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884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种植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包括:土地整理、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及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丹参根部入药的特点,在土壤中多层施肥,多样施肥,优化土壤的理化性质,保证丹参根部的营养吸收,促进丹参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提升。

A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Salvia miltiorrhiz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种植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丹参(又称血参、紫丹参、红丹参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丹参对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梗塞、脉管炎等疾病具有极好的疗效。目前常规的丹参栽培方法中,丹参种植中病害发生严重,土壤土质下降,所以丹参的种植面积逐年降低。影响丹参的产量和品质,丹参在采收后的加工养分损失较多,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比如专利号为CN201810492401.1的丹参的种植方法,在种植中没有针对性的使用肥料,导致土壤的肥效供应效率较低,造成化肥投入较多,影响丹参品质加剧土壤恶化;再如专利号为CN201910399104.7的一种烤烟、丹参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方法,其采用烤烟优化土壤环境但是其作用停留在肥效的差异供应,对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循环并没有良性的干预,造成土壤良性微生物作用发挥有效,在病害的生态干预上效果较差,使得丹参的质量提升有限;又如专利号为CN201910328840.3的一种提高丹参酮含量的丹参种植方法,采用多种化合物控制丹参的生长,不但增加了丹参成品的化学残留还进一步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降低了土壤的自我调控能力,影响土壤的活性导致丹参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间接影响。所以,当前的丹参种植中,如何优化土壤环境达到促进丹参的生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在丹参采收后如何最大限度的保存丹参的有效成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包括:(1)土地整理:选择土壤耕作层厚的园地,将园地中的杂物清除,在土壤表面撒施1500倍多菌灵稀释液,每亩用量80kg,撒施后在土壤表面撒施青绿肥,堆放1-3天后,将土壤深翻35-50cm,再将土壤耙细作畦;(2)移栽:土壤整理5-8天后,在畦面开挖种植沟,沟深度20-25cm,沟底宽10-15cm,在种植沟中撒施厚度2-4cm的吸水基质,再撒施厚度为1-3cm的腐熟猪粪,在腐熟猪粪上洒一层园土,园土的用量为撒施将猪粪完全盖住即可;然后将长度为10-15cm的丹参苗放到种植沟中,放置的间距为15-20cm,用细土将丹参的根部覆盖,微微压实,浇施微生物液体肥,最后在丹参苗周围5cm的范围内撒施厚度1-2cm的营养土即可;(3)田间管理:丹参苗移栽后,每月浇施两次速效肥,每隔两月补施一次腐熟牛粪,使用量为每亩800-1000kg;丹参处于抽薹现蕾期时,晚间将花薹摘去;丹参生长超过30cm后,将园土覆盖丹参根部,直至根部土壤高过畦面2-3cm即可;(4)采收及加工:进入丹参采收期后,选择晴天,将土壤深翻,取出丹参,将丹参表面泥土清除,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将丹参在臭氧消毒液中浸泡1-2min,将丹参取出在-30℃下冷藏20-25h,然后取出丹参在低温低压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15%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畦高10-15cm,宽2-3m。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青绿肥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50-80份油菜、20-50份绿藻、50-80份甜象草粉碎为粒度1-2cm碎末,再加入10-15份煤灰、100-120份粪尿混合均匀即可,常温堆沤3-5天即可;所述青绿肥的使用量为500-800kg/亩。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吸水基质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80-90份河沙沥干水分,与10-20份蛭石、5-8份钾长石、20-30份天青石混合,粉碎为细度1-3mm的粉末,粉末经超声波处理,然后待温度降低至常温后,在粉末中加入50-70份木炭粉、100-150份甘蔗渣混合均匀即可;所述粉末经超声波处理具体操作为:将粉末在0.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200-250℃,用超声波处理30-50min。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液体肥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900-1000份水、2-3份骨粉、3-5份玉米淀粉煮沸,在80-90℃下保温10-2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的温度降低至室温,加入5-8份醋渣、5-8份苹果渣浸泡10-12h后加入1-2份枯草芽孢杆菌,在28-30℃下发酵10-15h,再加入2-3份哈茨木霉混合均匀,稀释5-8倍即可;,所述微生物液体肥的使用量为200-250ml/株。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腐熟猪粪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100-150份猪粪、30-50份玉米秸秆粉、8-10份硝酸钾、10-12份磷酸钾、1-2份氯化镁、1-2份硫酸锌混合均匀,在25-28℃下自然发酵3-5天,然后再加入EM菌液3-5份,并将混合物的含水量调节至72-75%,发酵10-15天即可。