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矿细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05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矿细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原矿品位的不同将银锡多金属共生矿划分为高银低锡类、中等产品类和低银高锡类三类;S2.将S1中三类原矿分别进行磨矿,将磨矿产品进行分级处理,粒径符合分级要求的磨矿产品进入选别作业,粒径大于分级要求的磨矿产品返回球磨机再磨,获得最终磨矿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银和锡的原矿品位比作为依据,提出了磨矿细度依原矿银锡比同步调控磨选参数的自适应制度,避免了磨矿产品粒度的两极分化,适当调整磨矿配球比及返砂比,实现了依据矿石品位的不同,得到磨矿细度适宜的磨矿产品,适用于给矿性质的多变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的回收。

A method to optimize the grinding fineness of Ag Sn polymetallic ore based on the ore grade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矿细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矿细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银锡多金属共生矿是回收金属银和锡的重要矿产资源,其中,银往往与硫化矿共伴生,因此,银的回收多以浮选方法伴随如铜、锌、硫等产品同步富集。对于锡石,由于锡石比重(6.8~7.1)远远大于脉石矿物,且高于黄铁矿(4.9~5.2)、黄铜矿(4.1~4.3)和闪锌矿(3~4.5)等常见共伴生硫化矿物,因此,重选是回收锡石最主要的选矿手段。对于多金属硫化矿,需细磨才能确保矿物间单体解离及高效浮选回收;而对于锡石,锡石本身性脆易碎、极易过磨,需尽可能的粗磨才能实现锡石的高效重选富集。因此,如何平衡浮、重流程给矿粒度的矛盾,优化产品粒度组成,兼顾浮、重选别指标是实现选厂经济最大化的关键。由于锡的产品价值高,且重选对粒度要求苛刻,细粒锡石极易在摇床等重选设备中被冲洗至尾矿中,导致锡石重选的回收率低,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为避免锡石的过粉碎,选厂往往采用单一粗磨或阶段磨矿的方式来避免锡石的过磨。然而,粗磨势必导致多金属硫化矿难以单体解离,使得硫化矿的回收率降低。此外,由于选厂中矿石性质存在波动,给矿中的主要有价元素品位时高时低,采用单一的磨矿细度往往难以适应给矿性质的多变,特别是处理银高锡低的矿石时,往往导致贵金属银的大量损失。除单一磨矿外,部分矿山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来综合回收该资源,通过粗磨后硫化矿混合浮选或部分混合浮选工艺,将多种硫化矿混合选出,然后再磨再选,浮选尾矿进行锡石重选。然而,尽管采用较高的药剂用量,混合浮选仍存在较严重的粗粒集合体跑尾现象,不仅导致有价元素的损失,而且该部分比重大的矿物集合体进入重选设备后,严重干扰锡石的选别,使得锡石在摇床床面上的截取困难。CN109499748A公开了一种磨矿回路中选矿分离锡石与脉石的方法,其采用在磨矿回路中筛分出不同粒级产品,然后将筛下产品分别进入水力分选器中选别,获得粗精矿和尾矿,使得粗精矿与脉石矿物分离,然后将粗精矿合并后细磨,通过磁选、浮选脱硫后获得锡精矿产品。然而,该工艺仅适用于锡石与硫化矿物以粗粒集合体形式存在的共生矿,对于硫化矿嵌布粒度较细的矿石,或嵌布关系较为复杂的矿石,无法单纯通过筛分直接获得粗精矿产品,且无法仅通过磁选、浮选脱硫后即可获得高品位锡精矿。CN102218374A公开了一种锡石多金属硫化矿选择性磨矿方法,其利用锡石表面与硫化矿物间亲/疏水性质的差异,在磨矿过程中添加浮选药剂,从而浮选药剂与硫化矿表面充分结合,同时避免了锡石与捕收剂乙硫氮间的作用,从而实现了粗磨条件下的锡石与硫化矿的浮选分离。该工艺强化了锡石与硫化矿物间的可浮性差异,然而,由于锡石为氧化矿,其本身对乙硫氮等硫化矿捕收剂的吸附效果较弱,因此,强化锡石与硫化矿间的可浮性差异意义较小。此外,该工艺仍是采用一段粗磨的方式,并未实质解决矿石品位波动导致的选矿工艺适应性差等问题。CN103008112A公开了一种锡石多金属硫化矿选择性磨矿-浮选方法,其通过棒磨机对锡石多金属硫化矿进行选择性磨矿,并通过在磨矿作业中添加各种药剂以强化锡石与硫化矿物间的可浮性差异,进而实现锡石与硫化矿物的浮选分离。该工艺采用棒磨机线性磨矿、具选择性的特点,试图避免锡石的过粉碎现象,达到选择性磨矿的目的。然而,由于在相同的钢棒充填率及磨矿细度下,当矿石性质发生变化时,特别是当硫化矿品位较高时,该工艺无法实现硫化矿的单体解离,从而易导致硫化矿特别是贵金属银的跑尾。同时,由于硫化矿硬度均相对较高,而棒磨的破碎比较小,适合粗磨作业,因此,采用单一棒磨,往往无法实现硫化矿的有效解离。现有的工艺都无法很好的解决浮选和重选流程中给矿粒度的矛盾,且难以适应选厂给矿性质的多变,不能很好地回收银锡多金属共生矿中金属银和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矿过程中,银等硫化矿物需细磨而锡石需粗磨的矛盾,同时现有磨矿工艺难以适应选厂给矿性质的多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细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细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原矿品位的不同将银锡多金属共生矿划分为高银低锡类、中等产品类和低银高锡类三类;S2.