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713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混凝土工程中采用对拉杆支模过程中拉杆处应力产生裂缝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混凝土结构对拉杆开裂风险评估模型;步骤S2.根据混凝土结构对拉杆开裂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开裂风险系数;步骤S3.确定安全系数,并将开裂风险系数与安全系数进行对比分析;步骤S4.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处理风险项。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混凝土结构对拉杆处开裂评估模型提出相关的对拉杆应力裂缝的开裂风险系数,精准的评价每一根对拉杆的开裂风险。

A method to control the stress crack at the pull rod in concret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拉杆支模应力裂缝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除少数厚度超过1m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外(如大坝、雕塑基座等),一般民用建筑普遍采用对拉杆来固定模板。对拉杆体系主要包括迎土墙柱采用带有止水环的对拉杆、锁定对拉杆的卡扣和紧固螺母。但采用对拉杆固定墙模时,现场施工时发现如下问题:1)为保证模板固定可靠,施工时会尽可能锁死卡扣,导致对拉杆会有一个较大的初始拉应力,这个拉应力最终会以预应力(f)的形式施加给混凝土结构;2)混凝土终凝(一般为浇筑后6~8小时)后塑性完全消失,进入硬化阶段。根据混凝土硬化理论知识,混凝土结构在终凝后的硬化阶段是一个强度增加的收缩过程。3)因此,对拉杆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个垂直混凝土面向外的拉力,如图2所示。对拉杆上的止水环在保证止水效果的同时,也防止了对拉杆与混凝土结构脱离接触,当这个拉力大于当前混凝土强度时应力裂缝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混凝土工程中采用对拉杆支模过程中拉杆处应力产生裂缝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建立混凝土结构对拉杆开裂风险评估模型;/n步骤S2.根据混凝土结构对拉杆开裂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开裂风险系数;/n步骤S3.确定安全系数,并将开裂风险系数与安全系数进行对比分析;/n步骤S4.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处理风险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混凝土工程中采用对拉杆支模过程中拉杆处应力产生裂缝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混凝土结构对拉杆开裂风险评估模型;
步骤S2.根据混凝土结构对拉杆开裂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开裂风险系数;
步骤S3.确定安全系数,并将开裂风险系数与安全系数进行对比分析;
步骤S4.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处理风险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1中,所述开裂风险系数由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对拉杆预应力、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t)与龄期的函数关系、弹性模量E(t)与龄期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2中,所述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评估模型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出开裂风险系数:
η=σ(t)/Sftk(t)
式中:σ(t)为龄期为t时,因混凝土浇筑体收缩产生的约束拉力的累计值,单位为N;ftk(t)为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单位为N/mm2;S为对拉杆截面面积,单位为mm2,表示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工程中对拉杆处应力裂缝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体收缩产生的约束拉力的累计值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σ(t)=E(t)ξ(t)H+fi
式中:E(t)为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单位为N/mm2;ξ(t)为混凝土变形量,H为混凝土构件厚度,单位为mm;fi为混凝土凝固后第i根对拉杆对混凝土结构施加预应力,其值等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对模板的压力,单位为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涛刘凯张桂军陈健郭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