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332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外边缘设置有齿形法兰,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罐体的开口外缘设置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上端远离罐体开口处向上延伸,所述锁紧圈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齿形法兰相适配的齿形卡块,所述齿形卡块、锁紧圈内壁与所述密封圈共同构建成收容所述齿形法兰的腔室,使得罐盖盖合时,所述齿形法兰得以穿过所述齿形卡块,盖合在密封圈上,所述腔室的高度与所述齿形法兰的厚度匹配,所述锁紧圈可绕罐体轴心水平旋转,通过旋转锁紧圈实现罐盖的快速锁紧和松开,不仅操作简便,且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

A kind of pressure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容器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快速锁紧密封的压力容器。
技术介绍
压力容器在电机和电力变压器行业的浸漆工艺、承压机械零件的浸渗工艺、纺织行业中的印染漂洗工艺、中医药行业的成药熬制工艺以及医疗氧仓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由于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正(负)压力处理或高(低)温处理,因此对容器有较高的工艺要求,既要快速、方便、灵活开关罐盖取放物件,又要密封性好,多次开、关盖都不影响其密封可靠性。传统的压力容器在罐体与罐盖的密封方式上采取多组钩钉螺栓铰接,逐个拧紧的结构,容易因钩钉螺栓拧紧程度不定一致而造成泄露,且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易造成设备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不能适应当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锁紧密封的压力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容器,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外边缘设置有齿形法兰,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罐体的开口外缘设置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上端远离罐体开口处向上延伸,所述锁紧圈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齿形法兰相适配的齿形卡块,所述齿形卡块、锁紧圈内壁与所述密封圈共同构建成收容所述齿形法兰的腔室,使得罐盖盖合时,所述齿形法兰得以穿过所述齿形卡块,盖合在密封圈上,所述腔室的高度与所述齿形法兰的厚度匹配,所述锁紧圈可绕罐体轴心水平旋转,通过旋转锁紧圈使罐盖压紧。优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紧圈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锁紧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固定部,每一所述固定部均用于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优选的,所述齿形卡块的数量与所述齿形法兰的法兰齿数量相同。优选的,所述罐体和罐盖通过自动开盖装置可开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动开盖装置为反靠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罐体上的支撑部、固定在罐盖上的定位部以及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定位部下端与支撑部上端铰接,所述定位部上端与第一活动杆一端铰接,所述支撑部下端与第二活动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所述销轴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和第二活动杆上下运动,实现罐盖的开合。优选的,所述自动开盖装置包括与所述罐盖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罐盖能在第三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或者绕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轴心水平旋转或者在上下运动的同时能绕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轴心水平旋转,以此实现罐盖的开合。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带有一定位销钉的内轴套传动连接,所述内轴套外设置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钉尺寸匹配的定位导轨,所述定位销钉位于所述定位导轨内,所述内轴套与所述定位套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上安装有进排液接口、液位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和/或加热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罐盖上安装有安全阀、压力表和观察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罐盖盖合时,通过旋转锁紧圈使齿形卡块与罐盖上齿形法兰的法兰齿部分或全部重叠,从而将罐盖紧密压贴在密封圈上,形成一个密闭的承压空间,需要松开罐盖时,只需要将锁紧圈复位即可,因此可以快速锁紧和松开罐盖,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造价低。