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9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包括本体以及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本体的连接件,所述本体包括若干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对称设置于线路板两端,且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底座以及第二连接底座;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针以及包覆于连接针中部的主体部,两根所述连接针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使得两跟连接针向内部弯曲。实现无缝连接,可以保证任意两个相邻的线路板连接稳固。

A solder free and seamless joi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条或者灯带配件的
,特别是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子电气行业,例如LED照明行业,尤其是LED防水硬灯条、霓虹灯条行业。经常需要将线路板与线路板之间、电线与线路板之间进行连接,常规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将灯条的防护外皮剥离然后进行焊锡,虽然此方法连接牢固,但连接工艺复杂,安装时间长;第二,采用连接器进行连接,虽然简便快速,但目前连接器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容易松动,时间长了容易接触不良导致不通电,不能实现无缝对接。上述两种常规的连接方式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当灯条中任意一节存在损坏需要更换时,都不能将问题即使有效克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包括本体以及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本体的连接件,所述本体包括若干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对称设置于线路板两端,且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底座以及第二连接底座;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针以及包覆于连接针中部的主体部,两根所述连接针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使得两跟连接针向内部弯曲。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结构一致,均包括U型部以及设置于U型部内侧的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对称设置,且两个限位部末端设置用于穿过连接针的间隙,所述连接针抵靠于外侧限位部末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外侧的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两根连接针外侧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针外侧两端均设置用于限位部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倾斜面以及水平面,所述倾斜面远离主体部一侧向内倾斜,且倾斜面底部与水平面连接。进一步的,任意所述连接针一端均设置两个卡槽,且并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底座、第二连接底座与连接针均采用铜合金材料。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为一电路板,主体部上任意一端的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均分别与电路板内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上设置若干节灯珠。本技术的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件、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其中连接件可将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末端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连接起来实现通电,连接件主体部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距离,可将任意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末端的端面之间相互抵靠抵靠,实现无缝连接,同时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使得两跟连接针末端向内部弯曲,可以保证任意两个相邻的本体或者线路板连接稳固,不易松动,且当任意一节线路板出现损坏,可快速将其替换,实现快速维护与维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本体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件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局部放大图。标号说明:01-本体,02-连接件,03-线路板,04-第一连接组件,05-第二连接组件,10-第一连接底座,11-U型部,12-限位部,13-间隙,14-通孔,20-第二连接底座,30-连接针,31-卡槽,311-倾斜面,312-水平面,40-主体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5,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包括本体01以及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本体01的连接件02,所述本体01包括若干线路板03、设置于线路板03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04与第二连接组件05,所述连接件02用于连接任意两个本体01两端或者两个线路板03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04和第二连接组件05,当出现任意一节线路板03不亮时,可将其直接剪裁,换上对应的线路板03,快速更换维修,具体的,可在两个相邻线路板03的第一连接组件04与第二连接组件05直接划一条线,便于剪裁;所述第一连接组件04与第二连接组件05对称设置于线路板03两端,且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底座10以及第二连接底座20。所述连接件02包括两根连接针30以及包覆于连接针30中部的主体部40,两根所述连接针30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本体01或者线路板03上的第一连接底座10和第二连接底座20,所述主体部40的宽度(沿着本体01较长一边的纵向方向)等于或者小于任意相邻两个线路板03上第一连接组件04和第二连接组件05之间的距离,可将任意相邻两个本体01或许线路板03末端的端面之间相互抵靠抵靠,实现无缝连接,并且主体部40的长度(沿着线路板03较短一边的方向)小于主体部40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底座10与第二连接底座20使得两跟连接针30向内部弯曲,可以保证任意两个相邻的线路板03连接稳固,不易松动,且当任意一节线路板03出现损坏,可快速将其替换,实现快速维护与维修。所述第一连接底座10与第二连接底座20结构一致,均包括U型部11以及设置于U型部11内侧的两个限位部12,两个所述限位部12对称设置,且两个限位部12末端设置用于穿过连接针30的间隙13,为了保证连接针30能快速穿过间隙13,在连接针30的两端设置倒角,所述连接针30抵靠于外侧限位部12末端,同时在U型部11的底部设置一通孔14,通孔14外径远大于连接针30的外接圆,便于连接针30快速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底座10与第二连接底座20外侧的限位部12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两根连接针30外侧的距离,即相当于第一连接底座10与第二连接底座20外侧两个限位部12的内部夹住连接针30实现连接,质量稳定,长时间不会造成接触不良,保证连接针30与第一连接底座10和第二连接底座20的稳固连接。所述连接针30外侧两端均设置用于限位部12配合的卡槽31,所述卡槽31包括倾斜面311以及水平面312,所述倾斜面311远离主体部40一侧向内倾斜,且倾斜面311底部与水平面312连接,卡槽31的存在可使得连接针30快速插入间隙13内,也可防止相邻两个线路板03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分离,当需要拆卸相邻线路板03时,可将两个连接针30的末端,向内按压,使得连接针30可快速脱离第一连接底座10或者第二连接底座20。优选的,任意所述连接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本体的连接件,所述本体包括若干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对称设置于线路板两端,且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底座以及第二连接底座;/n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针以及包覆于连接针中部的主体部,两根所述连接针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使得两跟连接针向内部弯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本体的连接件,所述本体包括若干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对称设置于线路板两端,且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底座以及第二连接底座;
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针以及包覆于连接针中部的主体部,两根所述连接针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本体或者线路板上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使得两跟连接针向内部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结构一致,均包括U型部以及设置于U型部内侧的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对称设置,且两个限位部末端设置用于穿过连接针的间隙,所述连接针抵靠于外侧限位部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焊锡且无缝对接的连接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巨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