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增产
,尤其涉及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
技术介绍
蓝莓(Blueberry)是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小浆果类果树。富含花青苷、熊果苷、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改善视力、增强记忆力、软化血管、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国内外发展前景广阔。蓝莓园区的早期建设中,由于经验不足不注重土壤改良或者土壤改良不到位。多数种植者仅在起垄后,在垄面上挖定植坑,每定植坑仅使用0.01—0.02方左右的草炭土用于改良土壤。如此操作不仅用于土壤改良的有机质较少,且仅集中在定植坑周围,还经常发生草炭土搅拌不匀的情况,造成早期建设的园区经常出现小苗多年不能进入丰产期,或者进入丰产期的苗木受土壤改良不彻底、改良范围小等因素影响,极易在原土质较黏重、低洼区域、或者降雨较多年份造成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发黄甚至死亡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处理的方法多数是移走已经死亡或者没有栽培价值的弱苗,并使用新苗木进行补植。根据死苗和弱苗占地块内总苗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且混合药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噁霉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99%,甲霜•锰锌中代森锰锌的有效成分不低于48%,甲霜•锰锌中甲霜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10%;/n灌根完成一个月之后,采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连续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且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中液体土壤调理剂均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的时间间隔为8~12天;/n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使用锯末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且混合药液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噁霉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99%,甲霜•锰锌中代森锰锌的有效成分不低于48%,甲霜•锰锌中甲霜灵的有效成分不低于10%;
灌根完成一个月之后,采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连续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且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中液体土壤调理剂均完全浸润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范围,其中,第二次灌根处理和第三次灌根处理的时间间隔为8~12天;
当年10月份待蓝莓弱树的新梢停长后使用锯末进行扩穴处理,并确保锯末与原土均匀搅拌且不破坏蓝莓弱树的整个根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具体为:
将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噁霉灵和稀释倍数为1500倍的甲霜•锰锌进行搅拌混合,制备混合药液,其中,噁霉灵和甲霜•锰锌均采用水作为稀释剂;
当年3~4月份使用噁霉灵和甲霜•锰锌组成的混合药液对蓝莓弱树进行第一次灌根处理,其中,混合药液中噁霉灵、代森锰锌和甲霜灵的有效成分比为99:4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弱树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根完成一个月之后,采用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连续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根处理,具体为:
将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按照至少稀释浓度300倍进行稀释处理后形成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其中,亲土一号系列的液体土壤调理剂稀释过程中采用水作为稀释剂;
第一次灌根处理完成一个月后,按照每亩至少使用5升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剂的用量,采用亲土一号液体土壤调理稀释液对蓝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刘婧,于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西海岸农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