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53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其包括可相互配合以实现电连接的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还包括:卡接槽,其设置于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侧壁上,所述卡接槽的槽深方向平行于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中心轴;卡接部,其凸设于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插接件,其凸设于所述母头连接器的侧壁,且所述插接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母头连接器的径向作直线运动;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连接时,所述插接件可插入所述卡接槽,并与所述卡接部形成卡合,以防止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失去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保证了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的稳定连接,又使二者在一定大小的牵引力作用下能够分离,防止线缆断裂或毁坏设备,起到牵引力过载保护作用。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器设备的使用中,为了实现增长线缆的长度或者设备间的信号传输,常采用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使用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进行连接时牵引力过小,线缆易受外力而导致公头连接器从母头连接器中脱出以失去连接。目前市面上一般方案采用的是锁合结构(例如螺栓和螺母)来固定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但是,在外部牵引力突然变大的情况下,采用锁紧结构易使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不易分离,进而导致线缆断裂,或设备毁坏,维修成本较高,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一种既具备一定的锁合强度又具有外部牵引力过载保护的连接器是很有必要的,本技术技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结构,通过调整弹力强度可以达到实际需要的锁合力,这样在正常工作时候确保连接可靠,在遇到拉扯的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其包括可相互配合以实现电连接的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还包括:卡接槽,其设置于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侧壁上,所述卡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其包括可相互配合以实现电连接的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卡接槽,其设置于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侧壁上,所述卡接槽的槽深方向平行于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中心轴;/n卡接部,其凸设于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n插接件,其凸设于所述母头连接器的侧壁,且所述插接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母头连接器的径向作直线运动;/n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连接时,所述插接件可插入所述卡接槽,并与所述卡接部形成卡合,以防止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失去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其包括可相互配合以实现电连接的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接槽,其设置于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侧壁上,所述卡接槽的槽深方向平行于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中心轴;
卡接部,其凸设于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
插接件,其凸设于所述母头连接器的侧壁,且所述插接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母头连接器的径向作直线运动;
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连接时,所述插接件可插入所述卡接槽,并与所述卡接部形成卡合,以防止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失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为环形槽,且所述卡接槽沿所述公头连接器的侧壁的周向设置;所述插接件沿所述母头连接器的周向环设于所述母头连接器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森王洪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