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绥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59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菌类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移动底座、连接转动蓄水装置、存水箱构件、食用菌培养承托盘和分离培养装置,通过多个分离隔板I和多个分离隔板II把培养托盘分成多个小格,每个小格内均可栽种食用菌,存水桶内存有水,打开相应的开关阀门后,水会流到培养托盘内,并且作用到食用菌底部,这时可以给食用菌提供一个潮湿的生存环境,有时食用菌也需要通风和关照,利用万向轮把食用菌带到室外进行通风和关照,根据阳光照射位置的不同,可以转动转动圆腔,这时上下两层的培养托盘会相互错开,这样阳光会更均匀照射在食用菌上。

A kind of mushroom cul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菌类培养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在食用菌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才可以正常发育,所以设计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菌类培养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移动底座、连接转动蓄水装置、存水箱构件、食用菌培养承托盘和分离培养装置,本装置可以给食用菌提供一个潮湿的生存环境,而且便于移动,可以带动食用菌进行适当的通风和光照。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移动底座,该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还包括连接转动蓄水装置、存水箱构件、食用菌培养承托盘和分离培养装置,所述的培养装置移动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动蓄水装置,连接转动蓄水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存水箱构件,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承托盘和分离培养装置均设置有六个,六个食用菌培养承托盘均与连接转动蓄水装置固定连接,六个分离培养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食用菌培养承托盘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所述的培养装置移动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和万向轮,固定底板下表面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所述的连接转动蓄水装置包括转动圆腔、转动圆环、固定圆腔、限位圆环和固定孔,转动圆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环,转动圆环与固定圆腔转动连接,固定圆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圆环,转动圆环位于两个限位圆环之间,转动圆腔和固定圆腔上均设置有三个固定孔,固定圆腔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所述的存水箱构件包括存水桶和连接孔,存水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转动圆腔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承托盘包括流水管、开关阀门和培养托盘,流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开关阀门,流水管和培养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六个流水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六个固定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所述的分离培养装置包括分离隔板I和分离隔板II,所述的分离隔板I和分离隔板II均设置有多个,多个分离隔板I和多个分离隔板II固定连接,六个培养托盘内均固定连接有分离培养装置,多个分离隔板I和多个分离隔板II的上表面与培养托盘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四个所述的万向轮均带有自锁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所述的分离隔板I和分离隔板II的高度小于培养托盘的高度。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多个分离隔板I和多个分离隔板II把培养托盘分成多个小格,每个小格内均可栽种食用菌,存水桶内存有水,打开相应的开关阀门后,水会流到培养托盘内,并且作用到食用菌底部,这时可以给食用菌提供一个潮湿的生存环境,有时食用菌也需要通风和关照,利用万向轮把食用菌带到室外进行通风和关照,根据阳光照射位置的不同,可以转动转动圆腔,这时上下两层的培养托盘会相互错开,这样阳光会更均匀照射在食用菌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培养装置移动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转动蓄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接转动蓄水装置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接转动蓄水装置截面剖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存水箱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食用菌培养承托盘结构示意图;图8为分离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固定底板1-1;万向轮1-2;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转动圆腔2-1;转动圆环2-2;固定圆腔2-3;限位圆环2-4;固定孔2-5;存水箱构件3;存水桶3-1;连接孔3-2;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流水管4-1;开关阀门4-2;培养托盘4-3;分离培养装置5;分离隔板I5-1;分离隔板II5-2。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菌类培养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存水箱构件3、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和分离培养装置5,通过多个分离隔板I5-1和多个分离隔板II5-2把培养托盘4-3分成多个小格,每个小格内均可栽种食用菌,存水桶3-1内存有水,打开相应的开关阀门4-2后,水会流到培养托盘4-3内,并且作用到食用菌底部,这时可以给食用菌提供一个潮湿的生存环境,有时食用菌也需要通风和关照,利用万向轮1-2把食用菌带到室外进行通风和关照,根据阳光照射位置的不同,可以转动转动圆腔2-1,这时上下两层的培养托盘4-3会相互错开,这样阳光会更均匀照射在食用菌上;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该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还包括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存水箱构件3、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和分离培养装置5,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起到承载固定的作用,利用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可以带动本装置移动,所述的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存水箱构件3,存水箱构件3内可以存放水,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和分离培养装置5均设置有六个,可以把食用菌培养到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内,六个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均与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固定连接,六个分离培养装置5分别固定连接在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内,分离培养装置5可以把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分成多个小格,这样可以对食用菌进行单独培养,生产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包括固定底板1-1和万向轮1-2,固定底板1-1可以给固定圆腔2-3和万向轮1-2提供一个固定的空间,固定底板1-1下表面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利用万向轮1-2与地面的滚动摩擦带动本装置移动,根据需求到市场上选择已有的万向轮1-2;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二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包括转动圆腔2-1、转动圆环2-2、固定圆腔2-3、限位圆环2-4和固定孔2-5,转动圆腔2-1可以给存水桶3-1和转动圆环2-2提供一个固定的空间,还可以给位于存水桶3-1的水提供一个流动的空间,转动圆腔2-1的下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还包括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存水箱构件(3)、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和分离培养装置(5),所述的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存水箱构件(3),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和分离培养装置(5)均设置有六个,六个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均与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固定连接,六个分离培养装置(5)分别固定连接在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还包括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存水箱构件(3)、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和分离培养装置(5),所述的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存水箱构件(3),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和分离培养装置(5)均设置有六个,六个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均与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固定连接,六个分离培养装置(5)分别固定连接在食用菌培养承托盘(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装置移动底座(1)包括固定底板(1-1)和万向轮(1-2),固定底板(1-1)下表面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转动蓄水装置(2)包括转动圆腔(2-1)、转动圆环(2-2)、固定圆腔(2-3)、限位圆环(2-4)和固定孔(2-5),转动圆腔(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环(2-2),转动圆环(2-2)与固定圆腔(2-3)转动连接,固定圆腔(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圆环(2-4),转动圆环(2-2)位于两个限位圆环(2-4)之间,转动圆腔(2-1)和固定圆腔(2-3)上均设置有三个固定孔(2-5),固定圆腔(2-3)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1-1)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芳王相刚魏雅冬张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绥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