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86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所述旋转分离装置包括中空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所述主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旋转底盘,所述旋转底盘和底板形成的空间内设有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在无需电力条件下,通过手动拉绳带动三层不同孔径筛网孔的转筒转动,节约能源,方便可行。经多次现场验证,可将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现场分拣工作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加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Rotating separation device for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macroinvertebrate benth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湖泊河流质量生态质量评价中,传统的水质监测法虽然应用历史悠久,但因其监测项目多、成本高,且不能全面反映河流湖泊生态系统整体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河流湖泊生态监测工作。而生物监测能够连续地、综合地反映各种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且灵敏度高、经济适用性强,是监督、促进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工具。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水生态管理体系中,生物监测也占有核心地位。因此,生物监测对于改善、管理河流湖泊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重要。在可用于生物监测的生物物种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应用最为广泛。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指生命周期的全部或至少一段时期聚居于水体底部的大于0.5mm的水生无脊椎动物群。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监测主要有2个步骤:第一步,利用工具将混杂泥沙、水草和底栖动物的河湖沉积物进行采集,现场分拣出其中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并进行保存;第二步,将分拣后的生物带回实验室,进行生物种类鉴定,并计算相关指数。由于大多数底栖动物尺寸较小,且易腐烂,因此,必须现场进行分拣。分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样品数量,是生物监测工作的重要步骤。传统的分拣方式是使用大量清水在40目筛网上冲刷采集到的沉积物,滤掉尺寸大小小于0.5mm的物质,再挑拣附着在石砾、躲避在泥沙、水草中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这种分拣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需要较多新鲜水进行冲洗,浪费大量水资源;二是,在冲刷沉积物过程中,透过筛网的杂质会造成环境污染;三是,附着在砾石、躲避在泥沙、水草中的底栖动物很难被发现,容易漏掉,增加数据误差;四是,沉积物中生物和非生物体大小差异大,分拣难度大,只有生物与非生物均匀尺寸条件下,通过观察生物活体的蠕动,才能大大提高分拣效率。因此,采用传统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分拣方式,一般一个样点至少需要花费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其具有携带方便、无需电力、实施简单、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显著特点,能够快速分离出河湖沉积物中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所述旋转分离装置包括中空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所述主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旋转底盘,所述旋转底盘和底板形成的空间内设有传动机构。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通过螺栓分别与旋转底盘、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上分别开设有螺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螺孔相配合的螺栓。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为44齿;所述第二齿轮为78齿;所述第三齿轮为54斜齿。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的中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设有十字扣,所述旋转底盘与第三转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底盘上盖设有密闭盖。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传动杆穿过旋转底盘、密闭盖后通过其顶端的十字扣与第三转筒的十字槽相连。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齿轮组上设有旋转绕绳器,所述旋转绕绳器的内部安装有便于钢丝绳伸缩的复位弹簧,所述旋转绕绳器的另一端连接有设于主体外部一侧的把手,所述旋转绕绳器缠绕有钢丝绳。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旋转绕绳器固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部。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把手通过钢丝绳与齿轮组连接。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之间通过各自底部的十字槽和十字扣相连。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上分别安装有不同孔径的筛网,所述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的直径依次为30cm、40cm及50cm,筛网孔径依次为5mm、2mm及0.5mm。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体为中空的柱状体,其直径为60cm,高为70cm。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体为透明的PVC材质,在距其顶部10cm处标设有最高水位提示线。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体的顶部盖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分别开设有30cm、40cm、50cm直径的同心圆凹槽,依次与所述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对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同心圆凹槽的宽度大于各转筒的壁厚。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齿轮组、把手、旋转底盘、十字扣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在用于分拣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时,将沉积物倒入内层的第一转筒,一次性补水至最高水位线,即可开始操作,无需多次加水冲洗,节约了水资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包括三层转筒,其中内层的第一转筒可以快速分离出尺寸较大的石砾、水草,并在旋转水流作用下,可使附着、躲藏在砾石、水草里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快速分离出来,提高分拣精度。中间层的第二转筒和外层的第三转筒可以快速将河湖沉积物分成2~5mm和0.5~2mm尺寸的2类样品,外层的第三转筒筛分去掉小于0.5mm无用沉积物,再进行分拣,可以大大提高分拣效率;最后,筛分出小于0.5mm的废弃物集中于主体中,避免了外流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在无需电力条件下,通过手动拉绳带动三层不同孔径筛网孔的转筒转动,节约能源,方便可行。经多次现场验证,可将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现场分拣工作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加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的内部十字扣、十字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的齿轮组结构示意图;其中,主体-1;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第三转筒-4;旋转底盘-6;十字槽-7;齿轮组-8;第一齿轮-81;旋转绕绳器-811;复位弹簧-812;第二齿轮-82;第三齿轮-83;传动杆-831;十字扣-9;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所述旋转分离装置包括中空的主体1,所述主体1的内部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及第三转筒4,所述主体1的底板安装有旋转底盘6,所述旋转底盘6和底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分离装置包括中空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所述主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旋转底盘,所述旋转底盘和底板形成的空间内设有传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生物监测的旋转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分离装置包括中空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及第三转筒,所述主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旋转底盘,所述旋转底盘和底板形成的空间内设有传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通过螺栓分别与旋转底盘、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上分别开设有螺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螺孔相配合的螺栓;所述第一齿轮为44齿;所述第二齿轮为78齿;所述第三齿轮为54斜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的中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设有十字扣,所述旋转底盘与第三转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底盘上盖设有密闭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穿过旋转底盘、密闭盖后通过其顶端的十字扣与第三转筒的十字槽相连。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分离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王琦琳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