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拱组合桥吊杆初张拉力的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涉及到梁拱组合桥,特别涉及到一种梁拱组合桥吊杆初张拉力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在梁拱组合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常以初应变的形式施加吊杆初张力。通常情况下,设计图纸中会给出吊杆的成桥索力值,但由于各吊杆之间在张拉过程中有相互影响以及吊杆两端出现相对变形,若以成桥索力值换算而来的初应变作为吊杆初张力的施加形式,这样得到的吊杆内力值将与成桥索力值存在误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梁拱组合桥吊杆初张拉力的新方法(定义为迭代法),能快速准确地确定吊杆初张拉力,可使吊杆内力达到成桥状态下的索力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梁拱组合桥吊杆初张拉力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能快速准确地确定吊杆初张拉力,进而使吊杆内力达到成桥状态下的索力值。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梁拱组合桥吊杆初张拉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梁拱组合桥有限元模型;(2)在步骤(1)中的有限元模型中去除吊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拱组合桥吊杆初张拉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建立梁拱组合桥有限元模型;/n(2)在步骤(1)中的有限元模型中去除吊杆,并在梁拱组合桥上各吊杆上下两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位置处施加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集中力,施加集中力的大小为该吊杆的成桥索力值,即在梁拱组合桥上各吊杆上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位置处施加大小等于该吊杆成桥索力值且方向为竖直向下的集中力,而在梁拱组合桥上各吊杆下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位置处施加大小等于该吊杆成桥索力值且方向为竖直向上的集中力,各吊杆上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处产生向下的变形,各吊杆下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处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拱组合桥吊杆初张拉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梁拱组合桥有限元模型;
(2)在步骤(1)中的有限元模型中去除吊杆,并在梁拱组合桥上各吊杆上下两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位置处施加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集中力,施加集中力的大小为该吊杆的成桥索力值,即在梁拱组合桥上各吊杆上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位置处施加大小等于该吊杆成桥索力值且方向为竖直向下的集中力,而在梁拱组合桥上各吊杆下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位置处施加大小等于该吊杆成桥索力值且方向为竖直向上的集中力,各吊杆上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处产生向下的变形,各吊杆下端与梁拱组合桥连接的节点处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变形;
(3)计算步骤(2)中梁拱组合桥在与各吊杆上下两端连接的节点处的变形量,并令梁拱组合桥在与各吊杆上端连接的节点处的变形量称为各吊杆相对应的梁拱组合桥上节点变形量,并令梁拱组合桥在与各吊杆下端连接的节点处的变形量称为各吊杆相对应的梁拱组合桥下节点变形量,各吊杆相对应的梁拱组合桥上节点变形量与对应吊杆相对应的梁拱组合桥下节点变形量之差即为不去除吊杆时相应吊杆上下两端的相对变形差,相应吊杆上下两端的相对变形差用Δl1表示,将计算得到的相应吊杆上下两端的相对变形差Δl1代入式中,进而得到相应吊杆的初张拉力T′,其中式中,T为吊杆的初张拉力,F为吊杆成桥索力值,E为吊杆弹性模量,A为吊杆横截面面积,l为吊杆初始长度;
(4)根据吊杆初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代海,王文泽,李银鑫,周帅,李整,许世展,何红霞,池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