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意志专利>正文

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375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采用可燃气发生装置与水套型锅灶直接组合结构,实现了水暖炉与普通锅灶合二为一,以秸杆为燃料,采用气化燃烧方式进行炊事和采暖的目的。它由带有混合气套的燃料桶、前后灶膛水套型炉体、同心环板式烟囱余热换热器组成;燃料桶安装在炉体前灶膛上方,与前灶膛配合构成可燃气发生装置。该炉为农村普通家庭提供了一条利用秸秆资源进行炊事采暖的新途径,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运行费用低的显著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炉具、特别是一种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目前,在我国北方农村,普通农民还是在锅灶上直接燃烧秸杆进行炊事,冬季使用燃煤炉采暖。一方面大量自产秸杆被废弃,一方面需外购大量燃煤,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增加了采暖费用支出。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采用秸杆气化燃烧技术,使普通锅灶和炊事采暖炉合二为一,结构简单,适于农村家庭四季使用的节能环保炉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由炉体、燃料桶、烟囱余热换热器组成;炉体由相互连通的水套型前灶膛、后灶膛、烟道、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构成;前灶膛一侧开设炉门,下部设有炉篦、风室、抽屉式灰斗;风室一侧焊有一次风管,底部设有风室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后灶膛、烟道内分别设有二次风管,且都与一次风管连通,一次风管、二次风管上都设有板阀;烟道一侧开设一个可与土炕连通的出烟口;所述的燃料桶安装在炉体前灶膛上方的前安锅口上,与前灶膛配合构成可燃气发生装置;燃料桶由桶体、桶盖、炉排构成;桶体下部外围设有混合气套,其外壁上设有空气进口、进水接头,内壁下部设有二排混合气孔;空气进口上设有旋转盖,进水接头与滴定式自动加液装置连接;炉排为圆钢焊接的活动炉排,炉条间距为20-30mm;炉排安装在与混合气套底部平行处,使混合气孔与炉排上方的贮料-气化腔相通;所述的烟囱余热换热器安装在烟道上方的烟囱座上,它由数层同心环板式水套、连通管、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构成,进水接头与炉体的出水接头连接。燃料桶内的炉排也可安装在混合气孔上方,使混合气孔与炉排下方的炉体前灶膛连通。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可燃气发生装置与水套型锅灶、烟囱余热换热器直接组合结构,实现了炊事水暖炉与锅灶合二为一的目的,为农村普通家庭提供了一条利用秸杆资源进行炊事采暖的新途径。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运行费用低的显著特点。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所示,炉体由相互连通的水套型前灶膛(20)、后灶膛(4)、烟道(5)、进水接头(18)、出水接头(7)构成;前灶膛(20)一侧开设炉门(19),下部设有炉蓖(14)、风室(17)、抽屉式灰斗(16);风室(17)一侧焊有一次风管(10),底部设有风室插板(15);炉蓖(14)为铸铁炉篦,孔径为15mm;后灶膛(4)烟道(5)内分别设置开有许多风孔的二次风管(9);二次风管(9)与一次风管(10)连通,且分别设有板阀(11)、(12)、(13);烟道(5)一侧开有出烟口(8),其可与土炕连通。燃料桶安装在炉体前灶膛(20)上方的前安锅口上,燃料桶由桶体(25)、桶盖(24)、活动炉排(28)构成;桶体(25)内部为贮料-气化腔;桶体上部设有提手(23),下部外围设有混合气套(26),其外壁上设有空气进口(22)、进水接头(21),内壁下部靠近炉排(28)处开有二排直径5mm的混合气孔(27),混合气孔(27)与贮料-气化腔相通,空气进口(22)上设有旋转盖,进水接头(21)与滴定式自动加液装置(医用输液装置)的软管连接,活动炉排(28)为圆钢炉排,炉条直径14mm,间距20mm。烟囱余热换器安装在炉体烟道(5)上方的烟囱座上,它由外层水套(2)、内层水套(3)、连通管(1)、进水接头(6)、出水接头(29)构成,进水接头(6)与炉体的出水接头(7)用软管连通。炉体的进水接头(18)、烟囱余热换热器的出水接头(29)分别与采暖系统的回水、出水管连接。