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网变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东莞电网变电站数量近200座,但全年最高负荷屡创新高,部分地区供电密度过高,负荷分布不均匀,各镇区容载比差异大,造成部分供电片区关键设备断面或线路长期重载,同时负荷峰谷转换期间电压跳变严重,容易造成电压大面积越限现象,但由于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分散,且数量较多,调控员只能通过越限信号及语音提醒发现,难以第一时间掌控电网重载及越限分布情况并有效干预,给东莞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潜在隐患。针对于现有技术,目前的东莞电网存在的安全稳定隐患有以下几点:(1)调控员只能通过越限信号及语音提醒发现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情况,难以第一时间全面掌控并有效干预;(2)越限信号在触发越限临界值时便上送至监控告警窗口,存在上送杂乱,主次不分,调控员无法判断人工干预设备重载及越限的先后顺序。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优化步骤:/nS1、建立线路通道分配因子和负荷削减因子的上层优化模型;在电网线路内部负荷单元组中利用目标函数随机生成特定线路的通道分配因子及负载削减因子;/nS2、根据通道分配因子和负荷削减因子构建全局负载的均衡化模型;利用实际的线路负载分布贴近预测的负载预分布,利用算法的迭代更新找出负载均衡度最小情况下的实际拓扑结构,实现全局负载的均衡化;/nS3、通过均衡化模型确定全局电网线路的载荷分布;利用负载均衡度得到的静态电压稳定度以及线路参与因子,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柔性交流输电采集系统;/nS4、构建不同系统交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优化步骤:
S1、建立线路通道分配因子和负荷削减因子的上层优化模型;在电网线路内部负荷单元组中利用目标函数随机生成特定线路的通道分配因子及负载削减因子;
S2、根据通道分配因子和负荷削减因子构建全局负载的均衡化模型;利用实际的线路负载分布贴近预测的负载预分布,利用算法的迭代更新找出负载均衡度最小情况下的实际拓扑结构,实现全局负载的均衡化;
S3、通过均衡化模型确定全局电网线路的载荷分布;利用负载均衡度得到的静态电压稳定度以及线路参与因子,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柔性交流输电采集系统;
S4、构建不同系统交互的数据展示平台;在柔性交流输电采集系统上利用负载阈值分布图,接入电网线路分布的地图数据,通过对地图数据以及线路优化数据进行渲染在不同系统平台上进行分层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所述线路通道分配因子为功能单元组Gω通过供电道路Tjω分割给电源点Sj的负载比例τjω,其中τjω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τjω=1
其中τjω表示与功能单元组Gω相关的所有通道分配因子;
所述负荷削减因子为功能单元组Gω切去的有功负荷占组内总负荷的百分数,即负荷削减比例hω则hω满足:
P`ωj=Pωj(1-hω)
其中,Pωj表示功能单元组Gω在削减负荷前总有功负荷,P`ωj削减后功能单元组Gω总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所述线路通道分配因子和负荷削减因子上层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F=Min(K+μ1H)
其中,K为变电站负载均衡程度,H表示整个系统总的负荷削减比例,μ1给负载削减度H添加的惩罚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均衡化程度主要由贴近因子λwp和削减向量X来表示,λwp表示单元组内负载实际分配比例与通道分配因子的贴近程度:
X=[x1,…,xn]
其中,λwp表示的是在第p种可行拓扑状态下,功能单元组Gω的贴近度,gpqw表示功能单元组Gω在第p种状态下确定的每个供电通道的负载分配率,τqw表示上层优化模型给出的通道分配因子;xj表示功能单元j可削减的负载比例,其中0≤xj≤1,n表示组内功能单元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算法迭代流程为:
S21、初始化个参数,包括因子种群数目Np,问题变量的维数d,交叉概率CR,最大迭代次数Gm,搜索域S={X|XL≤X≤XU};
S22、初始化种群,
其中,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滨,罗松林,陈威洪,李敬光,刘树安,吴伟东,宋想富,芦大伟,赖伟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