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营养土的制作方法为:将园土、牲畜尿液、沼渣、蚯蚓粪、水按照质量比100:50-80:10-12:10-15:100-200混合均匀,浸泡10-15天即可。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速效肥由质量比为100:10:3:5的清水、沼液、硝酸钾、磷酸氢二铵混合而成,其用量为100-150ml/株。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腐熟牛粪的施肥方式为穴施。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低温低压为:温度30-35℃、0.05-0.08个标准大气压。有益效果1、本方法增加了提高了土壤的自主调控能力,使得土壤水肥有序释放,促进丹参的养分吸收。本专利技术根据丹参根部入药的特点,在土壤中多层施肥,多样施肥,优化土壤的理化性质,保证丹参根部的细胞的活性,提高根尖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丹参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提升。而且,通过使用多菌灵稀释液,再使用青绿肥,利用强浓度多菌灵浸润土壤清洁聚集致病微生物最多土壤表面,同时利用青绿肥吸附性强的特点,减少多菌灵的损耗,然后多菌灵受到一定消耗浓度降低后再翻耕,使得青绿肥携裹多菌灵进入土壤深层,进一步清洁土壤内部,最大限度的降低药剂的使用达到最好的消毒效果,而且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并且降低药剂对于后面使用微生物的影响;另外,土壤中有机质、矿物质含量增加促进了木霉和芽孢杆菌的生长,加速其繁殖,通过木霉和芽孢杆菌的活动加速土壤中的不溶性养分释放,还进一步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促进土壤中根下微生态的良性循环,达到限制土壤病害促进丹参生长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在采收后,立即将丹参消毒,杀灭丹参携带的微生物后冷藏,通过急速冷藏时细胞产生的冰晶破坏丹参的细胞壁,利于丹参养分的释放,同时低温烘干,有效减少丹参的营养成分损失,提高丹参的药用价值。3、连续测量10次的数据显示,本专利技术实验组含水量有一定的起伏,但是总的趋势是在35%附近,其含水量最高且数值稳定,优于对照1-4组;且对照1-2组优于对照3组,对照1-3组优于对照4组;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多个环节的综合作用显著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4、通过试验可知,使用本专利技术丹参种植期间的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土地整理:/n选择土壤耕作层厚的园地,将园地中的杂物清除,在土壤表面撒施1500倍多菌灵稀释液,每亩用量80kg,撒施后在土壤表面撒施青绿肥,堆放1-3天后,将土壤深翻35-50cm,再将土壤耙细作畦;/n(2)移栽:/n土壤整理5-8天后,在畦面开挖种植沟,沟深度20-25cm,沟底宽10-15cm,在种植沟中撒施厚度2-4cm的吸水基质,再撒施厚度为1-3cm的腐熟猪粪,在腐熟猪粪上洒一层园土,园土的用量为撒施将猪粪完全盖住即可;然后将长度为10-15cm的丹参苗放到种植沟中,放置的间距为15-20cm,用细土将丹参的根部覆盖,微微压实,浇施微生物液体肥,最后在丹参苗周围5cm的范围内撒施厚度1-2cm的营养土即可;/n(3)田间管理:/n丹参苗移栽后,每月浇施两次速效肥,每隔两月补施一次腐熟牛粪,使用量为每亩800-1000kg;丹参处于抽薹现蕾期时,晚间将花薹摘去;丹参生长超过30cm后,将园土覆盖丹参根部,直至根部土壤高过畦面2-3cm即可;/n(4)采收及加工:/n进入丹参采收期后,选择晴天,将土壤深翻,取出丹参,将丹参表面泥土清除,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将丹参在臭氧消毒液中浸泡1-2min,将丹参取出在-30℃下冷藏20-25h,然后取出丹参在低温低压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15%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土地整理:
选择土壤耕作层厚的园地,将园地中的杂物清除,在土壤表面撒施1500倍多菌灵稀释液,每亩用量80kg,撒施后在土壤表面撒施青绿肥,堆放1-3天后,将土壤深翻35-50cm,再将土壤耙细作畦;
(2)移栽:
土壤整理5-8天后,在畦面开挖种植沟,沟深度20-25cm,沟底宽10-15cm,在种植沟中撒施厚度2-4cm的吸水基质,再撒施厚度为1-3cm的腐熟猪粪,在腐熟猪粪上洒一层园土,园土的用量为撒施将猪粪完全盖住即可;然后将长度为10-15cm的丹参苗放到种植沟中,放置的间距为15-20cm,用细土将丹参的根部覆盖,微微压实,浇施微生物液体肥,最后在丹参苗周围5cm的范围内撒施厚度1-2cm的营养土即可;
(3)田间管理:
丹参苗移栽后,每月浇施两次速效肥,每隔两月补施一次腐熟牛粪,使用量为每亩800-1000kg;丹参处于抽薹现蕾期时,晚间将花薹摘去;丹参生长超过30cm后,将园土覆盖丹参根部,直至根部土壤高过畦面2-3cm即可;
(4)采收及加工:
进入丹参采收期后,选择晴天,将土壤深翻,取出丹参,将丹参表面泥土清除,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将丹参在臭氧消毒液中浸泡1-2min,将丹参取出在-30℃下冷藏20-25h,然后取出丹参在低温低压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15%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畦高10-15cm,宽2-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青绿肥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50-80份油菜、20-50份绿藻、50-80份甜象草粉碎为粒度1-2cm碎末,再加入10-15份煤灰、100-120份粪尿混合均匀即可,常温堆沤3-5天即可;所述青绿肥的使用量为500-800kg/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药材的种植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吸水基质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80-90份河沙沥干水分,与10-20份蛭石、5-8份钾长石、20-30份天青石混合,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家杰冯世明韩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