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上建筑施工设备
,涉及刚性结构件下放时的定位装置,具体为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江面、湖面或海平面上架桥或进行其他建筑施工操作时,在钻孔灌注桩浇注完成以后,要在钻孔桩上设置钢管定位桩,并铺设钢吊箱工作平台,再进行钢吊箱下放。为了便于钢吊箱的下放,在钢吊箱与钢护筒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余量,钢吊箱在下放时需要反复测量距离和反复调整位置,进行定位,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经常会造成钢吊箱外侧壁距钢护筒外侧壁的距离不等,定位不精确,尤其是在汛期的砂层地质条件下,上游的水会对钢护筒进行冲击,致使钢吊箱向下游偏离,对于钢护筒的定位更是增加了难度。基于此,一般都会在钢吊箱的内侧安装支撑件来对钢吊箱定位。然而现有的支撑件与钢护筒之间的接触均为硬接触,导致支撑件与钢护筒之间产生刚性碰撞和刚性摩擦,使钢护筒产生局部变形,且硬接触会使得钢吊箱的位置不便移动,定位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的支撑件与钢 ...
【技术保护点】
1.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在底座上方的弹性伸缩机构和弧面滚动机构,所述底座连接在钢吊箱(14)的内侧壁上;/n所述弧面滚动机构与钢护筒(15)正对,并与钢护筒(15)外壁点接触或滚动接触;/n所述弹性伸缩机构,与弧面滚动机构的背面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机构上设置有弹性部件,通过调节弹性部件的伸缩量对钢护筒(15)和钢吊箱(14)之间的距离进行余量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在底座上方的弹性伸缩机构和弧面滚动机构,所述底座连接在钢吊箱(14)的内侧壁上;
所述弧面滚动机构与钢护筒(15)正对,并与钢护筒(15)外壁点接触或滚动接触;
所述弹性伸缩机构,与弧面滚动机构的背面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机构上设置有弹性部件,通过调节弹性部件的伸缩量对钢护筒(15)和钢吊箱(14)之间的距离进行余量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滚动机构包括弧面滚动单元和弧面滚动单元连接件,所述弧面滚动单元连接件上设置有弧形连接面,所述弧形连接面的弧度与钢护筒(15)的外侧壁面弧度相适配;所述弧面滚动单元的一端与钢护筒(15)的外侧壁面贴合,另一端与弧面滚动单元连接件的弧形连接面连接,所述弧面滚动单元连接件与弹性伸缩机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滚动单元为多个球面滚轮(1),所述弧面滚动单元连接件包括弧形面板(2)、加强肋(3)和第一连接板(4),所述弧形面板(2)的弧度与钢护筒(15)的外侧壁面弧度相适配,所述弧形面板(2)的外侧弧面通过加强肋(3)与第一连接板(4)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底部与弹性伸缩机构连接;
所述球面滚轮(1)的一端与钢护筒(15)的外侧壁面贴合,另一端嵌在弧形面板(2)的内侧弧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伸缩轴(5)、固定筒体(6)、第二连接板(7)和弹性伸缩件(13),所述固定筒体(6)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7)的顶部连接,在固定筒体(6)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伸缩件(13);所述伸缩轴(5)的一端与弧面滚动单元连接,另一端伸入固定筒体(6)内部且与固定筒体(6)内的弹性伸缩件(13)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10)和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设置在底板(10)的上端面,且所述支撑板(9)与弹性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底板(10)连接在钢吊箱(15)的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距离微调机构,所述距离微调机构的一端与弹性伸缩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砂层地质条件下钢吊箱下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微调机构包括微距调节板(8)、螺栓(11)和螺母(12),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张门哲,曹猛,彭文渊,吴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