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加祥专利>正文

采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61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暖炉,它由炉壳、水套、炉盘、炉盖、炉衬、保温材料和炉箅等组成。炉箅和水套装入炉壳内,水套内装有炉衬,炉衬与水套之间,水套与炉壳之间填充保温材料,炉盘固定在炉壳上端面,炉盖盖在炉盘上。其特征在于:水套2由双水套、多根多层横向水管组成换热系统。其优点:由于同时强化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提高了热效率。由于出水口处在水套内水温的高点,故水的循环动力大,噪声低。(*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暖炉,特别是一种双水套、横向水管换热式炊事采暖炉。现有的采暖炉存在着采暖火力强度低,采暖做饭兼容性差和炉内水循环动力小,产生噪声等问题。如中国专利87216128《憋火型强化采暖炉》,它具有一个憋火系统。在憋火通道内设置一些换热翅。换热翅形成的圆筒内放入憋火筒,憋火筒上口盖上憋火盖,强化高温燃气沿换热翅流动,强化对流换热。由于憋火筒的遮挡作用,辐射换热强度被减弱,由于换热翅过长,使炉火至锅底的高度增大,炊事效率下降;由于出水口在水套上方,不是水套内水温的最高点,出现了循环水的高、低温交叉,消耗了循环动力,出现噪声。又如我国专利93223341.4(CN2171064Y)《采暖炉》,它是一种带弧形翅的内热式采暖炉,回风圈与水套上部分的弧形翅配合,回风圈遮挡了“辐射面”,换热效果也不高。出水口的位置也不处在水套内水温的最高处。同样存在循环动力小,出现噪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水套、横向水管换热的采暖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采暖炉由炉壳、水套、炉盘、炉盖、保温盖、炉衬、保温材料、炉篦等组成。炉篦和水套按顺序装入炉壳内,水套内放入炉衬。炉衬与水套之间,水套与炉壳之间填充保温材料,炉盘固定在炉壳上端面,炉盖盖在炉盘上。当取暖时将保温盖盖在水套上,炉衬的上端面与环形水套的下端面形成高温烟气通道。炉衬内腔形成了燃料燃烧的炉膛。水套由环形水套、竖直水套、上横向水管和下横向水管等组成。环形水套由环形水套内壁筒和环形水套外壁筒组成。环形水套内壁筒和环形水套外壁筒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容纳工质。竖直水套由竖直水套内壁筒和竖直水套外壁筒组成。竖直水套内壁筒与竖直水套外壁筒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容纳工质。环形水套的外径比竖直水套的内径小,它们之间形成空隙。环形水套和竖直水套之间用上横向水管和下横向水管连通。上横向水管和下横向水管为多层结构。上横向水管和下横向水管由多根水管组成。上横向水管的各管连接口都处在环形水套的上端部,下横向水管的各连接口处于环形水套的下端部,各管均于处于环形水套的圆心向外的放射线上。环形水套的上部向外接出一根水管形成出水口,该水管穿过竖直水套,但不相通。竖直水套下部向外接出一根水管形成回水口。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同时强化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提高了热效率。由于出水口处在水套内水温的高点,故水的循环动力大,噪声低,炊事取暖兼容性好。本技术的附图有附图说明图1采暖炉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采暖炉水套示意图图3采暖炉水套俯视示意图图4采暖炉取暖状态示意图图5采暖炉炊事状态示意图图6采暖炉拔火筒示意图图7采暖炉封火状态示意图图8采暖炉封火圈示意图图9采暖炉保温盖示意图图10采暖炉封火圈与保温盖配合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采暖炉由炉壳1、水套2、炉盘3、灰斗4、炉盖5、保温盖6、炉衬7、保温材料8和炉篦9等组成。炉篦9、水套2按顺序放入炉壳1内,水套2内放入炉衬7。炉衬7与水套2之间,水套2与炉壳1之间填充保温材料8,炉盘3固定在炉壳1上端面,炉盖5盖在炉盘3上,将灰斗4插入炉壳1内。当取暖时将保温盖6盖在水套2上。炉衬7的上端面与环形水套10的下端面有30-50mm的距离,形成高温烟气通道。对蜂窝煤炉而言,这个距离为30mm,对散煤炉而言,这个距离在30-50mm之间。炉衬7内腔形成了燃料燃烧的炉膛20 。当炉膛为圆筒形与蜂窝煤直径相适应时,即燃用蜂窝煤。当炉膛结构成口小肚子大的坛子形时,就可燃用散煤。炉壳1用薄钢板制成方形或圆形。参见图2和图3,水套2由双水套和横向水管组成,即环形水套10、竖直水套11、上横向水管12和下横向水管19等组成。环形水套10由环形水套内壁筒13和环形水套外壁筒14组成。