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杯盖、可充电杯盖组件以及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73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充电杯盖、可充电杯盖组件以及杯子,其中,所述可充电杯盖包括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用电件、为所述用电件提供电源的电池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所述上盖组件的壁上设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连接,与所述导电件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裸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的充电结构能够较好的防水,可防止水从充电结构进入杯盖中对杯盖中的电子元器件造成伤害。

Rechargeable cup cover, rechargeable cup cover assembly and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电杯盖、可充电杯盖组件以及杯子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杯
,具体涉及一种可充电杯盖和可充电杯盖组件以及杯子。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杯子的杯盖中进水进而对杯盖中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设置于杯盖上的充电结构必须能够较好的防水,然而,目前的充电结构通常采用硅胶塞来进行密封防水,密封性能不可靠,防水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杯盖,该可充电杯盖的充电结构能够较好的防水,可防止水从充电结构进入杯盖中对杯盖中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充电杯盖的可充电杯盖组件。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可充电杯盖的杯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包括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用电件、为所述用电件提供电源的电池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所述上盖组件的壁上设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连接,与所述导电件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裸露。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上设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一磁吸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一磁吸件。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导电件裸露的部分与所述凹槽相对应。优选地,所述可充电杯盖还包括下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下盖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可充电杯盖和用以向所述可充电杯盖充电的充电件。优选地,所述充电件中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导电件的裸露部分连接以对所述可充电杯盖充电。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充电件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充电件对所述可充电杯盖进行充电时所述凸台与所述上盖组件的外壁上的凹槽相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穿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导电件裸露部分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充电件中设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二磁吸件,所述充电件对所述可充电杯盖进行充电时所述第二磁吸件吸附于所述第一磁吸件。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杯子,包括杯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可充电杯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盖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一连接器设置于第一腔室内,上盖组件的壁上设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导电件,导电件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器相连接,与导电件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裸露,可有效地防止水从上盖组件的充电结构进入到上盖组件的第一腔室中,进而防止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组件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组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组件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10,包括上盖组件20,上盖组件20中形成有第一腔室21,第一腔室21中设置有用电件、为用电件提供电源的电池组件以及连接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22,上盖组件20的壁上设置有作为导电件23的铜片,铜片注塑于上盖组件20的壁上,铜片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器22相连接,与铜片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裸露。将第一连接器22设置于上盖组件20的第一腔室21内,导电件23注塑于上盖组件20的壁上,导电件23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器22相连接,与导电件23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裸露,从而可有效地防止水从上盖组件20的充电结构进入到上盖组件20的第一腔室21中,进而防止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盖组件20上设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一磁吸件24,优选地,第一连接器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吸件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盖组件20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25,且导电件23裸露的部分与凹槽25相对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充电杯盖10还包括位于上盖组件20下方的下盖组件30,上盖组件20与下盖组件30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31。由此,当包括该可充电杯盖10的杯子中盛装热水时,热水产生的高温对该可充电杯盖10中的第一腔室21影响较小,避免了热水产生的高温对位于第一腔室21中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由图2至图5所示,根据上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10和用以向该可充电杯盖10充电的充电件40组成可充电杯盖组件5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充电件40中设置有第二连接器41,第二连接器41与导电件23的裸露部分连接以对可充电杯盖10充电。当充电件40对可充电杯盖10充电时,充电件40的第二连接器41与作为导电件23的铜片的裸露部分连接,从而使第二连接器41与第一连接器22连接以对可充电杯盖10进行充电。优选地,充电件40上设置有凸台42,充电件40对可充电杯盖10进行充电时凸台42与上盖组件20的外壁上的凹槽25相配合,且第二连接器41穿过凸台42与导电件23裸露部分相连接。使用凸台42和凹槽25相配合的方式助于使充电件40和可充电杯盖10精准对位,且在使用过程中充电件40不会被轻易地碰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充电件40中设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二磁吸件43,充电件40对杯盖10进行充电时第二磁吸件43吸附于第一磁吸件24。通过磁吸式定位可在充电时较方便的使充电件40吸附于可充电杯盖10。根据上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充电杯盖10和杯体组成杯子。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用电件、为所述用电件提供电源的电池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所述上盖组件的壁上设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连接,与所述导电件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裸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中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用电件、为所述用电件提供电源的电池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所述上盖组件的壁上设置有注塑于其中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连接,与所述导电件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裸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上设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一磁吸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以定位的第一磁吸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导电件裸露的部分与所述凹槽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杯盖还包括下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下盖组件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王博樊攀何易凌
申请(专利权)人:牛丁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