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095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固定或引导钻孔装置的或者装置固定在工件上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包括冲击钻(11)、导线(12)和控制开关(13),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位架(2)、固定夹(31)和标准尺(32),定位架(2)包括支杆(21)、立杆(22)、上夹杆(23)、上握杆(24)、下前夹杆(25)、下后夹杆(26)和转轴(27)。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所述依次实施:①对孔;②钻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简单,携带方便,适应性强。

Portable roof drilling tool and its u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固定或引导钻孔装置的或者装置固定在工件上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顶板钻孔时,大部分楼层高度在2.5m以上,都高于施工人员正常身高,施工现场大部分采用搭架扶梯,人工带冲击钻钻孔,钻孔过程中混凝土浮灰易于影响工人判断钻孔位置,部分位于临边洞口位置顶板钻孔危险系数较大,又无法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简单、携带方便、适应性强的钻孔设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包括冲击钻、导线和控制开关,冲击钻通过串联了控制开关的导线连接电源,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位架、固定夹和标准尺,定位架包括支杆、立杆、上夹杆、上握杆、下前夹杆、下后夹杆和转轴,支杆和立杆都竖直设置,上握杆的长度大于上夹杆的长度,上夹杆和上握杆这两者互相平行且前端互相对齐,下前夹杆的长度等于下后夹杆的长度,下前夹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包括冲击钻(11)、导线(12)和控制开关(13),冲击钻(11)通过串联了控制开关(13)的导线连接电源(14),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位架(2)、固定夹(31)和标准尺(32),/n定位架(2)包括支杆(21)、立杆(22)、上夹杆(23)、上握杆(24)、下前夹杆(25)、下后夹杆(26)和转轴(27),支杆(21)和立杆(22)都竖直设置,上握杆(24)的长度大于上夹杆(23)的长度,上夹杆(23)和上握杆(24)这两者互相平行且前端互相对齐,下前夹杆(25)的长度等于下后夹杆(26)的长度,下前夹杆(25)和下后夹杆(26)这两者互相平行且前端互相对齐;/n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顶板钻孔工具,包括冲击钻(11)、导线(12)和控制开关(13),冲击钻(11)通过串联了控制开关(13)的导线连接电源(14),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位架(2)、固定夹(31)和标准尺(32),
定位架(2)包括支杆(21)、立杆(22)、上夹杆(23)、上握杆(24)、下前夹杆(25)、下后夹杆(26)和转轴(27),支杆(21)和立杆(22)都竖直设置,上握杆(24)的长度大于上夹杆(23)的长度,上夹杆(23)和上握杆(24)这两者互相平行且前端互相对齐,下前夹杆(25)的长度等于下后夹杆(26)的长度,下前夹杆(25)和下后夹杆(26)这两者互相平行且前端互相对齐;
支杆(21)的中部设于上夹杆(23)的前端和上握杆(24)的前端之间且上夹杆(23)的前端、支杆(21)的中部和上握杆(24)的前端这三者用转轴(27)可转动的连接,支杆(21)的底部设于下前夹杆(25)的前端和下后杆(26)的前端之间且下前夹杆(25)的前端、支杆(21)的底部和下后夹杆(26)的前端这三者用转轴(27)可转动的连接,立杆(22)的顶部设于上夹杆(23)的后端和上握杆(24)的中部之间且上夹杆(23)的后端、立杆(22)的顶部和上握杆(24)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李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