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温控
,特别是一种热保护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的热保护器是由绝缘座、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动触片、动触点、静触点、两个铆钉构成,其中,大多的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是分别布置在绝缘座的两侧的,这样会导致热保护器的整个长度较长,这就会导致热保护器占用的空间增大,从而不能方便地将热保护器布置在电器中,进而易导致热保护器的适用范围缩小。再由于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与动触片均是通过铆钉固定于绝缘座上的,虽然销轴能在其轴向上限定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动触片,但销轴圆周上的限定还十分有限;这样在移送与安装热保护器时,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动触片易出现围绕着销轴转动的情况,这就易导致动触点与静触点不能准确地作用一起、双金属的动作不能准确作用于动触片上、接线端子与绝缘座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等情况出现,从而会导致热保护器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热保护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保护器,包括绝缘座(1)、双金属片(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第二接线端子(5)、动触点(6)、静触点(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其特征在于:/n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1)的第一锁定孔(12),所述凸起部(11)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14),所述第一限位凸部(14)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中部设有限位凸柱(16),所述绝缘座(1)的右表面的下侧边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保护器,包括绝缘座(1)、双金属片(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第二接线端子(5)、动触点(6)、静触点(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1)的第一锁定孔(12),所述凸起部(11)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14),所述第一限位凸部(14)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中部设有限位凸柱(16),所述绝缘座(1)的右表面的下侧边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7),所述第三限位槽(17)的上槽壁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1)的第二锁定孔(18),并使第二锁定孔(18)位于限位凸柱(16)的右侧;
所述双金属片(2)的中部开设有套装孔(21),所述双金属片(2)的端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22),所述双金属片(2)水平布置在绝缘座(1)的顶面上,并使套装孔(21)活动套装在限位凸柱(16)上,还使第二限位凸部(22)活动嵌置于第一限位槽(13)中;
所述动触片(3)的中部开设有让位孔(31),所述动触片(3)的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三限位凸部(32),所述动触片(3)水平布置在双金属片(2)的上方,并使动触片(3)的一端贴在凸起部(11)的顶面上,还使第三限位凸部(32)嵌装于第二限位槽(15)中,以及使让位孔(31)活动套设于限位凸柱(16)上;
所述动触点(6)的设置动触片(3)的底面上,并使动触点(6)位于绝缘座(1)的右上方;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呈纵向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后端的左壁上设有第四限位凸部(41),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后端置于凸起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英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