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1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包括缝隙波导传输线、金属柱、同轴波导变换器、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对应若干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为弧形的波导传输线,在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宽边两侧分别设置等间距等大小且周期性分布的两排所述金属柱,所述金属盖板和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均设置有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所述金属盖板可相对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活动旋转;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作为结构组件,可实现旋转关节的多通道设置,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及整体重量均较小,利于卫星平台的使用。

A kind of joint combination of slot wave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关节组合
,具体涉及一种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组合。
技术介绍
在所有机械扫描的雷达中,旋转关节是其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当雷达天线在方位和俯仰旋转搜索时,旋转关节能够连续不断的输出幅相稳定的电磁波信号,以保证雷达的正常工作。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对旋转关节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小损耗、低驻波、高功率的需求,同时还要求旋转关节在转动过程中幅度、相位和驻波的起伏足够小。在卫星通信系统中,通信天线波束指向会随着卫星姿态或用户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单波束天线,用普通的旋转关节即可实现。然而,当多个波束同时调整时,需要用到多通道旋转关节。现有技术中实现多通道旋转关节,多采用旋转关节组合。旋转关节组合是由多个旋转关节的同心堆积而成的,即把一路旋转关节摞在另一路旋转关节的上边;或者是由多个旋转关节的同心嵌套而成的,即把一路旋转关节套在另一路旋转关节的外边;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该结构要求各个旋转关节同轴且密封,对机械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这成为旋转关节的设计难点之一。目前,国内常见的旋转关节是两路和三路,最多为五路。这种多通道旋转关节体积重量均很大,不利于卫星平台使用。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包括缝隙波导传输线、金属柱、同轴波导变换器、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对应若干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为弧形的波导传输线,在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宽边两侧分别设置等间距等大小且周期性分布的两排所述金属柱,所述金属盖板和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均设置有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所述金属盖板可相对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活动旋转。较佳的,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的同轴变换器探针下设置一个匹配块,所述匹配块设置为圆柱体,所述匹配块半径大于所述同轴变换器探针的半径。较佳的,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设置于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中心线上;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包括传输线变换器和盖板变换器,所述传输线变换器设置在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上,所述盖板变换器设置在所述盖板上。较佳的,所述传输线变换器的接口设置为远离所述金属盖板的方向,所述传输线变换器的短路面为距所述传输线变换器为λ/4的第一金属面,所述第一金属面为两排等间距等大小的短路金属柱,所述短路金属柱与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相连。较佳的,所述盖板变换器的接口设置为远离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方向,所述盖板变换器的短路面为距所述盖板变换器为λ/4的第二金属面,所述第二金属面设置为两排等间距等大小的短路金属柱,所述短路金属柱与所述金属盖板连接。较佳的,所述短路金属柱设置为边长为1mm、高为0.85倍的波导窄边。较佳的,所述金属柱设置为边长为1mm、高为0.85倍的波导窄边。较佳的,所述传输线变换器随所述金属盖板旋转的滑动轨迹为弧线,且所述滑动轨迹和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曲率相同。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本专利技术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作为结构组件,可实现旋转关节的多通道设置,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及整体重量均较小,利于卫星平台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的立体结构视图;图2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在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图5为所述金属盖板在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图6为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在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图7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在实施例三的结构视图;图8为所述金属盖板在实施例三的结构视图;图9为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在实施例三的结构视图。图中数字表示:1-缝隙波导传输线;2-金属柱;3-同轴波导变换器;4-金属盖板;31-传输线变换器;32-盖板变换器;51-第一金属面;52-第二金属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的立体结构视图;图2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的结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包括缝隙波导传输线1、金属柱2、同轴波导变换器3、金属盖板4。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设置为弧形的波导传输线,在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的宽边两侧分别设置等间距等大小且周期性分布的两排所述金属柱2,构成具有能够传播准TEM波的缝隙波导结构;其中,所述金属柱2的边长为1mm,高度约为0.85倍的波导窄边,即使述金属柱2与所述金属盖板4之间形成缝隙,不存在机械接触,以此构成缝隙波导结构。所述缝隙波导结构可以传输准TEM波,可以抑制表面波的传输,对于机械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所述金属盖板4位于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上方,所述金属盖板4厚度设置为为1mm,可活动旋转。所述金属盖板4由外部轴承实现机械转动,不影响旋转关节本身电性能。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3的同轴变换器探针下有一个匹配块,所述匹配块设置为一个圆柱体,所述匹配块半径大于所述同轴变换器探针的半径。较佳的,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3设置于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的中心线上,距所述短路面的距离设置为λ/4;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3包括传输线变换器31和盖板变换器32。具体的,所述传输线变换器31位于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的上,接口设置为远离所述金属盖板4的方向,所述传输线变换器31的短路面为距所述传输线变换器31为λ/4的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上的第一金属面51,所述第一金属面为为两排等间距等大小的短路金属柱,所述短路金属柱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相连。所述盖板变换器32位于所述金属盖板4上,接口设置为远离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的方向,所述盖板变换器32的短路面为距所述盖板变换器32为λ/4的第二金属面52,所述第二金属面52设置为两排等间距等大小、边长为1mm、高约为0.85倍的波导窄边的短路金属柱,所述短路金属柱与所述金属盖板4连接,故与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底面间存在缝隙,所述盖板变换器32及所述第二金属面52随着所述金属盖板4旋转一起旋转。以本专利技术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作为结构组件,可实现旋转关节的多通道设置,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及整体重量均较小,利于卫星平台的使用。实施例二如图4、图5、图6所示,图4中(a)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b)为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5中(a)为所述金属盖板的结构俯视图;(b)为所述金属盖板的结构主视图;图6中(a)为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结构俯视图;(b)为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结构主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缝隙波导旋转关节设置为九通道,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1为弧形传输线,所述盖板变换器32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二金属面52位于所述金属盖板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缝隙波导传输线、金属柱、同轴波导变换器、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对应若干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为弧形的波导传输线,在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宽边两侧分别设置等间距等大小且周期性分布的两排所述金属柱,所述金属盖板和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均设置有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所述金属盖板可相对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活动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缝隙波导传输线、金属柱、同轴波导变换器、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对应若干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设置为弧形的波导传输线,在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宽边两侧分别设置等间距等大小且周期性分布的两排所述金属柱,所述金属盖板和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均设置有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所述金属盖板可相对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活动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的同轴变换器探针下设置一个匹配块,所述匹配块设置为圆柱体,所述匹配块半径大于所述同轴变换器探针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设置于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的中心线上;所述同轴波导变换器包括传输线变换器和盖板变换器,所述传输线变换器设置在所述缝隙波导传输线上,所述盖板变换器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隙波导旋转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变换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丽汪伟邹永庆李磊冯文文郑治王群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