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深林专利>正文

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1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音乐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包括中转工作台和设置在中转工作台顶部的调节定位装置和转运装置,所述中转工作台的旁侧分别设有用于将笛头卡装配至笛头上的第一装配装置和用于将两个紧固螺杆装配至笛头卡上的第二装配装置,第二装配装置的旁侧设有笛头供料装置,调节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对笛头限位的承载组件和安装在承载组件上的调节组件,承载组件通过螺栓与中转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装置包括物料振动盘和第一移运组件,第一移运组件的旁侧设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道,第二装配装置包括旋紧上料组件和第二移运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从而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A kind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for Clarinet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乐配件生产
,具体是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黑管,又称单簧管或克拉管,在有些地方又称为竖笛,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其黑管主要包括主管、哨嘴、哨片、喇叭口以及固定哨片的笛头卡。笛头是黑管的重要部分,其背部设置有开口,笛头背部与哨片直接接触,哨片覆盖笛头的背部开口,哨片发生振动后,笛头承受振波,哨片与笛头的固定影响声波的产生及反射,直接影响吹奏出来的声音。笛头,看个看似很小的部件,对单簧管的人来讲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口风较小的笛头,音色平稳,更适合古典音乐;风口大、开口长的笛头,音色弹性较大,有张力,适合流行乐和爵士乐,会给演奏员更多的自由控制发挥的余地;而金属笛头比胶木笛头更提高了笛头的技术水平,专业笛头给了一个真正明亮的声音,突出演奏者的特点,受到流动音乐,爵士音乐和摇滚乐演奏者的欢迎;笛头卡是黑管的重要配件,用于将哨片与笛头固定,现有的在将笛头卡装配在笛头上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先将笛头卡套装在笛头上,再由人工旋紧紧固螺杆使笛头卡与笛头之间的装配稳固,尤其是对于金属的黑管笛头,这种方式不足在于:耗时耗力,对人工劳动力强度需求量大,严重影响了黑管笛头的生产效率;而黑管笛头的零件为不规则形状,自动上料困难,且如附图7和8所示,笛头卡8b必须与笛头8a精准定位完成装配,紧固螺杆8c才能准确插入笛头卡8b的锁孔内,实现自动化生产,因此对上料,定位以及装配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包括中转工作台、设置在中转工作台顶部的调节定位装置和转运装置,所述中转工作台的旁侧分别设有用于将笛头卡装配至笛头上的第一装配装置和用于将两个紧固螺杆装配至笛头卡上的第二装配装置,所述第二装配装置的旁侧设有笛头供料装置,调节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对笛头限位的承载组件和安装在承载组件上的调节组件,承载组件通过螺栓与中转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装置包括物料振动盘和将物料振动盘上的笛头卡移运至承载组件上的第一移运组件,第一移运组件的旁侧设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道,第二装配装置包括设置在中转工作台顶部且位于承载组件旁侧的旋紧上料组件和将紧固螺栓移运至旋紧上料组件上的第二移运组件。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矩形固定板和与矩形固定板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的限位套,矩形固定板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孔,限位套的内径大于笛头底端的外径。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三个绕限位套的轴线均匀分布的限位部,三个限位部均安装在限位套上,每个限位部均包括矩形块、调节螺杆、限位块、调节螺母和弹簧,矩形块固定安装在限位套的外壁上,限位块呈弧形状且与调节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调节螺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矩形块和限位套,另一端突出于矩形块的外侧壁,弹簧和调节螺母套装在调节螺杆上,并且弹簧位于限位块和限位套之间,调节螺母的侧壁抵触在矩形块的外侧壁上。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运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夹、移动板、第一丝杆滑台、竖板、驱动竖板在中转工作台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在中转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移动板呈T型结构且与第一丝杆滑台的滑台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气夹均呈竖直安装在移动板的两端上,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中转工作台的顶部,第一丝杆滑台通过竖板与第一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第一U型架、两个第一导杆和第一滑块,第一驱动气缸呈水平安装在第一U型架的侧壁上,第一滑块套装在两个第一导杆上,两个第一导杆对称安装在第一U型架上,第一U型架的背部设有用于固定其安装的第一支撑架。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中转工作台顶部的滑轨、与两个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和驱动第二滑块沿两个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所述中转工作台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二驱动气缸的第一L型固定板,第二滑块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运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架、第二丝杆滑台、第二支撑架、第三丝杆滑台、L型连接板、第二气夹和设置在中转工作台顶部的推动定位部,第二丝杆滑台设置在第一承载架的顶部并且沿第一承载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第二丝杆滑台的滑台上,第三丝杆滑台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并且沿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L型连接板固定在第三丝杆滑台的滑台上,第二气夹呈竖直安装在L型连接板上,所述推动定位部包括第一承托台、第三驱动气缸和承托限位板,第一承托台设置在中转工作台上,第三驱动气缸呈水平安装在第一承托台上且其输出端承托限位板的背部固定连接,承托限位板的前端为与笛头卡合的弧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笛头供料装置包括水平盘、若干绕水平盘的轴线均匀分布的承载座和驱动水平盘间歇式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有承载座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水平盘的顶部。