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串音改善效果良好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习知一电连接器,其具有一绝缘本体,两排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每一排端子具有多个信号单元和多个接地端子交替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信号单元由传输高频信号的一个信号端子或者一对信号端子形成,每一个所述信号单元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接地端子,用以改善多个所述信号单元之间的串音。但是,随着电连接器信号频率要求越来越高,每一所述信号单元传输的信号频率越来越高,随之产生的信号噪声也会越多,此时仅仅依靠所述接地端子来改善多个信号单元之间的串音是不够的,在常见的技术方案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接地桥将多个接地端子短接,所述接地桥具有多个抵接部,多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与多个接地端子抵接从而使得所述接地桥将多个接地端子短接,从而使得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共同电性连接于一个接地共面,从而减小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感,以及减小高频信号的回流路径,进一步地可以减小多个信号单元之间的串音。但是随着使用所述接地桥而带来的问题有:所述接地桥和所述接地端子为独立设置,将抵接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一第一电性模组和一第二电性模组,且沿着一第一方向供所述第一电性模组插接,所述第一电性模组具有一排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端子,包括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成一排的一第一组端子,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组端子具有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组端子的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形成至少一第一端子单元和至少一第二端子单元,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单元与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单元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排布,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由至少一个所述信号端子和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依序排列成一个排布模式而形成,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端子个数和排布模式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一第一电性模组和一第二电性模组,且沿着一第一方向供所述第一电性模组插接,所述第一电性模组具有一排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端子,包括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成一排的一第一组端子,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组端子具有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组端子的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形成至少一第一端子单元和至少一第二端子单元,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单元与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单元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排布,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由至少一个所述信号端子和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依序排列成一个排布模式而形成,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端子个数和排布模式均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相同;
所述第一组端子中的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接触部、电性导通所述第二电性模组的一尾部以及位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尾部之间的中间部,每一所述接触部抵接于每一所述触头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中间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成一第一排中间部,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中间部于第二方向上呈一第二排中间部,自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排中间部和所述第二排中间部错位设置;
一绝缘壳体,固定所述第一组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由一个信号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形成,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排布模式为一个所述信号端子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呈“信号-接地”或者“接地-信号”顺序;或
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由传输差分信号一对信号端子以及两个所述接地端子形成,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排布模式为两个所述接地端子和一对信号端子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呈“接地-信号-信号-接地”顺序;或
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由一对信号端子以及一个接地端子形成,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排布模式为一个接地端子和一对所述信号端子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呈“信号-信号-接地”或者“接地-信号-信号”顺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端子的每一所述接触部的至少部分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成一排设置,所述第一组端子的每一所述尾部的至少部分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成一排设置,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中间部的延伸尺寸长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中间部的延伸尺寸,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尾部的延伸尺寸短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尾部的延伸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每一所述尾部具有一安装部,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平行延伸,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性模组,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安装部短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尾部具有一倾斜过渡部,所述倾斜过渡部沿着所述第三方向自所述中间部倾斜延伸至所述尾部,一排所述尾部的每一所述安装部共同定义一安装平面,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所述倾斜过渡部较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所述倾斜过渡部远离所述安装平面,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倾斜过渡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平面形成同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倾斜过渡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平面表面形成一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中间部具有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固定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同排设置形成一第一排固定部,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固定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同排设置形成一第二排固定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排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排固定部错位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中间部具有一连接部,自每一所述固定部延伸,且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固定部,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同排设置形成一第一排连接部,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同排设置形成一第二排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排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排连接部错位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组端子的每一所述接触部共同定义一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一接触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排中间部相对所述第二中间部于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接触平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绝缘壳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凹设一插槽,用以收容第一电性模组,所述第一组端子的每一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插槽沿着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且每一所述接触部凸伸进所述插槽一侧与所述第一电性模组电性接触,于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排中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排中间部远离所述插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端子进一步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成一排的一第二组端子,所述第二组端子固定于所述插槽沿着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组端子的每一所述接触部凸伸进所述插槽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电性模组电性接触,
所述第二组端子具有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所述第二组端子的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形成至少一第三端子单元和至少一第四端子单元,所述第三端子单元由至少一个所述信号端子和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形成,所述第四端子单元由至少一个所述信号端子和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形成;
一个所述第三端子单元与一个所述第一端子单元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呈180°翻转对称设置,一个所述第四端子单元与一个所述第一端子单元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呈180°翻转对称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至少一个所述信号端子与一个第三端子单元的至少一个所述信号端子沿着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接触部连接至一第一料带,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每一所述接触部连接至一第二料带,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独立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包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组端子的每一所述中间部通过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绝缘块,自所述绝缘块表面凹设形成多个调节孔,多个调节孔包括至少一第一孔和至少一第二孔,一个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相邻的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之间,一个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相邻的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之间,每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端子单元和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单元之间没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晓,王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