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国锋专利>正文

民用多功能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90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炉具。炉外壳和内壳形成夹套式,可通过由进风口送入的空气,在炉内壳和保温层设有二、三、四、五次给风孔道。二、三、四次给风孔道可将空气直接送入燃烧室。五次给风孔道,将空气送入聚火罩。空气经聚火罩上的小孔送入燃烧室上部。在炉内保温层内壁排列着若干根铁管,铁管与环形管相焊接形成一个水循环器。由于空气充足,燃料燃烧充分,因此具有节能特点,并可为卫生间提高热水的功能。(*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炉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民用炉具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需要它既能保证炊事需要,而且还要求它能满足冬季取暖,最好还能提供热水给卫生间使用,并且还要节约能源。因此,人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民用炉具的功能。例如在北方冬季取暖用的土锅炉均采用蛇管式或夹套式,虽然能保证一定面积的采暖需要,但节能和炊事使用效果都不理想。又如多次给风民用炉,虽然解决了节能问题,改善了环境,但目前销售的只能保证炊事的功能,远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炊事功能,又有冬季采暖功能,还具有保证卫生间使用热水功能的节能民用炉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种实现的炉外壳和内壳形成夹套式,可通过自然进风口或强制进风口送入的空气。在炉内壳和保温层设有二、三、四、五次给风孔道。给风孔道由炉膛燃烧室底部间隔一定距离由下而上排列,除五次给风孔道外,其它给风孔道根据不同高度将风送入燃烧室,以保证炉膛内的燃料充分燃烧。五次给风孔道将风送入燃烧室上部的聚火罩,经聚火罩的小孔将风送入燃烧室的上部。在保温层内壁排列着若干根铁管,若干根铁管与环状铁管焊接一体,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在炉底部留有入水口,在炉上部留有出水口,当水送入铁管循环系统后,经燃烧室加热,在由出水口送出。本技术采用夹套式多次给风,既保证了燃烧需要,具有节能特点,而且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炉膛内水加热系统使用列管式循环方式,使其水加热快,并保持了炉膛的有效温度,燃料在炉膛内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在加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在炉具上从事炊事活动,达到了一炉多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在炉底部设有自然进风口(3)和强制进风口(4),当空气从(3)或(4)一部分经炉排(16)进入炉内燃烧室,一部分则进入炉外壳(1)和内壳(2)形成夹套式的风室内。在炉内壳(2)和保温层(5)留有给风孔道(6)、(7)、(8)、(9),风室内的空气可由给风孔道(6)、(7)、(8)进入炉内燃烧室。为了使炉顶部的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尽可能的减少烟量,在燃烧室上部有聚火罩(10),聚火罩(10)为园台形,内为空心,在聚火罩上留有送风孔,当空气经给风孔道(9)进入聚火罩(10)后,由送风孔(17)将风送入炉燃烧室顶部,使其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参照图1,炉保温层(5)的内壁四周有若干根水管(14)并与环形管(12)、(13)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器,当水从炉底部入水口(11)进入水管(14)后,经炉内加热。需用水时,可经炉顶排水口(15)放出。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内外壳、保温层、自然进风口、强制进风口聚火罩、进出水口组成的民用多功能节能炉,其特征在于保温层(5)内壁设有水管(14)和环管(12)、(13)焊接为一体的水循环器,炉外壳(1)和内壳(2)形成夹套风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多功能节能炉,其特征在于炉内壳(2)和保温(5)留有给风孔道(6)、(7)、(8)、(9),给风孔道联通夹套风室和燃烧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用多功能节能炉,其特征在于给风孔道(9)与聚火罩(10)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民用多功能节能炉,其特征在于聚火罩(10)为园台空心上有风孔(1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炉具。炉外壳和内壳形成夹套式,可通过由进风口送入的空气,在炉内壳和保温层设有二、三、四、五次给风孔道。二、三、四次给风孔道可将空气直接送入燃烧室。五次给风孔道,将空气送入聚火罩。空气经聚火罩上的小孔送入燃烧室上部。在炉内保温层内壁排列着若干根铁管,铁管与环形管相焊接形成一个水循环器。由于空气充足,燃料燃烧充分,因此具有节能特点,并可为卫生间提高热水的功能。文档编号F24B1/00GK2066941SQ9020659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曹国锋 申请人:曹国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内外壳、保温层、自然进风口、强制进风口聚火罩、进出水口组成的民用多功能节能炉,其特征在于:保温层(5)内壁设有水管(14)和环管(12)、(13)焊接为一体的水循环器,炉外壳(1)和内壳(2)形成夹套风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曹国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