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盛军专利>正文

高效旋风节煤炉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91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旋风节煤炉瓦壁的内壁上设有4~8条旋风道棱且相邻的两旋风道棱间的瓦壁构成旋风道,炉瓦壁上的纵向设有3~6条直风道,并且在直风道的端部开有与直风道相通的横风道,具有上火快、火力强、燃烧充分、封火时间长等优点,其用煤量较普通直风道炉瓦节省30%,其热效率高出普通炉瓦30%。(*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炉瓦制造领域,特别适用于蜂窝煤炉。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是公告号CN2072199U、名称《家用真空螺旋保温聚火煤套》,该煤套的内壁开设12条螺旋线凹槽,壁层内双层真空截热室,套背设自调风道以及上部装燃烧室聚火圈。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上火快、火力强、封火时间长、节省燃煤、燃烧充分的高效旋风节煤炉瓦。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高效旋风节煤炉瓦,其结构为内膛有4~8条起角为60°旋风道,炉瓦壁有3~6条直风道,3~6条直风道的上、下各有3~6条横风道。其结构方案高效旋风节煤炉瓦,炉瓦壁(6)的内壁设有4~8条旋风道棱(4),其旋风道棱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65°;旋风道(1)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65°;炉瓦壁(6)上纵向设有3~6条直风道(3),并且在直风道的上、下端部的内壁上开有与直风道相通的横风道(2)。工作原理①开启炉门后,六条旋风道造成炉膛内流动的空气加速,因而上火快;②二次回风经由三条直风道加热,高热风能提前将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气、煤混燃,火力大大增强,即使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也不会外溢损害人体健康;③炉口旋转的火焰和气流能冲破锅底的反压力,增加接触面,增强火力,减少损耗;④由于炉膛风道旋转,增加光的衍射、折射和会聚,大量产生红外线,缩短做饭菜的时间;⑤封火备用时,由于温差气流和大气压强的原因,三条直风道有效控制过快燃烧或熄灭的弊端,封火长达24小时,即开启炉门用火时,三条直风道的高热风经由下而上三条横风道进出;封火备用时微弱的风经由上而下三条横风道进出,达到动态平衡,确保封火燃不旺,灭不了。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上火快、火力强、燃烧充分、封火时间长、节省燃煤、利于室内卫生等特点,其用煤量较普通直风道炉瓦节省30%,其热效率高过普通炉瓦30%,实为结构独特简单、造价低廉的新型实用产品。 附图说明图1是高效旋风节煤炉瓦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高效旋风节煤炉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参照附图1和2及说明书第五部分制作模具,然后选用耐火土、陶土制作炉瓦坯,最后进窑烧成,其上口内径约110、下口内径约112,壁厚约20,直风道约φ14,风道壁(5)厚约10,横风道宽约14、深约10,旋风道的倾角约60°。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旋风节煤炉瓦,其特征是炉瓦壁(6)的内壁设有4~8条旋风道棱(4),其旋风道棱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65°;旋风道(1)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65°;炉瓦壁(6)上纵向设有3~6条直风道(3),并且在直风道的上、下端部的内壁上开有与直风道相通的横风道(2)。专利摘要高效旋风节煤炉瓦壁的内壁上设有4~8条旋风道棱且相邻的两旋风道棱间的瓦壁构成旋风道,炉瓦壁上的纵向设有3~6条直风道,并且在直风道的端部开有与直风道相通的横风道,具有上火快、火力强、燃烧充分、封火时间长等优点,其用煤量较普通直风道炉瓦节省30%,其热效率高出普通炉瓦30%。文档编号F24B1/00GK2169783SQ9324118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潘盛军 申请人:潘盛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旋风节煤炉瓦,其特征是:炉瓦壁(6)的内壁设有4~8条旋风道棱(4),其旋风道棱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65°;旋风道(1)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65°;炉瓦壁(6)上纵向设有3~6条直风道(3),并且在直风道的上、下端部的内壁上开有与直风道相通的横风道(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盛军
申请(专利权)人:潘盛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