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51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阻燃电缆,包括若干分段电缆;相邻两段分段电缆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外壁设置有若干贯穿至内部的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所述挤压螺栓末端位于连接套管内;所述挤压螺栓末端沿轴心线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分段电缆产生挤压的压板;所述连接套管内壁于螺纹孔处开设有供压板嵌入的容纳槽;安装前,所述压板嵌设于容纳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电缆线路的铺设长度的要求。

A flame retardant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阻燃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阻燃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一般的阻燃电缆的外护层、绝缘层以及填充物的组成材料中通常添加含有卤素的卤化物和金属氧化物,以达到阻燃的效果。由于电缆的制造长度受到生产设备和运输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单根电缆的长度无法满足电缆线路的铺设长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电缆,能够满足电缆线路的铺设长度的要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阻燃电缆,包括若干分段电缆;相邻两段分段电缆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外壁设置有若干贯穿至内部的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所述挤压螺栓末端位于连接套管内;所述挤压螺栓末端沿轴心线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分段电缆产生挤压的压板;所述连接套管内壁于螺纹孔处开设有供压板嵌入的容纳槽;安装前,所述压板嵌设于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段分段电缆的一端各自沿连接套管中的一端的端口插入,并拧入挤压螺栓使压板与分段电缆挤压接触,达到两段分段电缆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管内的效果,从而实现电缆的续接延长,以满足电缆线路的铺设长度的要求;安装前压板位于容纳槽内,防止分段电缆插入时与压板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朝挤压螺栓方向呈圆弧状凸起,且所述容纳槽与压板相互配合;安装前,所述压板轴心线与连接套管轴心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与分段电缆的接触面积更大,电缆于连接套管内更加稳固;安装前压板于连接套管内的状态保证压板的弧面尽可能与分段电缆的弧面贴合,且能够在挤压螺栓拧动时避免压板发生偏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管外壁开设有覆盖螺纹孔开口的凹槽,所述挤压螺栓的头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管将两段分段电缆固定后表层需要另外包裹绝缘层与阻燃层,连接套管外壁的突起部分会影响绝缘层和阻燃层的绝缘与阻燃的效果;挤压螺栓头部完全进入凹槽内,提高连接套管的外壁的平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橡胶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两段分段电缆固定连接于套管内后,提高连接套管内部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通过螺纹孔进入连接套管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管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夹头,所述夹头上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U形槽;所述连接套管沿U形槽长度方向滑动配合于U形槽内;所述夹头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夹头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段分段电缆通过连接套管连接时,连接套管常处于悬空状态,拧入挤压螺栓时不方便施力;夹头、连接杆与底座形成的结构用于安装时固定连接套管,方便拧入挤压螺栓,安装完毕后将夹头从连接套管上拆除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调整夹头的高度,夹头、连接杆与底座形成的结构适用于不同的高度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槽内壁设置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增加U形槽内壁的摩擦力,防止拧动挤压螺栓时连接套管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管两端端口的内壁上固定套设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连接套管内部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中间段设置有挡板,所述螺纹孔均匀设置于挡板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两段分段电缆各自进入连接套管内的一段长度一致,用于防止其中一段分段电缆进入连接套管内的部分的长度过短,无法有效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两段分段电缆的一端各自沿连接套管中的一端的端口插入,并拧入挤压螺栓使压板与分段电缆挤压接触,达到两段分段电缆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管内的效果;安装前压板位于容纳槽内,防止分段电缆插入时与压板干涉;2、压板与分段电缆的接触面积更大,电缆于连接套管内更加稳固;安装前压板于连接套管内的状态保证压板的弧面尽可能与分段电缆的弧面贴合,且能够在挤压螺栓拧动时避免压板发生偏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分段电缆;2、连接套管;21、螺纹孔;22、容纳槽;23、凹槽;231、橡胶圈;24、密封圈;3、挤压螺栓;31、圆环;4、压板;41、嵌槽;5、夹头;51、U形槽;52、橡胶层;6、连接杆;61、旋钮;7、底座;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阻燃电缆,如图1、图2所示,包括若干分段电缆1;相邻两段分段电缆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为导电金属材质,分段电缆与连接套管2连接后,连接处以及连接套管2外壁均包裹有阻燃层、绝缘层等;连接套管2内径与分段电缆1直径相同;连接套管2外壁开设有四个贯穿至内部的螺纹孔21;每个螺纹孔21内均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3。如图2、图3所示,挤压螺栓3末端位于连接套管2内;挤压螺栓3末端转动连接有能够对分段电缆1(见图1)产生挤压效果的压板4,用于固定连接套管2内的两段分段电缆1;挤压螺栓3末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挤压螺栓3同轴心线的圆环31,压板4上开设有嵌槽41,圆环31嵌设于嵌槽41内且无法脱出嵌槽41,用于实现压板4转动连接于挤压螺栓3。如图2、图3所示,压板4朝挤压螺栓3方向呈圆弧状凸起(见图4),压板4靠近分段电缆1一端的弧面与分段电缆1(见图1)的圆周面贴合,用于使压板4与分段电缆1的接触面积更大、分段电缆1于连接套管2内更加稳固;连接套管2内壁于螺纹孔21处开设有深度大于压板4厚度的容纳槽22;容纳槽22与压板4相互配合,用于拧动挤压螺栓3时压板4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安装分段电缆1前,压板4嵌设于容纳槽22内,用于防止压板4与分段电缆1干涉,同时压板4轴心线与连接套管2轴心线平行,用于使压板4能够与分段电缆1完全贴合,防止挤压螺栓3拧动时压板4跟随转动,影响压板4对分段电缆1的挤压效果。如图2所示,螺纹孔21为沉头孔,其上端开口处开设有一圈凹槽23,挤压螺栓3的头部的高度小于凹槽23的深度,用于提高连接套管2的外壁的平整性;凹槽23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31,连接套管2两端端口的内壁上固定套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24,用于提高连接套管2内部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通过螺纹孔21进入连接套管2内。如图1、图2所示,连接套管2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夹头5,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电缆,包括若干分段电缆(1);相邻两段分段电缆(1)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2)外壁设置有若干贯穿至内部的螺纹孔(21);每个所述螺纹孔(21)内均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3),所述挤压螺栓(3)末端位于连接套管(2)内;所述挤压螺栓(3)末端沿轴心线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分段电缆(1)产生挤压的压板(4);所述连接套管(2)内壁于螺纹孔(21)处开设有供压板(4)嵌入的容纳槽(22);安装前,所述压板(4)嵌设于容纳槽(2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电缆,包括若干分段电缆(1);相邻两段分段电缆(1)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2)外壁设置有若干贯穿至内部的螺纹孔(21);每个所述螺纹孔(21)内均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3),所述挤压螺栓(3)末端位于连接套管(2)内;所述挤压螺栓(3)末端沿轴心线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分段电缆(1)产生挤压的压板(4);所述连接套管(2)内壁于螺纹孔(21)处开设有供压板(4)嵌入的容纳槽(22);安装前,所述压板(4)嵌设于容纳槽(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朝挤压螺栓(3)方向呈圆弧状凸起,且所述容纳槽(22)与压板(4)相互配合;安装前,所述压板(4)轴心线与连接套管(2)轴心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2)外壁开设有覆盖螺纹孔(21)开口的凹槽(23),所述挤压螺栓(3)的头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23)的深度。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