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丽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899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液珠系统由螺旋吡喃基季铵盐及其衍生物、酸性物质、辅助增强剂和有机溶剂制得,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螺旋吡喃基季铵盐及其衍生物、酸性物质以及辅助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有机溶剂中避光分散,再通过微量注射泵注射到液相介质中形成液珠。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可根据应用条件调整原料种类和浓度,制备出相应的液珠。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液珠能够在特定光源照射下实现正向或反向的定向移动并具有在定向移动的过程中释放抗菌药物的特点。且液珠释药完毕后可回收,避免液珠失稳后有机相对水相介质体系的污染。

A kind of recyclable liquid bead which can realize directional movement of light response and release antibacterial drugs in aqueous mediu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响应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相介质广泛应用于仪器、景观设施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长期使用易受微生物感染导致使用效果下降,并且危害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水相介质因不宜搅拌,顾多采用传统消毒方法,依赖大量添加消毒剂并通过消毒剂溶解扩散实现杀灭有害微生物。这样不仅消毒剂的使用量较大会出现局部浓度过高的风险,且效率无法保证。此外也可通过使用紫外灯照射进行灭杀,但是这不仅要求较长的照射时间,且当紫外线完全停止照射后部分没有完全失活的细菌又会重新复苏开始增殖。因此开发一种能够高效、便利且长效性的灭菌材料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智能液珠系统是当前新兴且具有光明前景的材料。通过激发条件的刺激可以实现Marangoni效应从而进行定向移动。但是其具有一系列缺点,例如制备过程较为复杂,运动速度较慢,响应性不稳定以及功能性不明确等。因此通过技术开发改良其性能提高其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其特征在于:液珠由螺旋吡喃基季铵盐及其衍生物、酸性物质、辅助增强剂和有机溶剂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其特征在于:液珠由螺旋吡喃基季铵盐及其衍生物、酸性物质、辅助增强剂和有机溶剂制得。


2.一种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螺旋吡喃基季铵盐及其衍生物和酸性物质以1:1-10的摩尔比在常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100-500r/min使其混合均匀0.5-24h;
(2)再将辅助增强剂加到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采用磁力搅拌器100-500r/min将其混合均匀5-24h;
(3)将步骤(3)制得的溶液在避光的情况下以缓慢的速率滴加到有机溶剂A中,滴加过程中维持常温磁力搅拌100-500r/min,滴加完毕以相同的转速均匀分散12-48h得到复合相溶液;
(4)取微量注射泵将步骤(3)制得的复合相溶液以0.05-100μL/min的速度注射到液相介质中,制得直径为0.1-10mm的可在水相介质中实现光响应定向移动并释放抗菌药物的可回收型液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吡喃基季铵盐及其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其中R1为氢原子或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吡喃基季铵盐及其衍生物合成步骤如下:
首先将摩尔比为1:1-10的螺旋吡喃和氯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锋吴香梅王玲楠汪亮亮张春牛罗梦婷兰巧巧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