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04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包括转换盒本体,转换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转换盒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侧板,转换盒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板,转换盒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后板,转换盒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底板的顶端两侧开设有一组凹槽一,底板的另外两侧对称开设有一组凹槽二,凹槽一及凹槽二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器,且凹槽一与前板和后板相配合,凹槽二与侧板相配合,侧板的内侧顶部开设有与顶板相配合的滑槽一,前板的顶部开设有与顶板相配合的限位槽。有益效果:通过在底板开设凹槽进而在凹槽内部设置固定器,进而可方便对转换盒的快速安装,以及转换盒内部出现问题也方便转换盒的拆卸查出问题。

A kind of transformer DC resistance phase change junc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
本技术涉及转换盒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
技术介绍
变压器的主要工作为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进而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一种主要的电气设备,因此变压器能否正常工作尤为重要,对变压器定期的试验和维护是变电检修的主要工作之一,变压器一般设于位置较高的地方,而在正常的使用中变压器难免会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更换的情况,此时需要工作人员穿戴安全带爬上变压器对其进行检测或者更换,因此存在坠落和触电的风险,所以转换盒能否实现快速的拆卸或安装可以有效的减短工作人员在高空所待的时间,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坠落或触电的风险。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包括转换盒本体,所述转换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转换盒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侧板,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盒本体(1),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侧板(3),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前板(4),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后板(5),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6),所述底板(2)的顶端两侧开设有两个凹槽一(201),所述底板(2)的另外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二(202),所述凹槽一(201)及所述凹槽二(202)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器(203),且所述凹槽一(201)与所述前板(4)和所述后板(5)相配合,所述凹槽二(202)与所述侧板(3)相配合,所述侧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盒本体(1),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侧板(3),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前板(4),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后板(5),所述转换盒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6),所述底板(2)的顶端两侧开设有两个凹槽一(201),所述底板(2)的另外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二(202),所述凹槽一(201)及所述凹槽二(202)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器(203),且所述凹槽一(201)与所述前板(4)和所述后板(5)相配合,所述凹槽二(202)与所述侧板(3)相配合,所述侧板(3)的内侧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顶板(6)相配合的滑槽一(301),所述前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顶板(6)相配合的限位槽(401),所述前板(4)内侧的两侧纵向对称开设有与侧板(3)相配合的滑槽二(402),所述后板(5)的内侧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与所述侧板(3)相配合的滑槽三(501),所述滑槽三(50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后板(5)的顶部设置有与顶板(6)相配合的卡口(502),所述顶板(6)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口(502)相配合的卡扣(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切相接线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203)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一(201)或所述凹槽二(202)的内部支撑架(204),所述支撑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为黄冠华覃雄敏杨晓丽覃明冯方良闭鹏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来宾象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