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92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供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导电片和石墨烯浆料一次性牢固的黏贴在基材上,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且导电片、石墨烯层一体化成型,相互之间连接紧密电阻小。

A method of using conductive sheet as power supply electrode of graphen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供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石墨烯材料领域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石墨烯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在某些特殊领域石墨烯如何导电成为难题。如在高硼硅材料(玻璃)上对石墨烯供电,由于高硼硅材料不能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加工,所以无法固定焊锡,同时高硼硅材料局部温度突然升高时,会发生炸裂,不能加工。且类似的材料上也无法打孔,无法将电极固定在玻璃上,如果通过弹片将电极压迫在石墨烯层上,虽然可以进行供电,但是石墨烯层和电极之间的电阻较大,如相互之间的压力变小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且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导电片和石墨烯浆料一次性牢固的黏贴在基材上,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且导电片、石墨烯层一体化成型,相互之间连接紧密电阻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导电片上设置多个导气孔,导气孔贯穿导电片,步骤二、将石墨烯浆料粘附在基材上,导电片通过石墨烯浆料与基材粘附,然后烘干石墨烯浆料,形成石墨烯层。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气孔的直径为0.5mm至3mm之间。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导气孔之间的间距小于7mm。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导电片上先焊接导线,然后在加工导气孔;或者导电片上先加工导气孔,再焊接导线。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石墨烯浆料过程为:从常温升至高温烘干,确保基材不炸裂,石墨烯浆料不起泡,然后稳定在烘干温度,烘干后,再从高温降温至常温;烘干温度为300°至800°,时间为20分钟至50分钟。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材为高硼硅、微晶玻璃、云母片或陶瓷材料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片为金属片、柔性石墨烯片或者石墨烯电极片。本专利技术的好处是,一是当某些材料不能高温焊接时,如高硼硅材料,一般用高硼硅材料制成的透明玻璃不能电焊或打孔连接电极,对类似这样的材料上的石墨烯层很难供电,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导电片稳固的连接在石墨烯层上,可以事先在导电片上焊接导线,这样即使对对应薄金属片和薄玻璃也可以进行加工生产。二是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一步成型,减少了加热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去除导电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包括导线和焊接点)。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基材1、导电片2、石墨烯层3、导气孔4、导线5、焊接点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导电片上设置多个导气孔,导气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导气孔的直径可以为0.5mm至3mm之间,优选1mm至2mm。导气孔必须贯穿导电片,不能是盲孔,因为盲孔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石墨烯浆料蒸发的气体不能排除,会造成导电片底部气泡或连接松脱,不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步骤中,相邻导气孔之间的间距最好小于7mm,优选相邻导气孔之间1mm至4mm,这样既能确保较好的导电连接性能,又方便导气孔的加工。本步骤中的导电片可以为金属片,如金属银片、金属铜片,也可以为柔性石墨烯片、石墨烯电极片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导电片上先焊接导线,然后在加工导气孔。或者导电片先加工导气孔,再焊接导线,焊接后,确认焊接处的接导线间距较小,适合于后续加工步骤。这样,将导电片黏贴在石墨烯层后,无需再次加工,特别适合于类似于透明玻璃这样不便于焊接的材料。且由于事先焊接,不会出现焊接过程中对石墨烯层二次加热,不会对石墨烯层造成影响。步骤二、将石墨烯浆料粘附在基材上,导电片通过石墨烯浆料与基材粘附,然后烘干石墨烯浆料。石墨烯浆料可以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粘附在基材上,然后将导电片直接贴在石墨烯浆料上,由于石墨烯浆料具有粘性,故可以将导电片固定在基材,烘干后,导电片则稳固的固定在基材上。烘干后石墨烯浆料形成石墨烯层。烘干过程为:从常温缓慢升至高温烘干,确保基材不炸裂,石墨烯浆料不起泡,然后稳定在烘干温度,烘干后,再从高温降温至常温,同样确保基材1不炸裂。烘干温度为300°至800°,优选温度540°至560°,优选550°,时间为20分钟至50分钟。本步骤中的基材1可以为高硼硅、微晶玻璃、云母片、陶瓷等。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装置,包括基材1、导电片2、石墨烯层3、导气孔4,其中石墨烯层3覆盖在基材1上,导电片2通过石墨烯层3固定在基材1,导电片2设置导气孔4。导气孔贯穿导电片2,相邻导气孔之间的间距最好小于7mm,优选相邻导气孔之间1mm至4mm。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导线5、焊接点6,导线5通过焊接点6连接在导电片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导电片上设置多个导气孔,导气孔贯穿导电片,/n步骤二、将石墨烯浆料粘附在基材上,导电片通过石墨烯浆料与基材粘附,然后烘干石墨烯浆料,形成石墨烯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导电片上设置多个导气孔,导气孔贯穿导电片,
步骤二、将石墨烯浆料粘附在基材上,导电片通过石墨烯浆料与基材粘附,然后烘干石墨烯浆料,形成石墨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气孔的直径为0.5mm至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导气孔之间的间距小于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片作为石墨烯层供电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导电片上先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鹏飞李高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烯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