进一步配备多组驱动装置,实现锁紧圈的自动旋转以及罐盖的自动开合,便于集中自动控制,不仅能使开盖过程更加轻松快捷,且稳定性好,方便操作,复位时容易定位对中,省时省力,可适用于多种场地和生产环境,满足多行业工业化生产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在罐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罐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锁紧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在罐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机构在罐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1-法兰边;2-罐盖;3-齿形法兰;4-密封圈;5-锁紧圈;51-齿形卡块;52-固定部;6-第一驱动机构;71-定位部;72-支撑部;73-第一活动杆;74-第二活动杆;75-第二驱动机构;81-第三驱动机构;82-内轴套;821-定位销钉;83-定位套;831-定位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罐盖外边缘设置有齿形法兰,罐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圈,在罐盖盖合时,齿形法兰压贴在密封圈上,为使二者的压紧面紧密配合,形成密闭的承压空间,在其外围设置了锁紧圈进行压紧。所述锁紧圈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齿形法兰相适配的齿形卡块,所述齿形卡块、锁紧圈内壁与所述密封圈共同构建成收容所述齿形法兰的腔室,在罐盖盖合时,罐盖上的齿形法兰可以穿过锁紧圈上端的齿形卡块,盖合在密封圈上,所述腔室的高度与所述齿形法兰的厚度匹配,所述锁紧圈可绕罐体轴心水平旋转,因而在罐盖盖合后,通过旋转锁紧圈使齿形卡块与罐盖上齿形法兰的法兰齿部分或全部重叠,即可使罐盖压紧,需要开盖时,只需要将锁紧圈复位即可,因此可以快速锁紧和松开罐盖。本技术对锁紧圈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其在罐体开口处固定方式的不同,可以有多种结构,比如可以是L形或槽形等结构;对所述齿形卡块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使齿形法兰压紧在密封圈上即可,优选与所述齿形法兰的法兰齿数量相同,锁紧效果更好。所述锁紧圈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部分组装而成,优选由等分的两部分组装而成,方便安装和更换。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罐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的法兰边11,法兰边11上表面安装有密封圈4,罐盖2外边缘设置有齿形法兰3。锁紧圈5为开口朝向罐体1中心的竖向设置的槽形结构,如图4所示,槽形结构的上边缘开设有与齿形法兰3相适配的齿形卡块51,锁紧圈5的下端紧靠罐体1开口处法兰边11的外侧边和底面,并滑动固定在罐体1的开口外缘,以法兰边11作为滑动定位。在罐盖2盖合时,齿形法兰3可以穿过所述齿形卡块51,盖合在密封圈4上,并收容于锁紧圈5与密封圈4所构建的腔室内,为使罐盖2压紧,该腔室的高度与所述齿形法兰3的厚度匹配。为实现锁紧圈5的自动旋转和复位,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第一驱动机构6。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可以固定在罐体1上或位于罐体1周边,只要动力输出端与锁紧圈5相连即可,对应的,锁紧圈5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该动力输出端的固定部52,所述固定部5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以上,并均匀分布在锁紧圈5上,方便调整第一驱动机构6的固定位置,或者可以对称设置两个第一驱动机构6,使驱动力更均衡。进一步,还设置了自动开盖装置,以实现罐盖2和罐体1的自动化可开合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外边缘设置有齿形法兰,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罐体的开口外缘设置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上端远离罐体开口处向上延伸,所述锁紧圈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齿形法兰相适配的齿形卡块,所述齿形卡块、锁紧圈内壁与所述密封圈共同构建成收容所述齿形法兰的腔室,使得罐盖盖合时,所述齿形法兰得以穿过所述齿形卡块,盖合在密封圈上,所述腔室的高度与所述齿形法兰的厚度匹配,所述锁紧圈可绕罐体轴心水平旋转,通过旋转锁紧圈使罐盖压紧;/n所述罐体和罐盖通过自动开盖装置可开合连接,所述自动开盖装置包括与所述罐盖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罐盖能在第三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或者绕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轴心水平旋转或者在上下运动的同时能绕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轴心水平旋转,以此实现罐盖的开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外边缘设置有齿形法兰,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罐体的开口外缘设置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上端远离罐体开口处向上延伸,所述锁紧圈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齿形法兰相适配的齿形卡块,所述齿形卡块、锁紧圈内壁与所述密封圈共同构建成收容所述齿形法兰的腔室,使得罐盖盖合时,所述齿形法兰得以穿过所述齿形卡块,盖合在密封圈上,所述腔室的高度与所述齿形法兰的厚度匹配,所述锁紧圈可绕罐体轴心水平旋转,通过旋转锁紧圈使罐盖压紧;
所述罐体和罐盖通过自动开盖装置可开合连接,所述自动开盖装置包括与所述罐盖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罐盖能在第三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或者绕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轴心水平旋转或者在上下运动的同时能绕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轴心水平旋转,以此实现罐盖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紧圈旋转的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希明赵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