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09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包括双层不锈钢外套、上蝶阀、下蝶阀、进气管、出气管、进水管、出水管、四个水平支撑轴、数个冷却管道层和三根竖直支撑轴,双层不锈钢外套上半部分为圆柱体,下半部分为倒圆锥体,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两层不锈钢之间形成冷却腔室,所述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上端和下端的开口处均通过卡箍和密封圈密封,所述上蝶阀和下蝶阀分别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上端和下端的卡箍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下开口方式,省去了出料时大型集粉罐翻转困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管道层的设置实现了对集粉罐内部金属粉末的快速冷却,提高工业化的生产效率。集粉罐通入惰性气体,实现辅助冷却上层的金属粉末及降低冷却过程中金属粉末的氧增量。

A kind of powder collecting tank for vacuum atom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制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累计的方法制造产品,特别适合制造网状及内空心的定制化产品。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不需制造专门模具,且不会产生切削废料,在全球发展迅猛。目前,3D打印技术已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模具制造等领域,其中金属3D打印技术则属于3D打印行业中的佼佼者,该技术制造的产品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实际要求。对于3D打印用的金属粉末,其粉末参数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氧含量很低。现今,高性能球形金属粉末的工业生产技术为真空气雾化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运用高压气体将熔融金属液流击碎为小液滴,将气体的动能转化为金属液流的表面能,小液滴飞行冷却后即为一定粒度范围内的金属粉末,通过集粉罐收集。传统的集粉罐为上开口方式,在对接下一道工序(如筛分工序)时,需要将集粉罐翻转,如何高效、安全地将工业化生产用的大型集粉罐进行翻转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集粉罐内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不锈钢外套、进气管、出气管、进水管、出水管、四个水平支撑轴和三根竖直支撑轴,所述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两层不锈钢之间形成冷却腔室,所述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对称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顶端两侧,且进气管和出气管均和双层不锈钢外套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下端和上端,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和冷却腔室连通,四个所述水平支撑轴等角度水平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上半部分的外围,三根竖直支撑轴等角度竖直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下半部分部分的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不锈钢外套、进气管、出气管、进水管、出水管、四个水平支撑轴和三根竖直支撑轴,所述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两层不锈钢之间形成冷却腔室,所述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对称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顶端两侧,且进气管和出气管均和双层不锈钢外套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下端和上端,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和冷却腔室连通,四个所述水平支撑轴等角度水平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上半部分的外围,三根竖直支撑轴等角度竖直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下半部分部分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不锈钢外套上半部分为圆柱体,下半部分为倒圆锥体,四个所述水平支撑轴等角度水平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圆柱形部分的外围,三根竖直支撑轴等角度竖直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的倒圆锥部分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个冷却管道层,数个所述冷却管道层均水平设于双层不锈钢外套内部,且数个冷却管道层均和冷却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气雾化制粉的集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顾孙望吴文恒卢林张亮缪旭日郭韶山张天原朱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上材增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