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4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属于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领域。所述3D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硅基、n层重布线和若干个异构芯片;所述硅基正面沉积有截止层,背面刻蚀有TSG(Through Silicon Groove)凹槽和TSV硅通孔,所述TSG凹槽中埋有芯片;所述n层重布线与所述芯片的焊盘相连;若干个异构芯片,通过微凸点焊接在所述n层重布线上;所述截止层制作有开口,并形成有n层再布线、阻焊层和凸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硅基背面制作金属焊垫和通孔焊垫,大大增加了硅基单位面积的垂直互连密度,解决高密度I/O芯片三维扇出互连难题,增加了三维集成密度,制作方法简便,适合大规模量产使用。

A 3D fan out packag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封装
,特别涉及一种3D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是电子产品的核心和大脑,基于高性能晶圆级封装的微系统技术是后摩尔时代(MoreMoore)的必然选择。微系统技术可以实现差异化异构功能芯片的高密度集成,这也加速和促进了电子器件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低功耗方向的发展。在后摩尔时代,从整个系统层面来看,如何把环环相扣的芯片供应链整合到一起,是未来发展的重心,封测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了先进封装技术,半导体世界将会是另一番情形,这也让沉寂了三十年的封装技术成长起来。在这其中三维(3D)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由于可以实现差异化功能芯片集成,并且在高集成度的同时,最终封装尺寸减小,微系统组件性能提高。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英飞凌eWLB、台积电InFO和华天科技eSiFO。一般来说,要实现三维集成,就需要通孔技术,包括硅通孔(TSV)和树脂通孔(TMV)。随着芯片制造向着7nm制程甚至更小节距的方向发展,芯片的I/O数量越来越多,三维扇出中基体(包括硅基和树脂基)正背面互连的密度也越来越高,需要的通孔就会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基体正反面互连,就需要增加扇出面积或减小通孔的孔径,这就增加了封装尺寸或技术难度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通过在埋入的芯片底部制作能够实现硅基正反面互连的金属焊垫,增加3D扇出型封装正反面垂直互连I/O数量,解决现有的三维扇出集成封装中高密度垂直互连扇出面积大、工艺难度大且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硅基,所述硅基正面沉积有截止层,背面刻蚀有TSG凹槽和TSV硅通孔,所述TSG凹槽中埋有芯片;n层重布线,与所述芯片的焊盘相连;若干个异构芯片,通过微凸点焊接在所述n层重布线上;所述截止层制作有开口,并形成有n层再布线、阻焊层和凸点。可选的,所述硅基背面依次形成有钝化层、第一层再布线和缓冲层;所述第一层再布线分布在所述硅基背面和所述TSV硅通孔中,所述TSG凹槽底部和所述TSV硅通孔底部分别形成有金属焊垫和通孔焊垫。可选的,所述钝化层为无机材料的一种或几种,或高分子材料的钝化胶;其厚度不小于0.1μm,所述无机材料包括SiO2、SiC和SiN。可选的,所述缓冲层为无机材料的一种或几种,或高分子材料,其厚度在1μm以上;其中,所述无机材料包括SiO2、SiN和SiC;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树脂和聚酰亚胺材料。可选的,所述芯片通过永久粘结胶与所述缓冲层粘接,所述芯片为功能芯片或者互连芯片;所述功能芯片包括RF、FPGA、DSP、GPU和CPU;所述互连芯片包括桥芯片。可选的,所述截止层的材质为无机材料的一种或几种,其厚度不小于0.1μm,所述无机材料包括SiO2、SiC和SiN。可选的,所述异构芯片通过塑封料塑封;所述塑封料为树脂材料。可选的,所述TSG凹槽的深度在1μm以上,凹槽角度θ为钝角,即90°<θ<180°,数量不少于1个;所述TSV硅通孔直径在0.1μm以上,深度与TSG凹槽一致,数量不少于1个。