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紧上料组件包括呈水平设置的转盘、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丝杆滑台、安装座、第三支撑架、第四驱动气缸、水平板和旋紧件,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中转工作台的底部且其输出端与转盘的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座呈水平设置在第四丝杆滑台的滑台上且其输出端与旋紧件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架呈竖直安装在转盘的顶部,第四驱动气缸呈竖直安装在第三支撑架的侧壁上且其输出端与水平板固定连接,水平板与第四丝杆滑台固定连接,第四丝杆滑台安装在转盘的顶部,旋紧件上设有用于供紧固螺杆的大头端插入的插口。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运组件包括第二承载架、第二承托台、第五驱动气缸、U型推动块、第五丝杆滑台、U型卡箍板和双层供料架,第二承托台设置在第二承载架的顶部,第二承托台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五驱动气缸的第二L型固定板,第五丝杆滑台设置在第二承载架的顶部,U型卡箍板与第五丝杆滑台的滑台固定连接,双层供料架可拆卸的卡箍在U型卡箍板上,U型推动块的背部与第五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通过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滑块上的竖板在两个第一导杆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带动第一丝杆滑台的滑台上移动板也随之移动,使移动板一端上的第一气夹移动至水平盘上的一个笛头正上方,第一丝杆滑台驱动第一气夹下移将笛头夹持至调节定位装置上,从而实现两个第一气夹的交替工作,当将笛头移动至限位套上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两个第一气夹在两个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丝杆滑台驱动第二支撑架带动第三丝杆滑台在第一承载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故带动第三丝杆滑台上的第二气夹也随之移动并移动至笛头卡物料振动盘的输出端正上方处,通过第三丝杆滑台驱动使L型连接板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工作台(1)、设置在中转工作台(1)顶部的调节定位装置(2)和转运装置(3),所述中转工作台(1)的旁侧分别设有用于将笛头卡装配至笛头上的第一装配装置(4)和用于将两个紧固螺杆装配至笛头卡上的第二装配装置(5),所述第二装配装置(5)的旁侧设有笛头供料装置(6),调节定位装置(2)包括用于对笛头限位的承载组件(2a)和安装在承载组件(2a)上的调节组件(2b),承载组件(2a)通过螺栓与中转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装置(4)包括物料振动盘(4a)和将物料振动盘(4a)上的笛头卡移运至承载组件(2a)上的第一移运组件(4b),第一移运组件(4b)的旁侧设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道(7),第二装配装置(5)包括设置在中转工作台(1)顶部且位于承载组件(2a)旁侧的旋紧上料组件(5a)和将紧固螺栓移运至旋紧上料组件(5a)上的第二移运组件(5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工作台(1)、设置在中转工作台(1)顶部的调节定位装置(2)和转运装置(3),所述中转工作台(1)的旁侧分别设有用于将笛头卡装配至笛头上的第一装配装置(4)和用于将两个紧固螺杆装配至笛头卡上的第二装配装置(5),所述第二装配装置(5)的旁侧设有笛头供料装置(6),调节定位装置(2)包括用于对笛头限位的承载组件(2a)和安装在承载组件(2a)上的调节组件(2b),承载组件(2a)通过螺栓与中转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装置(4)包括物料振动盘(4a)和将物料振动盘(4a)上的笛头卡移运至承载组件(2a)上的第一移运组件(4b),第一移运组件(4b)的旁侧设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道(7),第二装配装置(5)包括设置在中转工作台(1)顶部且位于承载组件(2a)旁侧的旋紧上料组件(5a)和将紧固螺栓移运至旋紧上料组件(5a)上的第二移运组件(5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a)包括矩形固定板(2a1)和与矩形固定板(2a1)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的限位套(2a2),矩形固定板(2a1)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孔(2a3),限位套(2a2)的内径大于笛头底端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b)包括三个绕限位套(2a2)的轴线均匀分布的限位部(2b1),三个限位部(2b1)均安装在限位套(2a2)上,每个限位部(2b1)均包括矩形块(2b1a)、调节螺杆(2b1b)、限位块(2b1c)、调节螺母(2b1d)和弹簧(2b1e),矩形块(2b1a)固定安装在限位套(2a2)的外壁上,限位块(2b1c)呈弧形状且与调节螺杆(2b1b)的前端固定连接,调节螺杆(2b1b)的一端依次贯穿矩形块(2b1a)和限位套(2a2),另一端突出于矩形块(2b1a)的外侧壁,弹簧(2b1e)和调节螺母(2b1d)套装在调节螺杆(2b1b)上,并且弹簧(2b1e)位于限位块(2b1c)和限位套(2a2)之间,调节螺母(2b1d)的侧壁抵触在矩形块(2b1a)的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夹(3a)、移动板(3b)、第一丝杆滑台(3c)、竖板(3d)、驱动竖板(3d)在中转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e)和驱动第一驱动组件(3e)在中转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f),移动板(3b)呈T型结构且与第一丝杆滑台(3c)的滑台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气夹(3a)均呈竖直安装在移动板(3b)的两端上,第二驱动组件(3f)安装在中转工作台(1)的顶部,第一丝杆滑台(3c)通过竖板(3d)与第一驱动组件(3e)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e)包括第一驱动气缸(3e1)、第一U型架(3e2)、两个第一导杆(3e3)和第一滑块(3e4),第一驱动气缸(3e1)呈水平安装在第一U型架(3e2)的侧壁上,第一滑块(3e4)套装在两个第一导杆(3e3)上,两个第一导杆(3e3)对称安装在第一U型架(3e2)上,第一U型架(3e2)的背部设有用于固定其安装的第一支撑架(3e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管笛头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f)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中转工作台(1)顶部的滑轨(3f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深林
申请(专利权)人:杨深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