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388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电致变色器件和拦截层。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透明的第二基板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组件,第一基板设置在壳体的一侧,第一基板的远离电致变色组件的一侧面向壳体,电致变色组件的位置与透光区的位置相对应,电致变色组能够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电致变色组件在着色态时能够阻止光线穿过;透明的拦截层位于电致变色组件的远离第二基板的一侧,拦截层能够阻止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特定波长的光线为波长在450纳米以下的光线。上述壳体组件能够避免光学器件的设置破坏电子设备外观整体性且能够使光学器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较好的功能。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hell assembly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shell assembly includes a shell,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a blocking layer. The electrochromic device includes a transparent first substrate, a transparent second substrate and an electrochromic component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The first substr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side of the first substrate far away from the electrochromic component faces the shell. The position of the electrochromic component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light transmission area. The electrochromic component can be in the color state and the transparent state The transparent intercepting layer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electrochromic component away from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 the intercepting layer can prevent the light of a specific wavelength from passing through. The light of a specific wavelength is the light of a wavelength below 450 nm. The shell assembly can prevent the setting of optical devices from damaging the appearance integrity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an make the optical devices play a better function in a lo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上通常都会设置光学器件(摄像头模组、环境光传感器、闪光灯等),并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变色材料以遮挡光学器件,特别是摄像头模组,然而变色材料容易老化黄变,从而影响光学器件的采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缓变色材料老化黄变的壳体组件。此外,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壳体组件的电子设备。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具有透光区;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透明的第二基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组件,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一侧面向所述壳体,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位置与所述透光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在着色态时能够阻止光线穿过;透明的拦截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拦截层能够阻止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为波长在450纳米以下的光线。上述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的透光区对应的位置设置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且电致变色组件在着色态时能够阻止光线穿过,那么,将该壳体组件应用到电子设备中时,可以将光学器件设置在电致变色器件的远离壳体的一侧,以使透明态的时候能够使光学器件从透光区显现出来以实现光学器件的正常使用,着色态时电致变色组件能够遮蔽光学器件,以使电致变色组件能够保证光学器件正常使用的同时,实现光学器件在非使用时被遮挡;通过设置能够阻止波长在450纳米以下的光线穿过的透明的拦截层,以减少大部分容易造成电致变色组件老化黄变的光线,从而减缓电致变色组件的老化速度。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壳体组件;光学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一侧,所述光学器件的位置与所述透光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光学器件能够被着色态的所述电致变色组件遮蔽,且所述光学器件能够在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为透明态时从所述透光区显现出。上述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外观整体较为一致,且该电子设备的光学器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良好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与光学器件的剖面图;图2为氙灯的光线强度曲线图;图3为电致变色材料(以紫精和苯胺作为电致变色材料为例)在透明态和着色态的光学透过率曲线图;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剖面图;图5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剖面图;图6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剖面图;图7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剖面图;图8为对比例1的壳体组件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电致变色组件在透明态时的光学透过率曲线图(在氙灯下照射处理72小时);图9为实施例1的壳体组件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电致变色组件在透明态时的光学透过率曲线图(在氙灯下照射处理72小时);图10为对比例1的壳体组件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电致变色组件在透明态时的光学透过率曲线图(在波长为365纳米的紫外光下照射处理120小时);图11为实施例1的壳体组件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电致变色组件在透明态时的光学透过率曲线图(在波长为365纳米的紫外光下照射处理120小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0和光学器件200。具体地,光学器件200选自摄像头模组、补光灯、闪光灯、环境光传感器、人脸识别模组、结构光模组及对焦传感器中的一种,特别地,光学器件200为摄像头模组。其中,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10、电致变色器件120和拦截层1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0为电子设备的盖板。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和壳体110连接以形成容纳腔,光学器件200收容在容纳腔内。其中,容纳腔内还可以用于安装电路板等。可以理解,壳体110不限于为电子设备的盖板,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可以为屏幕保护面板等。其中,壳体110具有透光区112。光学器件200设置在壳体110的一侧,光学器件200的位置与透光区112的位置相对应,光学器件200能够通过透光区112出光或入光。通常地,壳体110的设置有光学器件200的一侧为内侧,远离光学器件200的一侧为外侧。具体地,壳体110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的有机物基板。其中,玻璃基板可以为具有较高强度、且透光性较好的玻璃,例如铝硅酸盐玻璃;有机物基板例如为PET基板或PC/PMMA复合板(“/”表示层状)等。壳体110可以为平板状,也可以为3D结构。电致变色器件120设置在壳体110的靠近光学器件200的一侧,且电致变色器件120的位置与透光区112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地,电致变色器件120设置在壳体110与光学器件200之间。其中,电致变色器件120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122、透明的第二基板124及设置在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之间的电致变色组件126。第一基板122设置在壳体110的一侧,且第一基板122的远离电致变色组件126的一侧面向壳体110;电致变色组件126的位置与透光区112的位置相对应,电致变色组件126能够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电致变色组件126在着色态时能够阻止光线穿过,以遮蔽光学器件200。即光学器件200能够被着色态的电致变色组件126遮蔽,且光学器件200能够在电致变色组件126为透明态时,从透光区112显现出,以实现光学器件200的正常入光或出光。具体地,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为无色透明材质,例如无色透明玻璃等。着色态的电致变色组件126呈现的颜色可以设置为与周围其他零部件或者壳体110的颜色在整体上一致,以使得在着色态下电子设备的外观整体性不会因光学器件200的设置而受到影响。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致变色组件126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126a、第二透明导电层126b及框胶126c,第一透明导电层126a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26b间隔设置,框胶126c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126a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26b之间,以固定连接第一透明导电层126a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26b,第一透明导电层126a、第二透明导电层126b及框胶126c共同围设成容置腔,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透光区;/n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透明的第二基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组件,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一侧面向所述壳体,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位置与所述透光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在着色态时能够阻止光线穿过;/n透明的拦截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拦截层能够阻止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为波长在450纳米以下的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透光区;
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透明的第二基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组件,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一侧面向所述壳体,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位置与所述透光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在着色态时能够阻止光线穿过;
透明的拦截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拦截层能够阻止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为波长在450纳米以下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为波长在410纳米以下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的材料为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光学OCA胶或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光学OCR胶;或者,所述拦截层为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增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的材料为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光学OCA胶或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光学OCR胶,所述拦截层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并固定粘结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的材料为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光学OCA胶或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光学OCR胶,所述拦截层的光学透过率在9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为能够阻止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增透膜,所述拦截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透明的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固定粘结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拦截层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所述粘结层固定粘结所述拦截层和所述第一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拦截层与所述壳体的总光学透光率在94%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拦截层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镇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