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88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深翻土壤,开沟作畦;B、人工整地,种植盐生草本植物;C、整理沟渠,种植耐盐灌木容器苗;D、在灌木林混交种植耐盐乔木容器苗;E、清理沟渠,种植耐盐观赏草本植物。该方法通过耐盐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结合农业耕作措施,在不采取工程措施、不更换土壤的背景下实现了沿海非宜林淤泥质滩涂立体防护林的高效营建,使用低成本实现防护林的有效建设,技术简便易行,利于推广,对于促进生态防护林建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A new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shelterbelt for reclamation of non suitable coastal be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
,涉及在沿海滩涂上造林的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带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东部长三角沿海地区近年来通过人工围垦活动新增加了大量的海滨滩涂淤泥质盐碱地,这些新围垦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碱性重,树木栽培极难成活,造林难度很大,给沿海防护林建设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在海涂盐碱地造林主要根据立地条件,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综合运用工程改土、暗管排碱、客土造林等措施,存在着工程投入大,成本高,且造林树种单一,防护和景观效果不佳等弊端,不能很好的解决以低成本高效率构建大面积稳定海涂森林生态系统的问题。因此,在新围垦沿海非宜林泥质滩涂上,研究一种简便有效的“乔-灌-草”立体防护林营造方法,使其在沿海淤泥质海涂上建立一种稳定、持久的防护林体系和景观绿化体系是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技术难题,对沿海生态系统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在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营建立体防护林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所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深翻土壤,开沟作畦:每年3-4月份在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上深翻土壤,沿海岸线方向开挖畦沟,起垄作畦,畦面铺一层农用塑料薄膜后覆土,然后再在与海岸线或畦面垂直方向开挖排水沟,利于排水;B、人工整地,种植盐生草本植物:当年6-7月份在步骤A整地后有效降雨超过50mm后,人工整理畦面土壤,打破表层土壤板结层,开沟播种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当年10月份将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地上部粉碎后旋入土壤中,再播种秋播越冬盐生草本植物,盐生草本植物的播种行距为30cm-50cm;C、整理沟渠,种植耐盐灌木容器苗:次年3-4月份,人工清理沟渠,利于排水,在畦面种植1年生耐盐灌木的无纺布容器苗,所述灌木林的株距为1m-1.5m,行距为1.5m-2m;D、在灌木林混交种植耐盐乔木容器苗:在灌木林生长1-2年后,在3-4月份沿畦面在灌木林行间混栽1-2年生耐盐乔木的无纺布容器苗或带土球苗木,株距为2m-3m。E、清理沟渠,种植耐盐草本植物:在耐盐乔木栽植后2-3年内定期进行排水沟杂草和淤泥清理,保持排水通畅,在畦面林木间隙土壤种植一种或多种耐盐观赏草本植物。上述的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在所述的步骤A中,深翻土壤的深度在30cm-50cm;所述畦沟规格为:深度30cm-50cm,宽度为40cm-50cm;所述与海岸线或畦面垂直排水沟规格为:深度1m-1.5m,宽度80cm-1.5m,每隔100m-150m挖一条排水沟;所述畦面宽度为4m-5m,高度为50cm-60cm;所述畦面覆膜后盖土层厚度为30cm-50cm。上述的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在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包含田菁、碱蓬等耐盐草本植物,种子单播或混播;所述的秋播盐生草本植物包含黑麦草、蚕豆、苕子等耐盐越冬草本植物,种子单播或混播。上述的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在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耐盐灌木包含柽柳、海桐、蜡杨梅、海滨木槿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上述的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在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耐盐乔木包含乌桕、女贞、刺槐、苦楝、中山杉、竹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上述的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在所述的步骤E中,所述的耐盐观赏草本植物包含二月兰、三叶草、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易于推广。本专利技术通过耐盐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结合农业耕作措施,在不采取工程措施、不更换土壤的背景下实现了沿海非宜林淤泥质滩涂立体防护林的高效营建,使用低成本实现防护林的有效建设,技术简便易行,利于推广,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2、以“乔-灌-草”耐盐植物为主构建的立体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好,防护和景观效果佳。