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851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以及套设在瓶塞穿刺器上的输液管,瓶塞穿刺器上设置有止挡环,止挡环上设置有套筒,输液器上还设置有输液袋固定装置,输液袋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移动头以及沿移动头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握爪,移动头中部具有通孔,套筒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以使得移动头可在套筒上移动,多个握爪铰接在移动头上且多个握爪的上部还通过弹簧与移动头连接,向下移动移动头所述握爪收拢握紧输液袋,向上推动所述移动头,握爪撑开放开输液袋,套筒下部外壁上设置有限制握爪收拢时向上移动的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的握爪能紧紧地将输液袋夹紧,输液器不容易从输液袋上脱出,防止了输液器脱出事件的发生。

Disposable infusion set with fixed infusion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
技术介绍
一次性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的通道,用于静脉输液。如今输液器和输液袋种类繁多,但没有一种可行的用于固定输液袋的输液器,因此临床上面经常发生输液器从输液袋中脱出的现象,这就会导致静脉回流,而且会出现堵塞现象。另外,由于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一般不会完全插入,输液器脱落也会导致液体污染,不良事件的发生;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为病人更换新的输液器,这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增加医疗垃圾的产生,也会增加病人重新穿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该输液器在输液时能很好地夹紧输液袋,防止由于病人活动而将输液器从输液袋中扯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以及上端套设在所述瓶塞穿刺器下端的输液管,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中部设置有便于医务人员穿刺的止挡环,所述止挡环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外径但小于所述止挡环的外径,所述套筒与所述瓶塞穿刺器之间形成一容置所述输液管上端的环形容置腔,所述输液器上还设置有输液袋固定装置,所述输液袋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移动头以及沿所述移动头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可收放的握爪,所述移动头中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止挡环的外径,所述套筒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以使得所述移动头可在所述套筒上移动,所述多个握爪铰接在所述移动头上且所述多个握爪的上部还通过弹簧与所述移动头连接,向下移动所述移动头所述握爪收拢握紧输液袋,向上推动所述移动头,所述握爪撑开放开输液袋,所述套筒下部外壁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握爪收拢时向上移动的限位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下部外壁上的弹性限位片,所述弹性限位片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套筒下部外壁上,所述弹性限位片的下端为自由端且向外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限位片与所述套筒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30°。进一步地,所述握爪包括铰接在所述移动头上的支撑杆以及与所述支撑杆铰接的握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向下推动移动头,移动头带动其上的握爪上收拢而对输液袋进行握紧夹持,限位装置对移动头进行限位而使得移动头在收拢夹持时无法上移,进而移动头上的握爪紧紧地将输液袋夹紧,这样即使病人有一定幅度的活动或者不小心拉扯到了输液器,输液器也不容易从输液袋上脱出,防止了输液器脱出事件的发生,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材料的浪费以及避免了病人身上发生回血事件和重新穿刺的痛苦;当输液结束后,向上推动移动头,握爪上被撑开而放开输液袋,从输液袋中抽出输液器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液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输液器夹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鉴于现在临床上面经常发生由于病人活动或者不小心拉扯而导致输液器从输液袋中脱出的现象,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0以及上端套设在瓶塞穿刺器下端的输液管11,瓶塞穿刺器10的中部设置有便于医务人员穿刺的止挡环12。在该止挡环12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套筒13,套筒13的直径大于输液管11的外径且其小于止挡环12的外径,从而在套筒13与瓶塞穿刺器10之间形成一容置输液管11上端的环形容置腔,当输液管11上端套设在瓶塞穿刺器10下端上时,输液管11上部周身收置在容置槽中。为了便于将输液袋2与输液器之间进行固定而防止输液器的脱出,输液器上还设置有输液袋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该输液袋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移动头30以及沿移动头30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可收放的握爪31。