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13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37
一种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包括金属反射层,反射增强层与ITO膜层,金属反射层由Ni、Cr或Ni与Cr的混合物制作而成,反射增强层覆盖于金属反射层的后表面上,ITO膜层覆盖于反射增强层的后表面上,ITO膜层、反射增强层与金属反射层依次叠合后的反射率为85~9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Ni、Cr或Ni与Cr的混合物制作金属反射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Ag的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金属反射层的抗氧化性能也更高,延长导电膜的使用寿命;在金属反射层上覆盖有反射增强层,使本导电膜的反射率从40~55%提升至85~95%,实现导电膜的光线全反射效果。

A conductive film for electrochromic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of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后视镜,尤其指一种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610956948.3名称为《一种汽车半反半透型电致变色内后视镜用第三面导电膜》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半反半透型电致变色内后视镜用第三面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第三面导电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高折射率层、第一低折射率层、第二高折射率层、第二低折射率层、第三高折射率层、第三低折射率层和ITO层,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材料选用Nb2O5、TiO2、Si3N4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低折射率层的材料为SiO2;其中每个高折射率层或者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在该技术通过选用不同介质层+ITO层结构,可以实现反射率为50~80%、电阻30欧姆以下、颜色可调的汽车半反半透型电致变色内后视镜第三面导电膜层的制备;由此制备的电致变色后视镜,无论颜色、反射率,还是响应速度,也都可以满足汽车内后视镜的要求。然而,该导电膜在需要提高反射率时必须采用较多层数的高、低折射率层,而反射率仅能达到80%左右,难以应用在全反射型的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因此该导电膜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射率高,制作成本低的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包括金属反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由Ni、Cr或Ni与Cr的混合物制作而成,所述导电膜还包括反射增强层与ITO膜层,所述反射增强层覆盖于金属反射层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覆盖于反射增强层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反射增强层与金属反射层依次叠合后的反射率为85~95%。作为改进,所述反射增强层可优选由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组成,所述高折射率层覆盖在低折射率层的前表面上,所述ITO膜层覆盖于低折射率层的表面上,所述高折射率层覆盖于金属反射层的表面上。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折射率层可优选由Nb2O5、TiO2、Si3N4中的一种或几种原料制作而成,所述低折射率层可优选由SiO2原料制作而成。高折射率与低折射层的原料都是公知的现有技术,所以本条权项只是对现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分别可优选为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反射层的厚度可优选为50~100nm。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反射层可优选通过磁控溅射覆盖在镜片玻璃的表面上,所述金属反射层的反射率为40~55%。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增强层可优选通过磁控溅射覆盖在金属反射层的表面上。进一步改进,所述ITO膜层可优选通过磁控溅射覆盖在反射增强层的表面上,金属反射层、反射增强层与ITO膜层的叠合后的电阻要小于15欧姆。进一步改进,所述ITO膜层的厚度可优选为100~200nm。作为改进,所述磁控溅射可优选在真空的容器中充入压力为1.5×10-3~2.5×10-3Pa的惰性气体中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采用Ni、Cr或Ni与Cr的混合物制作金属反射层,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贵重金属(如:Ag)的使用而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金属反射层的抗氧化性能也更高,并且还有效地延长导电膜的使用寿命;其次,在金属反射层上覆盖有反射增强层,使本导电膜的反射率从40~55%提升至85~95%,大幅度地提高了导电膜的择射率,实现了导电膜的光线全反射效果,同时还进一步提升金属反射层的亮度和抗氧化性能;再次是,在反射增强层的表面上覆盖有ITO膜层,不仅ITO膜成本低,导电性能好,而且ITO膜层与反射增强层、金属反射层复合后使本导电膜的电阻下降至15欧以下。综上所述,本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结构简单,原料成本低,反射率高,导电性能好,可进行大片镀膜生产,再进行小片分割,制作更方便,生产成本也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包括金属反射层1,所述金属反射层1由Ni、Cr或Ni与Cr的混合物制作而成,所述导电膜还包括反射增强层2与ITO膜层3,所述反射增强层2覆盖于金属反射层1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覆盖于反射增强层2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反射增强层2与金属反射层1依次叠合后的反射率为85~95%。反射增强层2由高折射率层21与低折射率层22组成,所述高折射率层21覆盖在低折射率层22的前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覆盖于低折射率层22的表面上,所述高折射率层21覆盖于金属反射层1的表面上。高折射率层21由Nb2O5、TiO2、Si3N4中的一种或几种原料制作而成,所述低折射率层22由SiO2原料制作而成。高折射率层21与低折射率层22的厚度分别为金属反射层1的厚度为50~100nm。金属反射层1通过磁控溅射覆盖在镜片玻璃4的表面上,所述金属反射层1的反射率为40~55%。反射增强层2通过磁控溅射覆盖在金属反射层1的表面上。ITO膜层3通过磁控溅射覆盖在反射增强层2的表面上,金属反射层1、反射增强层2与ITO膜层3的叠合后的电阻要小于15欧姆。ITO膜层3的厚度为100~200nm。所述的ITO膜层为氧化铟锡层,俗称ITO膜层。磁控溅射在真空的容器中充入压力为1.5×10-3~2.5×10-3Pa的惰性气体中进行。磁控溅射的具体方步骤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包括金属反射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1)由Ni或Cr制作而成,所述导电膜还包括反射增强层(2)与ITO膜层(3),所述反射增强层(2)覆盖于金属反射层(1)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覆盖于反射增强层(2)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反射增强层(2)与金属反射层(1)依次叠合后的反射率为85~9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电致变色内后视镜上的导电膜,包括金属反射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1)由Ni或Cr制作而成,所述导电膜还包括反射增强层(2)与ITO膜层(3),所述反射增强层(2)覆盖于金属反射层(1)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覆盖于反射增强层(2)的后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反射增强层(2)与金属反射层(1)依次叠合后的反射率为8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增强层(2)由高折射率层(21)与低折射率层(22)组成,所述高折射率层(21)覆盖在低折射率层(22)的前表面上,所述ITO膜层(3)覆盖于低折射率层(22)的表面上,所述高折射率层(21)覆盖于金属反射层(1)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层(21)由Nb2O5、TiO2、Si3N4中的一种或几种原料制作而成,所述低折射率层(22)由SiO2原料制作而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邦仝泽彬
申请(专利权)人: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