使用时,先在炉体前灶膛(20)内装上木柴、煤等燃料,再在燃料桶内装上成捆的秸杆(或秸杆未、木屑、稻壳、花生壳),点燃前灶膛(20)里的燃料,并接通鼓风机,经一次风管(10)向炉篦(14)下方输送新鲜空气,使前灶膛(20)内的燃料剧烈燃烧;调节燃料桶上的空气进口(22),并接通与进本接头(21)连接的自动加液装置;燃料桶内的秸杆经高温烘烤、与混合气孔(27)进入的空气、水蒸气反应,分离成挥发性气体和炭未;在烟囱抽吸力的作用下,挥发性气体向炉排(28)下方的前灶膛(20)内排出,再与落入前灶膛(20)炉篦(14)上二次燃烧的炭未作用,形成可燃性气体,从而完成秸杆的气化过程。可燃气体在流经后灶膛(4)、烟道(5)时,与予热过的二次风相接触,实现加力燃烧、燃烬燃烧,这时在后灶膛(4)上方的后安锅口上支锅,即可进行炊事。通过控制进入后灶膛(4)、烟道(5)内的二次风量,可分别强化采暖、炊事功能;通过调节进入炉体的一次风量及燃料桶的空气、水蒸气量,可对秸杆气化过程进行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由炉体、燃料桶、烟囱余热换热器组成;炉体由相互连通的水套型前灶膛、后灶膛、烟道、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构成;前灶膛一侧开设炉门,下部设有炉篦、风室、抽屉式灰斗;风室一侧焊有一次风管,底部设有风室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后灶膛、烟道内分别设有二次风管,且都与一次风管连通,一次风管、二次风管上都设有板阀;烟道一侧开设一个可与土炕连通的出烟口;所述的燃料桶安装在炉体前灶膛上方的前安锅口上,与前灶膛配合构成可燃气发生装置;燃料桶由桶体、桶盖、炉排构成;桶体下部外围设有混合气套,其外壁上设有空气进口、进水接头,内壁下部设有二排混合气孔;空气进口上设有旋转盖,进水接头与滴定式自动加液装置连接;炉排为圆钢焊接的活动炉排,炉条间距为20-30mm;炉排安装在与混合气套底部平行处,使混合气孔与炉排上方的贮料-气化腔相通;所述的烟囱余热换热器安装在烟道上方的烟囱座上,它由数层同心环板式水套、连通管、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构成,进水接头与炉体的出水接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其特征在于,燃料桶内的炉排也可安装在混合气孔上方,使混合气孔与炉排下方的炉体前灶膛连通。专利摘要一种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采用可燃气发生装置与水套型锅灶直接组合结构,实现了水暖炉与普通锅灶合二为一,以秸杆为燃料,采用气化燃烧方式进行炊事和采暖的目的。它由带有混合气套的燃料桶、前后灶膛水套型炉体、同心环板式烟囱余热换热器组成;燃料桶安装在炉体前灶膛上方,与前灶膛配合构成可燃气发生装置。该炉为农村普通家庭提供了一条利用秸秆资源进行炊事采暖的新途径,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运行费用低的显著特点。文档编号F24B9/00GK2380817SQ9920693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意志 申请人:张意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由炉体、燃料桶、烟囱余热换热器组成;炉体由相互连通的水套型前灶膛、后灶膛、烟道、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构成;前灶膛一侧开设炉门,下部设有炉篦、风室、抽屉式灰斗;风室一侧焊有一次风管,底部设有风室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后灶膛、烟道内分别设有二次风管,且都与一次风管连通,一次风管、二次风管上都设有板阀;烟道一侧开设一个可与土炕连通的出烟口;所述的燃料桶安装在炉体前灶膛上方的前安锅口上,与前灶膛配合构成可燃气发生装置;燃料桶由桶体、桶盖、炉排构成;桶体下部外围设有混合气套,其外壁上设有空气进口、进水接头,内壁下部设有二排混合气孔;空气进口上设有旋转盖,进水接头与滴定式自动加液装置连接;炉排为圆钢焊接的活动炉排,炉条间距为20-30mm;炉排安装在与混合气套底部平行处,使混合气孔与炉排上方的贮料-气化腔相通;所述的烟囱余热换热器安装在烟道上方的烟囱座上,它由数层同心环板式水套、连通管、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构成,进水接头与炉体的出水接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意志
申请(专利权)人:张意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