移动头30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通孔300,该通孔300的内径大于套筒13的外径且小于止挡环12的外径,这样的设置可以阻止防止不小心拉扯到输液管时瓶塞穿刺器10向下移动而从输液袋2中脱出,套筒13穿设在通孔300中以使得移动头30可在套筒13上上下移动。握爪31包括铰接在移动头30上的支撑杆310以及与支撑杆310铰接的握杆311。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头30侧壁上沿其周向等间距地设置有收纳支撑杆底端的三个容置槽301,三个支撑杆310底端对应地设置在三个容置槽301中。支撑杆310的底部设置有径向孔洞,移动头30沿其周向也设置有孔,固定绳索穿过三个支撑杆310底部的径向孔洞和移动头30周向上的孔从而将三个握爪31与移动头30铰接在一起。为了提高握爪31的握紧度,握杆311还通过弹簧32与移动头30连接,即32的一端固定在握杆311的中部,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在移动头30的顶部,这样在向下推动移动头30时,移动头30带动多个握爪31向下移动,在弹簧32的作用下,三个握爪31逐渐收拢,三个握爪31上的握杆311紧密地握持住输液袋2;而向上推动移动头30时,三个握爪31被撑开而放开输液袋2。为了防止握爪31在握持输液袋2时容易松开,套筒13外壁上还设置有限制握爪31收拢时向上移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套筒13外壁上的弹性限位片40,弹性限位片40的上端固定在套筒13下部的外壁上,弹性限位片40的下端为自由端且向外延伸。弹性限位片40与套筒13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5-30°,在此角度下,移动头30不但可以很容易地越过弹性限位片40而且在移动头30越过后能够很好地阻止移动头30向上移动而防止握爪31松开。此外,当移动头30越过弹性限位片40后,弹簧32处于被拉伸状态。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先将输液袋2挂设在输液架上,再将输液器上的瓶塞穿刺器10的上半部分穿刺至输液袋2中,然后向下推动移动头30,移动头30向下运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三个握爪31向下运动,且在弹簧32的作用下,三个握爪31上的握杆311逐渐被收拢而对输液袋2进行握紧夹持,当移动头30移动到弹性限位片40处时,移动头30向靠近输液管11的方向按压弹性限位片40,由于弹性限位片40具有弹性,其逐渐被挤压贴合在套筒13的外壁上,进而移动头30越过弹性限位片40,此时握爪31上的握杆311被收拢而紧紧地夹持住输液袋2,之后不再移动头30,此时移动头30被套筒13上的弹性限位片40限位而无法向下移动,移动头30上的三个握爪31紧紧地将输液袋2夹紧,见图3,这样即使病人有一定幅度的活动或者不小心拉扯到了输液器,输液器也不容易从输液袋2上脱出;当输液结束后,再向下稍稍推动移动头30,然后向靠近输液管11的方向按压弹性限位片40,弹性限位片40被挤压贴合在套筒13的外壁上,此时再向上推动移动头30,移动头30穿过弹性限位片40向上运动,三个握爪31上的握杆311逐渐被撑开,握爪31也即放开输液袋2,从输液袋2中抽出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以及上端套设在所述瓶塞穿刺器下端的输液管,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中部设置有便于医务人员穿刺的止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环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外径但小于所述止挡环的外径,所述套筒与所述瓶塞穿刺器之间形成一容置所述输液管上端的环形容置腔,所述输液器上还设置有输液袋固定装置,所述输液袋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移动头以及沿所述移动头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可收放的握爪,所述移动头中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止挡环的外径,所述套筒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以使得所述移动头可在所述套筒上移动,所述多个握爪铰接在所述移动头上且所述多个握爪的上部还通过弹簧与所述移动头连接,向下移动所述移动头所述握爪收拢握紧输液袋,向上推动所述移动头,所述握爪撑开放开输液袋,所述套筒下部外壁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握爪收拢时向上移动的限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固定输液袋的一次性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以及上端套设在所述瓶塞穿刺器下端的输液管,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中部设置有便于医务人员穿刺的止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环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外径但小于所述止挡环的外径,所述套筒与所述瓶塞穿刺器之间形成一容置所述输液管上端的环形容置腔,所述输液器上还设置有输液袋固定装置,所述输液袋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移动头以及沿所述移动头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可收放的握爪,所述移动头中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止挡环的外径,所述套筒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以使得所述移动头可在所述套筒上移动,所述多个握爪铰接在所述移动头上且所述多个握爪的上部还通过弹簧与所述移动头连接,向下移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曼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