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1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41
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在待探测区域的巷道帮部合理位置处安装检波探头,并利用锚杆进行固定。b.布置放炮孔。c.在放炮孔的孔底埋入适量当量的炸药,并将导线缠绕于炸药端。导线的两端引出放炮孔,然后与检波探头信号线的两端连接。d.开启信号接收器,准备接受爆炸震动波信息。e.按照设计编号顺序,依次引爆放炮孔。f.对爆破后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g.重复c‑f步骤,直到所有探测过程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借助巷道帮部处大直径卸压孔或钻屑法检验孔布置炸药,作为地震CT探测的激发端,形成有效的探测区域,对巷道周围的煤体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探测。

An arrangement method of seismic CT detection for coal mine driving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CT探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冲击地压是煤矿典型动力灾害,掘进巷道围岩的高应力集中是冲击地压诱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预警冲击地压,国内外研发了多种煤体应力监测技术,如煤体钻孔应力监测、钻屑法、地震CT等。地震CT通过探测与分析煤体内部波速分布,可直观的显示一定区域内煤体应力分布情况,近几年该方法得到了科研院校与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与认可。地震CT主要利用人工诱发的一系列震源和检波探头,根据初至时间反演波速分布。地震CT探测时,人工诱发震源点与检波探头布置点需要连通成相对规则的平面探测回路,因此常用于工作面煤体应力探测,即:在工作面运输顺槽处布置若干检波探头作为信号接收端,在回风顺槽处布置若干人工炮孔作为信号激发端。掘进巷道也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地点,但由于巷道掘进期间与另一条巷道之间具有一定的安全错距,超前掘进的巷道无法布置相对规则的平面探测回路,因此,地震CT很少在掘进巷道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借助巷道帮部处大直径卸压孔或钻屑法检验孔布置炸药,作为地震CT探测的激发端,形成有效的探测区域,对巷道周围的煤体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探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a.在待探测区域的巷道帮部合理位置处安装检波探头,并利用锚杆进行固定,所述检波探头为信号接收端。b.布置放炮孔,所述放炮孔为信号激发端。c.在放炮孔的孔底埋入适量当量的炸药,并将导线缠绕于炸药端。导线的两端引出放炮孔,然后与检波探头信号线的两端连接。震动波收集启动方法为短断触发。d.开启信号接收器,准备接受爆炸震动波信息。e.按照设计编号顺序,依次引爆放炮孔,此时注意人员躲炮,并及时排查哑炮。f.对爆破后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g.重复c-f步骤,直到所有探测过程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炮孔选择大直径卸压孔、钻屑法检验孔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效果如下:(1)通过利用掘进巷道的大直径卸压孔或钻屑法检验孔,能够在巷帮深部位置处布置放炮点,构建适于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回路。(2)通过地震CT探测掘进巷道煤体波速分布,可以确定该区域的煤体应力分布情况,评价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危险程度,同时还可以对钻孔卸压效果进行检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作为一种实施例的参考,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的探测回路的示意图。1—炸药2—检波探头3—放炮孔4—掘进迎头5—掘进巷道6—巷道帮部7—导线8—探测区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煤矿掘进巷道5采用大直径钻孔作为卸压技术,大直径卸压孔的间距为2m,孔深20m,孔径150mm,距离底板1.5-1.8m。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选择掘进巷道400m范围作为探测区域8,在待探测区域8的巷道帮部6的合理位置处安装20个检波探头2,所述检波探头2为信号接收端。1#检波探头2与掘进迎头4的间距为21m,检波探头2固定在锚杆上。b.在探测区域8选择50个大直径卸压孔作为放炮孔3,所述放炮孔3为信号激发端。放炮孔3的间距8m,1#放炮孔3与巷道掘进迎头4的间距为20m。c.在放炮孔3的孔底埋入200g的炸药1,并将导线7缠绕于炸药端。导线7的两端引出放炮孔3,然后与检波探头2信号线的两端连接。震动波收集启动方法为短断触发。d.开启信号接收器,准备接受爆炸震动波信息。e.按照设计编号顺序,由掘进巷道外部往里的顺序,依次引爆放炮孔3的炸药1,此时注意人员躲炮,并及时排查哑炮。f.对爆破后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g.重复c-f步骤,直到所有探测过程完成。实施例2:煤矿掘进巷道5采用钻屑法检验孔进行高应力危险区及卸压效果检验技术,钻屑法检验孔的间距为3m,孔深15m,孔径42mm,距离底板1.5-1.8m。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选择掘进巷道300m范围作为探测区域8,在待探测区域8的巷道帮部6的合理位置处安装20个检波探头2,所述检波探头2为信号接收端。1#检波探头2与掘进迎头4的间距为21m,检波探头2固定在锚杆上。b.在探测区域8选择50个钻屑法检验孔作为放炮孔3,所述放炮孔3为信号激发端。放炮孔3的间距6m,1#放炮孔3与巷道掘进迎头4的间距为21m。c.在放炮孔3的孔底埋入200g的炸药,并将导线7缠绕于炸药端。导线7的两端引出放炮孔3,然后与检波探头2信号线的两端连接。震动波收集启动方法为短断触发。d.开启信号接收器,准备接受爆炸震动波信息。e.按照设计编号顺序,由掘进巷道外部往里的顺序,依次引爆放炮孔3的炸药1,此时注意人员躲炮,并及时排查哑炮。f.对爆破后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g.重复c-f步骤,直到所有探测过程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借助巷道帮部处大直径卸压孔或钻屑法检验孔布置炸药,作为地震CT探测的激发端,形成有效的探测区域,对巷道周围的煤体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na.在待探测区域(8)的巷道帮部(6)合理位置处安装检波探头(2),并利用锚杆进行固定,所述检波探头(2)为信号接收端;/nb.布置放炮孔(3),所述放炮孔(3)为信号激发端;/nc.在放炮孔(3)的孔底埋入适量当量的炸药(1),并将导线(7)缠绕于炸药端;导线的两端引出放炮孔(3),然后与检波探头(2)信号线的两端连接;震动波收集启动方法为短断触发;/nd.开启信号接收器,准备接受爆炸震动波信息;/ne.按照设计编号顺序,依次引爆放炮孔(3),此时注意人员躲炮,并及时排查哑炮;/nf.对爆破后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ng.重复c-f步骤,直到所有探测过程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巷道的地震CT探测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a.在待探测区域(8)的巷道帮部(6)合理位置处安装检波探头(2),并利用锚杆进行固定,所述检波探头(2)为信号接收端;
b.布置放炮孔(3),所述放炮孔(3)为信号激发端;
c.在放炮孔(3)的孔底埋入适量当量的炸药(1),并将导线(7)缠绕于炸药端;导线的两端引出放炮孔(3),然后与检波探头(2)信号线的两端连接;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刘延生张惟昭崔保阁李杨杨胡春雨岳伟王冲韩彬华吴延良丁晓尹凯民翟振尹延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