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614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距测量方法和系统,结合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不存在测距盲区,只需要考虑两车的定位信息本身即可,受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从而提高了车距测量的准确性,可以用于车辆碰撞预警和车辆路径规划等应用,减少车辆碰撞的产生。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system,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测距
,尤其涉及一种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辆预警系统中采用雷达进行车辆测距,车距的测量在提高汽车主动安全和降低汽车碰撞交通事故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车载雷达,又称为测距雷达,主要使用雷达测距原理测量车辆之间距离。车载控制系统根据速度和距离等参数,给出危险距离,达到预警的目的,大大减少了车辆碰撞的发生。但是雷达测距预警也有很多缺陷,车辆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行驶状况非常复杂,转弯、上下坡、恶劣天气以及路上各种障碍物都会对雷达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很容易产生雷达误报警。雷达测距非常有限,距离也非常短;同时雷达测距还存在盲区,只能对处于测距范围内的车进行测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车辆定位技术实现车距精确测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距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距离。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辆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一车辆将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发送至数据中转站。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为GPS接收机,所述第一车辆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一车辆的GPS接收机接收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一车辆的GPS接收机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对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NMEA数据,将所述第一NMEA数据发送至数据中转站。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辆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从所述数据中转站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NMEA数据;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对所述第二NMEA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采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所述通信单元通过以太网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数据中转站实时将接收到的位于第一车辆的预设距离范围之内的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信息为第一车辆的GPS定位坐标(x1,y1,z1),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第二车辆的GPS定位坐标(x2,y2,z2),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距离:其中,d表示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距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距测量系统,应用于所述的车距测量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定位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其他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计算所述自身与其他车辆的距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距测量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存在所述处理器的可进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进行所述可进行指令来进行所述的车距测量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进行时实现所述的车距测量方法的步骤。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距测量方法和系统,结合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不存在测距盲区,只需要考虑两车的定位信息本身即可,受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从而提高了车距测量的准确性,可以用于车辆碰撞预警和车辆路径规划等应用,减少车辆碰撞的产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距测量方法增加数据交互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距测量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修正GPS定位坐标的示意图;图5和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距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距测量设备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图10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车距测量方法的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对比图;图1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车距测量方法的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误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距测量方法和系统,用于对车和车之间的距离进行精准测定,从而可以用于车辆碰撞预警和车辆路径规划等应用。本专利技术结合定位技术和车联网技术,提高了车距测量的准确性。车联网就是利用车与车之间的相互通信,建立一个交通网络,实现交通智能化管理。车辆通过车载定位单元采集自身的定位信息,所有车辆可以将自己的定位信息发送到数据中转站,通过数据中转站实现车与车之间信息交换,从而了解其他车的定位信息,这样可以实现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和预警,能够减少车辆碰撞的产生。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距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S200: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S300: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距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车距测量方法通过步骤S100获取车辆自身的定位信息,通过步骤S200获取其他车辆的定位信息,然后通过步骤S300,仅考虑两个车辆的定位信息进行车距计算,而不存在测距盲区,受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大大提高了车辆之间车距的测量精度。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采用GPS接收机。所述第一定位信息为第一车辆的GPS定位坐标,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第二车辆的GPS定位坐标。GPS(Global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n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n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
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
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车辆将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发送至数据中转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单元为GPS接收机,所述第一车辆获取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车辆的GPS接收机接收自身的第一定位信息;
所述第一车辆的GPS接收机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对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NMEA数据,将所述第一NMEA数据发送至数据中转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从所述数据中转站接收第二车辆的第二NMEA数据;
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单元对所述第二NMEA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的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