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法青专利>正文

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及铆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66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及铆钉,属于电机领域,它包括定子组装和转子组装,定子组装设于转子组装内部,转子组装与端盖连接,端盖包括盖体和插入部,转子组装的外壳两端各设一组第一铆孔,端盖插入部插入转子组装内并设有对应第一铆孔的第二铆孔,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铆接更加稳定,端盖不易松动或晃动。

A kind of riveted outer rotor motor and riv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及铆钉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及铆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端盖与机壳之间一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机壳端面上钻螺纹孔,螺钉穿过端盖插入螺纹孔中,但是螺钉的直径加上螺纹孔两端的壁厚使得机壳需要较厚的壁厚,用料浪费,且在较为紧凑的体积限制下,气隙直径变小,电机功率密度减小;或将外转子机壳做的极薄,然后激光切割出凸起爪,通过压力弯折凸起爪,轴向固定端盖,但这种方法折弯力不能过大,所以机壳往往在2mm左右,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往往过小,遇到瞬时负载,速度跌落快,且折弯时外圈会产生不可控的形变,导致径向配合精度下降,加实效原因引起的凸起爪回弹,进而导致电机异常,有偏心噪音,甚至导致定转子刮擦而导致电机及控制器烧毁。授权公告号为CN201038889Y的一种电机机壳与端盖连接结构,包括机壳与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盖体与转接部,所述转接部铆接在机壳端口内。该专利将端盖直接铆接在机壳端口内,针对该专利结构采用现有的铆钉,在铆接时铆钉的帽沿下底面与电机弧形外壳只有点线接触,如果是外转子电机时,转子带动端盖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子组装和转子组装,定子组装设于转子组装内部,转子组装与端盖连接,端盖包括盖体和插入部,转子组装的外壳两端各设一组第一铆孔,端盖插入部插入转子组装内并设有对应第一铆孔的第二铆孔,/n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子组装和转子组装,定子组装设于转子组装内部,转子组装与端盖连接,端盖包括盖体和插入部,转子组装的外壳两端各设一组第一铆孔,端盖插入部插入转子组装内并设有对应第一铆孔的第二铆孔,
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孔为T形孔,其大孔径朝外,铆钉的上帽沿底面为平面,上帽沿底面与第一铆孔内的台阶平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孔的大孔径向截面为C字形,铆钉的局部帽沿处于壳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铆孔为C形或U形的半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组装的外壳采用低碳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法青
申请(专利权)人:尹法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