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在2017年8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55679号为基础,通过参照而将该公开内容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进行电池的温度调节以及送风空气的温度调节,该电池是在工作时伴有发热的发热部,该送风空气是热交换对象流体。在该制冷循环装置中,使发热部的热被制冷循环装置的低压侧的制冷剂吸收,再使吸收到的热从高压侧的制冷剂向送风空气散热,由此实现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制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14-37959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若使低压侧的制冷剂吸收的热量变多,则制冷循环装置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压力会不必要地上升。这样,若高压侧的制冷剂的压力不必要地上升,则会给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设备的耐久寿命带来不良影响。对此,考虑使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能力降低以防高压侧的制冷剂的压力不必要地上升的方法。但是,若使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有:/n压缩机(11),该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n第一热交换部(20),该第一热交换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对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n减压器(13、62、63),该减压器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n热介质蒸发器(15),该热介质蒸发器使由所述减压器减压后的制冷剂与低级侧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蒸发;/n发热部(34),该发热部配置于使所述低级侧热介质循环的低级侧热介质循环回路(30)而对所述低级侧热介质进行加热;/n第二热交换部(39),该第二热交换部将由所述发热部加热后的所述低级侧热介质作为热源对所述热交换对象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0 JP 2017-155679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有:
压缩机(11),该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
第一热交换部(20),该第一热交换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对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
减压器(13、62、63),该减压器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
热介质蒸发器(15),该热介质蒸发器使由所述减压器减压后的制冷剂与低级侧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蒸发;
发热部(34),该发热部配置于使所述低级侧热介质循环的低级侧热介质循环回路(30)而对所述低级侧热介质进行加热;
第二热交换部(39),该第二热交换部将由所述发热部加热后的所述低级侧热介质作为热源对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
流量调节部(35),该流量调节部对所述低级侧热介质流入所述热介质蒸发器的流量和所述低级侧热介质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流量进行调节;以及
流量控制部(50c),该流量控制部对所述流量调节部的工作进行控制,
在利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对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模式中,所述流量控制部对所述流量调节部的工作进行控制,以使得由所述发热部加热后的所述低级侧热介质流入所述热介质蒸发器,
在利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对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模式中,所述流量控制部对所述流量调节部的工作进行控制,以使得由所述发热部加热后的所述低级侧热介质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对由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加热后的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的第三加热模式中,所述流量控制部对所述流量调节部的工作进行控制,以使得由所述发热部加热后的所述低级侧热介质流入所述热介质蒸发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双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具有室内冷凝器(25),该室内冷凝器使所述高压制冷剂与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具有:
高级侧热介质循环回路(21),该高级侧热介质循环回路使高级侧热介质循环;
冷凝器(12),该冷凝器使所述高压制冷剂与所述高级侧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以及
加热器芯(23),该加热器芯使所述高级侧热介质与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发热量控制部(50b),该发热量控制部控制所述发热部的发热量;以及
室外热交换器(61),该室外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
在利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对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冷却的冷却模式中,所述发热量控制部对所述发热部的工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发热部中的发热停止,
在所述冷却模式中,所述流量控制部对所述流量调节部的工作进行控制,以使得由所述热介质蒸发器冷却后的所述低级侧热介质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外气蒸发部(18),该外气蒸发部使由所述减压器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
发热量控制部(50b),该发热量控制部控制所述发热部的发热量;以及
结霜判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