3、本专利技术针对海涂盐碱地特点,通过科学设计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实现水、土、植物资源高效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防护林建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本专利技术通过筛选耐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通过科学合理的田间试验安排,实现了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高效建设,扩大了沿海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具有很好的抗风浪侵蚀和促淤固滩功能。同时引入耐盐植物,丰富了海涂地区耐盐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强了沿海滩涂地区生态景观带建设,为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盐碱地造林技术平面布置图在图1中,符号1代表畦面两侧畦沟,符号2代表与畦面方向垂直的排水沟,符号3代表耐盐草本植物,符号4代表耐盐灌木,符号5代表耐盐乔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所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深翻土壤,开沟作畦:每年3-4月份在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上深翻土壤,沿海岸线方向开挖畦沟(图1中符号1),起垄作畦,畦面铺一层农用塑料薄膜后覆土,然后再在与海岸线或畦面垂直方向开挖排水沟(图1中符号2),利于排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深翻土壤的深度在30cm-50cm;所述畦沟规格为:深度30cm-50cm,宽度为40cm-50cm;所述与海岸线或畦面垂直排水沟规格为:深度1m-1.5m,宽度80cm-1.5m,每隔100m-150m挖一条排水沟;所述畦面宽度为4m-5m,高度为50cm-60cm;所述畦面覆膜后盖土层厚度为30cm-50cm。B、人工整地,种植盐生草本植物(图1中符号3):当年6-7月份在步骤A整地后有效降雨超过50mm后,人工整理畦面土壤,打破表层土壤板结层,开沟播种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当年10月份将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地上部粉碎后旋入土壤中,整理畦面土壤,再播种秋播越冬盐生草本植物,盐生草本植物的播种行距为30cm-50c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所述的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包含田菁、碱蓬等耐盐草本植物,种子单播或混播;所述的秋播盐生草本植物包含黑麦草、蚕豆、苕子等耐盐越冬草本植物,种子单播或混播。C、整理沟渠,种植耐盐灌木容器苗(图1中符号4):次年3-4月份,人工清理沟渠,利于排水,在畦面种植1年生耐盐灌木的无纺布容器苗,所述灌木栽培的株距为1m-1.5m,行距为1.5m-2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所述的耐盐灌木包含柽柳、海桐、蜡杨梅、海滨木槿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D、在灌木林混交种植耐盐乔木容器苗(图1中符号5):在灌木林生长1-2年后,在3-4月份沿畦面在灌木林行间混栽1-2年生耐盐乔木的无纺布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A、深翻土壤,开沟作畦:每年3-4月份在新围垦滩涂上深翻土壤,沿海岸线方向开挖畦沟,起垄作畦,畦面铺一层农用塑料薄膜后覆土,然后再在与海岸线或畦面垂直方向开挖排水沟,利于排水;/nB、人工整地,种植盐生草本植物:当年6-7月份在步骤A整地后有效降雨超过50mm后,人工整理畦面土壤,打破表层土壤板结层,开沟播种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当年10月份将夏播盐生草本植物植株粉碎后旋入土壤中,整理畦面土壤,再播种秋播越冬盐生草本植物,盐生草本植物的播种行距为30cm-50cm;/nC、整理沟渠,种植耐盐灌木容器苗:次年3-4月份,人工清理沟渠,利于排水,在畦面种植1年生耐盐灌木的无纺布容器苗,所述灌木栽培的株距为1m-1.5m,行距为1.5m-2m;/nD、在灌木林混交种植耐盐乔木容器苗:在灌木林生长1-2年后,在3-4月份沿畦面在灌木林行间混栽1-2年生耐盐乔木的无纺布容器苗或带土球苗木,株距为2m-3m。/nE、清理沟渠,种植耐盐观赏草本植物:在耐盐乔木栽植后2-3年内定期进行排水沟杂草和淤泥清理,保持排水通畅,在畦面林木间隙土壤种植一种或多种耐盐观赏草本植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深翻土壤,开沟作畦:每年3-4月份在新围垦滩涂上深翻土壤,沿海岸线方向开挖畦沟,起垄作畦,畦面铺一层农用塑料薄膜后覆土,然后再在与海岸线或畦面垂直方向开挖排水沟,利于排水;
B、人工整地,种植盐生草本植物:当年6-7月份在步骤A整地后有效降雨超过50mm后,人工整理畦面土壤,打破表层土壤板结层,开沟播种夏播盐生草本植物;当年10月份将夏播盐生草本植物植株粉碎后旋入土壤中,整理畦面土壤,再播种秋播越冬盐生草本植物,盐生草本植物的播种行距为30cm-50cm;
C、整理沟渠,种植耐盐灌木容器苗:次年3-4月份,人工清理沟渠,利于排水,在畦面种植1年生耐盐灌木的无纺布容器苗,所述灌木栽培的株距为1m-1.5m,行距为1.5m-2m;
D、在灌木林混交种植耐盐乔木容器苗:在灌木林生长1-2年后,在3-4月份沿畦面在灌木林行间混栽1-2年生耐盐乔木的无纺布容器苗或带土球苗木,株距为2m-3m。
E、清理沟渠,种植耐盐观赏草本植物:在耐盐乔木栽植后2-3年内定期进行排水沟杂草和淤泥清理,保持排水通畅,在畦面林木间隙土壤种植一种或多种耐盐观赏草本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A中,深翻土壤的深度在30cm-50cm,所述畦沟规格为:深度30cm-50cm,宽度为40cm-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围垦非宜林沿海滩涂立体防护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宝泉邢锦城洪立洲温祝桂刘冲董静朱小梅赵小慧贺亭亭王进左徐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