在本技术提供的3D扇出型封装结构中,包括硅基、n层重布线和若干个异构芯片;所述硅基正面沉积有截止层,背面刻蚀有TSG凹槽和TSV硅通孔,所述TSG凹槽中埋有芯片;所述n层重布线与所述芯片的焊盘相连;若干个异构芯片,通过微凸点焊接在所述n层重布线上;所述截止层制作有开口,并形成有n层再布线、阻焊层和凸点。本技术通过在硅基背面制作金属焊垫和通孔焊垫,大大增加了硅基单位面积的垂直互连密度,解决高密度I/O芯片互连难题,增加了三维集成密度,制作方法简便,适合大规模量产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3D扇出型封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硅基正面沉积截止层的示意图;图3是玻璃载板的示意图;图4是玻璃载板和硅基键合后示意图;图5是硅基背面刻蚀TSG凹槽和TSV硅通孔示意图;图6是硅基背面制作钝化层和第一层再布线后示意图;图7是金属焊垫和通孔焊垫阵列的示意图;图8是硅基背面制作缓冲层并开口的示意图;图9是硅基背面埋入芯片示意图;图10是硅基背面填充干膜材料并开口示意图;图11是硅基背面制作n层再布线后示意图;图12是硅基背面倒装焊接异构芯片后示意图;图13是硅基背面塑封后示意图;图14是硅基正面拆除玻璃载板并刻蚀开口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硅基101、n层重布线108和若干个异构芯片,所述硅基101正面沉积有截止层102,所述截止层102的材质为无机材料的一种或几种,如SiO2、SiC和SiN等,其厚度不小于0.1μm,所述硅基101背面刻蚀有TSG凹槽和TSV硅通孔,所述TSG凹槽中埋有芯片301;所述n层重布线108与所述芯片301的焊盘304相连;若干个异构芯片(包括异构芯片302和异构芯片303),通过微凸点306焊接在所述n层重布线108上;所述异构芯片通过塑封料109塑封,所述塑封料109为树脂材料。具体的,所述TSG凹槽的深度在1μm以上,凹槽角度θ为钝角,即90°<θ<180°,数量不少于1个;所述TSV硅通孔直径在0.1μm以上,数量根据所述硅基101正面和背面互连密度决定,不少于1个。所述截止层102制作有开口,并形成有n层再布线115、阻焊层113和凸点114。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硅基101背面依次形成有钝化层104、第一层再布线105和缓冲层106;所述第一层再布线105分布在所述硅基101背面和所述TSV硅通孔中。优选的,所述钝化层104可以为无机材料的一种或几种,如SiO2、SiC和SiN等,也可以为高分子材料的钝化胶,所述钝化层104的厚度在0.1μm以上;所述缓冲层106为无机材料的一种或几种,包括SiO2、SiN、SiC等;也可以为高分子材料,包括树脂和聚酰亚胺材料,其厚度在1μm以上。具体的,所述芯片301通过永久粘结胶305与所述缓冲层106粘接,所述芯片301为功能芯片或者互连芯片;所述功能芯片包括RF、FPGA、DSP、GPU和CPU;所述互连芯片包括桥芯片。本技术提供的3D扇出型封装结构通过如下方法实现:首先提供硅基101和玻璃载板。如图2所示,所述硅基101正面沉积有截止层102,所述截止层102的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硅基(101),所述硅基(101)正面沉积有截止层(102),背面刻蚀有TSG凹槽和TSV硅通孔,所述TSG凹槽中埋有芯片(301);/nn层重布线(108),与所述芯片(301)的焊盘(304)相连;/n若干个异构芯片,通过微凸点(306)焊接在所述n层重布线(108)上;/n所述截止层(102)制作有开口(110),并形成有n层再布线(115)、阻焊层(113)和凸点(1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硅基(101),所述硅基(101)正面沉积有截止层(102),背面刻蚀有TSG凹槽和TSV硅通孔,所述TSG凹槽中埋有芯片(301);
n层重布线(108),与所述芯片(301)的焊盘(304)相连;
若干个异构芯片,通过微凸点(306)焊接在所述n层重布线(108)上;
所述截止层(102)制作有开口(110),并形成有n层再布线(115)、阻焊层(113)和凸点(1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101)背面依次形成有钝化层(104)、第一层再布线(105)和缓冲层(106);所述第一层再布线(105)分布在所述硅基(101)背面和所述TSV硅通孔中,所述TSG凹槽底部和所述TSV硅通孔底部分别形成有金属焊垫和通孔焊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104)为无机材料的一种或几种,或高分子材料的钝化胶;其厚度不小于0.1μm,
所述无机材料包括SiO2、SiC和S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迁明雪飞吉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