将S1中的原矿进行磨矿,磨矿产品经高频细筛或水力旋流器分级,筛下产品或旋流器溢流进入选别作业,筛上产品或旋流器沉砂返回磨机再磨;同时,根据银和锡品位比的不同,调整磨机配球比及返砂比,获得一定细度的磨矿产品。其中高银低锡类为银锡品位比为Ag/Sn>17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中等产品类为银锡品位比为125<Ag/Sn<17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低银高锡类为银锡品位比为Ag/Sn<12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本专利技术针对银锡多金属共生矿单一磨矿粒度组成呈两极分化,阶段磨矿难以适应矿石性质多变的特点。基于锡石与硫化矿物嵌布粒度不一、锡石与硫化矿成矿具空间演化差异性、银与硫化矿物呈线性依存性的特点,选取两种主要有价元素银和锡的原矿品位比作为依据,提出了磨矿细度依原矿银锡比同步调控磨选参数的自适应制度:通过计算原矿Ag/Sn的品位比,查明矿石的禀赋特点,将矿石分为高银低锡、中等矿石、低银高锡三类,然后通过控制磨矿配球比及返砂比,对三类矿石分别采用不同的磨矿细度进行磨矿,从而避免了磨矿产品粒度的两极分化,增加了既有利于硫化矿又有利于锡石的入选粒级-0.1+0.02mm的含量,能够同时满足硫化矿物的充分解离和锡石高效重选富集的要求。优选地,S2中所述磨矿产品进行分级处理的具体操作为:磨矿产品经高频细筛,高频细筛的筛孔尺寸为0.4mm。优选地,S2中所述磨矿产品进行分级处理的具体操作为:磨矿产品经水力旋流器分级,旋流器的直径为250mm。优选地,S2中所述二次磨矿处理为球磨机磨矿,球磨机的磨矿介质为60mm、80mm和120mm三种球径尺寸的钢球,其中处理高银低锡类时,120mm、80mm和60mm球径的钢球数量配比为3:3:4;处理中等产品类时,120mm、80mm和60mm球径的钢球数量配比为3:4:3;处理低银高锡类时,120mm、80mm和60mm球径的钢球数量配比为4:3: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原矿银锡品位比的不同,通过调整不同尺寸钢球的配球比,可以实现矿物的选择性磨矿:当处理高银低锡类时,采用较高比例的小钢球(60mm),可以增加磨矿过程中钢球对矿物的研磨作用,进而降低磨矿细度,保证硫化矿集合体间的单体解离,进而保证硫化矿及伴生银矿物的优先富集;当处理低银高锡类矿石时,采用较高比例的大钢球(120mm),可以避免磨矿过程中钢球的研磨作用,降低过粉碎现象,从而减少对重选不利的极细粒级的含量,使得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偏粗,进而优先保证锡石的选别和富集;当处理中等产品类时,则采用较高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矿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原矿品位的不同将银锡多金属共生矿划分为高银低锡类、中等产品类和低银高锡类三类;/nS2.将S1中的原矿进行磨矿,磨矿产品经高频细筛或水力旋流器分级,筛下产品或旋流器溢流进入选别作业,筛上产品或旋流器沉砂返回磨机再磨;同时,根据银和锡品位比的不同,调整磨机配球比及返砂比,获得一定细度的磨矿产品。/n其中高银低锡类为银锡品位比为Ag/Sn>17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n中等产品类为银锡品位比为125<Ag/Sn<17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n低银高锡类为银锡品位比为Ag/Sn<12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矿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原矿品位的不同将银锡多金属共生矿划分为高银低锡类、中等产品类和低银高锡类三类;
S2.将S1中的原矿进行磨矿,磨矿产品经高频细筛或水力旋流器分级,筛下产品或旋流器溢流进入选别作业,筛上产品或旋流器沉砂返回磨机再磨;同时,根据银和锡品位比的不同,调整磨机配球比及返砂比,获得一定细度的磨矿产品。
其中高银低锡类为银锡品位比为Ag/Sn>17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
中等产品类为银锡品位比为125<Ag/Sn<17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
低银高锡类为银锡品位比为Ag/Sn<125的银锡多金属共生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磨矿产品进行分级处理的具体操作为:磨矿产品经高频细筛,高频细筛的筛孔尺寸为0.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磨矿产品进行分级处理的具体操作为:磨矿产品经水力旋流器分级,旋流器的直径为250mm。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原矿品位比优化银锡多金属共生矿磨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二次磨矿处理为球磨机磨矿,球磨机的磨矿介质为60mm、80mm和120mm三种球径尺寸的钢球,
其中处理高银低锡类时,120mm、80mm和60mm球径的钢球数量配比为3:3:4;
处理中等产品类时,120mm、80mm和60mm球径的钢球数量配比为3:4:3;
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显扬冉金城胡真汪泰李汉文邹坚坚姚艳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