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教学实训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借助某种载体实现无直接电气接触式的电能传输技术,根据其传输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电磁感应耦合式、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式和磁耦合谐振式,而其中磁耦合谐振式基于近场强耦合的概念,主要利用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物体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交换为理论依据,相较而言,传输距离适中,功率较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微弱,因此更加安全可靠,成为目前无线电能传输
中重要的发展方向,经对现有专利技术的检索发现,熊鹰等人在专利ZL201310410645.8中提出了《一种磁親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中利用磁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有效克服了有线输电方式存在的易产生接触火花、设备移动灵活性差的缺点;向学位等人在专利ZL201410180860.8中提出了《磁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引入了恒阻型直流变换模块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直流变换模块,使负载系统的输入阻抗始终与高频功率放大模块的输出阻抗共轭匹配,因此能够自动追踪电能的最大传输效率,但是上述两种方案在应用于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无线电能产生并发射的电能发射模块和用于无线电能接收的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发生电路(2)、高频驱动电路(3)、高频振荡电路(4)和发射线圈(5),以及为所述信号发生电路(2)、所述高频驱动电路(3)和所述高频振荡电路(4)供电的供电电源(1);所述电能接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6)、整流滤波电路(7)和负载(8);所述供电电源(1)包括芯片78L12,所述芯片78L12的第1管脚接+15V电源输出端,芯片78L12的第1管脚和+15V电源输出端的连接端与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3和极性电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尚冬梅,陈妍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