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13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端口输入信号、使能控制信号及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生成的软关断控制信号输出驱动导通控制信号及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给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用于生成输出驱动信号;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及输出驱动信号生成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电路中各个模块闭环连接,使得电路可以将正常工作状态及异常工作状态两种情况进行分离,实现独立控制。采用该种结构的驱动控制电路,在满足电路需求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功耗,延长寿命。

Drive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控制电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采用栅驱动功率器件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是通过对栅驱动功率器件的栅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现有技术中,针对栅驱动功率器件的栅驱动输出结构较为简单,设计上其主要通过调整输出级串接电阻的阻值大小来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关速度,抑制栅驱动功率器件其在开启关断瞬间的电流电压过冲,防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该栅驱动功率器件被开启关断瞬间产生的电流电压过冲打坏掉,或由于该瞬间电流电压过冲的影响在电源母线上产生冲击或干扰将前级驱动电路损毁或造成其工作状态的异常。以图1中的电路结构为例,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驱动控制电路用于驱动栅驱动功率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端口输入信号IN作为控制驱动栅驱动功率器件的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Output为最终输出的驱动栅驱动功率器件的驱动信号,该驱动控制电路采用倒相器级联构成电路的驱动输出模块,输出管P0及N0的漏端分别串接电阻Rp及Rn,这样的电路设计可以实现控制输出驱动信号Output的上升下降沿时间,以限制驱动的栅驱动功率器件的开关速度,抑制栅驱动功率器件其在开启关断瞬间的电流电压过冲,防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该栅驱动功率器件被开启关断瞬间产生的电流电压过冲打坏掉,或由于该瞬间电流电压过冲的影响在电源母线上产生冲击或干扰将前级驱动电路损毁或造成其工作状态的异常。而电路中的使能控制信号EN用于在驱动控制电路发生过流、欠压、过温等异常工作状态时,输出控制信号,将输出关断,即将输出驱动信号Output固定为低,栅驱动功率器件被强制关断,以实现对栅驱动功率器件以至整个电路系统的保护。这种结构的电路在设计上增大输出串接电阻的阻值,降低开关速度是以牺牲一定的开关损耗为代价的。除保证正常工作状态外,还必须要考虑异常工作状态下情况,因此设计上必然要将该电阻阻值在保证正常工作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预留足够设计裕度。从而导致了栅驱动功率器件开关损耗的进一步增加,工作系统整体转换效率的降低及发热严重等问题。即设计上必须要兼顾正常工作状态及异常工作状态两种情况,在两者之间进行妥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至少一个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性能稳定、可靠、且使用寿命长的驱动控制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控制电路具有如下构成:该驱动控制电路,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端口输入信号、使能控制信号及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生成的软关断控制信号输出驱动导通控制信号及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给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用于生成输出驱动信号;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及输出驱动信号生成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较佳地,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整合单元、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及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接所述的端口输入信号,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更佳地,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一或非门、第二或非门及第一与门;所述的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共同构成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的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构成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第一与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输出端。更佳地,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及第三或非门;所述的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或非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四反相器及与非门;所述的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与非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较佳地,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包括:输出驱动信号采样单元,用于将所述的输出驱动信号与预设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采样控制信号;信号反馈单元,该信号反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的输出驱动信号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该信号反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该信号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输出该信号反馈单元根据所述的采样控制信号及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生成的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更佳地,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包括第二与门、异或门及第五反相器;所述的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构成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的异或门的第二输入端共同构成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异或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的异或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的第一电阻与所述的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的第一电容接地。更佳地,所述的输出驱动信号采样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及比较器;所述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的输出驱动信号,所述的第二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的第三电阻接地,且所述的第二电阻与所述的第三电阻的连接处引出一端与所述的比较器的反相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压源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的第五电阻接地,且所述的第四电阻与所述的第五电阻的连接处引出一端与所述的比较器的同相端相连接,向所述的比较器提供所述的预设的基准电压;所述的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n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端口输入信号、使能控制信号及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生成的软关断控制信号输出驱动导通控制信号及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给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n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用于生成输出驱动信号;/n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及输出驱动信号生成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
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端口输入信号、使能控制信号及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生成的软关断控制信号输出驱动导通控制信号及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给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
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用于生成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及输出驱动信号生成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整合单元、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及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接所述的端口输入信号,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
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
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一或非门、第二或非门及第一与门;
所述的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共同构成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的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的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构成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的第一与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的信号整合单元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及第三或非门;
所述的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的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第三或非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导通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四反相器及与非门;
所述的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的与非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的驱动关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及反馈控制模块包括:
输出驱动信号采样单元,用于将所述的输出驱动信号与预设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采样控制信号;
信号反馈单元,该信号反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的输出驱动信号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该信号反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该信号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输出该信号反馈单元根据所述的采样控制信号及所述的使能控制信号生成的所述的软关断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包括第二与门、异或门及第五反相器;
所述的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构成所述的信号反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二与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