环形水套10用黑色金属制成圆柱形,其高度为50-100mm之间,功率大时选择高一些,功率小时选择矮一些。环形水套内壁筒13和环形水套外壁筒14之间形成空腔,容纳工质——水。空腔间隙一般在12-25mm之间。环形水套内壁筒13的内径可以根据燃用的蜂窝煤直径的大小而定,只要比蜂窝煤直径大10-20mm即可。如用散煤,则环形水套内壁筒13的内径可选为130-160mm之间,当采暖炉功率大时,直径可以选大一些 竖直水套11用黑色金属制成圆柱形,其高度为200-300mm之间,它由竖直水套内壁筒15和竖直水套外壁筒16组成。竖直水套内壁筒15与竖直水套外壁筒16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宽度在12-20mm之间,空腔内容纳工质——水。环形水套10的外径比竖直水套11的内径小,它们之间形成空隙。空隙大小可以根据燃用煤型和功率大小而定,当燃用蜂窝煤时,蜂窝煤的直径越大,空隙也越大,一般在15-40mm之间。当燃用散煤时,采暖炉的功率越大,空隙越大,一般在20mm-60mm之间。环形水套外壁筒14和竖直水套内壁筒15之间用上横向水管12和下横向水管19连通。上横向水管12和下横向水管19可设置多层,根据环形水套圆柱形高度而定。上横向水管12和下横向水管19由多根水管组成。上横向水管12的各管连接口都处在环形水套10和竖直水套11的上端部,下横向水管19的各连接口处于环形水套10的下端部,由上向下视,各管均于处于环形水套10的圆心向外的放射线上。上下管既不重合又不交叉,均匀分布。管距为管径的0.5-1.5倍。环形水套10的上部向外接出一根水管形成出水口17,这根水管穿过竖直水套11,但不相通。竖直水套11下部向外接出一根水管形成回水口18。使用方法与工作情况如图4和图5所示。一.点火炉膛20底部放上易燃物,再放上燃煤21、点燃易燃物,盖上炉盖5。煤燃烧时,高温燃气经炉衬7上端面与环形水套10下端面形成的高温烟气通道和环形水套外壁筒14与竖直水套内壁筒15形成的间隙排出。二.取暖如图4所示。将保温盖6盖在环形水套10上口,盖上炉盖5、这时煤所发出的热量就会以高温辐射的方式传导给环形水套内壁筒13;全部的高温燃气则经高温燃气通道和环形水套外壁筒14与竖直水套内壁筒15形成的间隙排出,此时高温燃气的热量以对流换热的方式传导给下横向水管19、上横向水管12、竖直水套内壁筒15和环形水套外壁筒14;炉膛20的热量传导给竖直水套内壁筒15的下部,可见三种换热方式被充分利用,提高了热效率。水套2各部分的换热量是不一致的,由于环形水套10同时接受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因此换热量最大,出水口与它相连,避免了水套2内循环水冷热交叉所带来的循环动力不足和噪声大的弊病。水套2的热水由出水口17经管路、暖气片和回水口18进入水套2内这样往复循环,暖气片将热量散发到室内。三.炊事如图5和图6所示。打开炉盖5和是温盖6将拔火筒22放入环形水套10内,拔火筒22的下沿与炉衬7的上沿靠紧,拔火筒22挡住了水套2的热辐射和对流换热面,煤所发出的热量只作用于锅底,炊事效果大大提高,解决了炊事和取暖互相转换问题四.封火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将封火圈23盖在环形水套10和竖直水套11上口平面上挡住烟气排出,盖上保温盖6,当转动保温盖6时,保温盖6缺口和封火圈23缺口的相对位置相应改变,可调整封火时间的长短。权利要求1.一种采暖炉,它包括炉壳(1)、水套(2)、炉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暖炉,它包括炉壳(1)、水套(2)、炉盘(3)、灰斗(4)、炉盖(5)、保温盖(6)、炉衬(7)、保温材料(8)炉篦(9),炉篦(9)和水套(2)装入炉壳(1)内,水套(2)内装有炉衬(7),炉衬(7)与水套(2)之间,水套(2)与炉壳(1)之间填充保温材料(8),炉盘(3)固定在炉壳(1)上端面,炉盖(5)盖在炉盘(3)上,灰斗(4)插入炉壳(1)内,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水套(2)由双水套和横向水管组成,即由环形水套(10)、竖直水套(11)、上横向水管(12)和下横向水管(19)组成换热系统;环形水套(10)由环形水套内壁筒(13)和环形水套外壁筒(14)组成,环形水套内壁筒(13)和环形水套外壁筒(14)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容纳工质--水;竖直水套(11)由竖直水套内壁筒(15)和竖直水套外壁筒(16)组成,竖直水套内壁筒(15)与竖直水套外壁筒(16)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容纳工质--水;环形水套外壁筒(14)的外径比竖直水套内壁筒(15)的内径小,它们之间用上横向水管(12)和下横向水管(1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祥
申请(专利权)人:刘加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