部,旋转下自锁螺母将曳引机底座顶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曳引机隔振系统,包括下承重结构、复合隔振台、高度调整构件、上联接结构,由下往上顺序连接,其特征是:隔振系统分设于曳引机底座二侧,上联接结构包括在曳引机底座前后立面的钢型材,曳引机底座左右立面的承力构件,设置圆孔的联接型材在钢型材、承力构件端部;高度调整构件的底部螺母焊接在复合隔振台上,底部螺母上的螺杆穿过接构件上的圆孔,下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下部,上自锁螺母在圆孔的上部,旋转下自锁螺母将曳引机底座顶升。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曳引机隔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曳引机底座的荷载由额外的承重梁及曳引机承重钢梁共同承担时,下承重结构包括钢横梁及立面钢板,钢横梁两端的立面钢板与曳引机承重钢梁两端的混凝土台座、承重墙可靠连接,钢横梁的内侧与曳引机承重钢梁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曳引机隔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曳引机底座的荷载由曳引机底座下的地坪承担时,下承重结构为与地坪及混凝土台座、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洁林嘉祥杨锦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